文 言 句 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文言句式第一部分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几种类型。现作如下介绍。一、判断句式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2-(3)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在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同样不译,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1)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传》)(2)栗者,民之所种。(《汉书·食货志·论贵粟疏》晁错)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如:(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3)范文正公,苏人也。(《义田记》宋钱公辅)-3-4.“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5.用“者”表示停顿,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1)(客)沛公之叁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1)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4-楼记》)(3)此乃天也。(《宋元通鉴》)(4)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苏轼)(5)人非生而知之者。(《论语》)8.用“是”作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东汉末年以后才用)如:(1)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2)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白居易)(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4)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9.用“耳”“耶”“欤”“乎”等语气助词表示判断。如:(1)田横,齐之壮士耳。(《赤壁之战》)(2)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狱中杂诗》)-5-二、被动句式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式。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动词前面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1)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2)秦城恐不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6-蔺相如列传》)3在动词前用“受”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如:有罪受贰。(《左传·哀公六年》)这种句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够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7-“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8-(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2)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3)余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文天祥)三、省略句式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一)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极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独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简洁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在整个语言环境中推理。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9-不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1.承前省。如:(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传列》)(2)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铺设着说》)2.蒙后省。如:(1)(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而,是亦走也。”(孟子)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2)(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殽之战》)3.对话省。如:(1)(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10-(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4.自称时省。如:(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予)手自笔录,(予)计日以还。《(送东阳马东序)》(二)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中相同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1.承上文谓语省略。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2.蒙下文谓语省略。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歧路亡-11-羊》)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如:(1)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2)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记王忠肃公翱事》)(三)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四)省略兼语-12-“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五)省略介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1.省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2.省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四、倒装句式(一)谓语前置-13-古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在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置。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二)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非、否、毋”,-14-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不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②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二不顾(《涉江》)(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时“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沛公安在?(《鸿门宴》)(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①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15-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③去我三十里,微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前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为你是问”“唯才是举”等等,都是这种格式。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中在以下情况下宾语放在介词之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①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16-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①余是以记之。(《石中山记》)②一言以蔽之。(《论语》)(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夫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三)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语,或为了押韵,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17-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四)状语后置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18-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如(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补语。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1)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