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市环境效应——环境效应是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作用于环境后,所产生的正负效果在环境系统中的响应。——城市环境效应是指城市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给城市自然环境所带来的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正效应)和消极影响(负效应)的综合效果。1.城市环境污染效应——是指城市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给城市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污染作用及其效果。(1)污染物引起的环境物理效应(2)污染物引起的环境化学效应(3)污染物引起的环境生物效应2.城市环境生态效应——是指由于城市的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给城市中除人类之外的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带来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含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以及物种之间的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及其变化的多样性。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署,促使全球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1.人类的活动正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2.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内在价值,如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3.生物多样性对保持生物圈的生命支持系统十分重要;4.保护和持久使用生物多样性对于满足全世界日益增长人口的粮食、健康和其他需求至关重要;5.确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事项。《生物多样性公约》所要达成的目标主要有3个:1.保护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组成成分的可持续利用;3.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共享遗传资源的商业利益和其他形式的利用。抢救和保护生物多样的途径:1.就地保护2.迁地保护3.建立种质资源库3.城市环境地学效应是指城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地表环境有关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土壤、地质、气候、水文的变化及自然灾害等。如城市热岛效应、地面沉降、山体滑坡等4.城市环境资源效应是指城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包括能源、水资源、矿产、森林等资源的消耗作用及其程度。5.城市环境美学效应是指城市中人类为满足其生存、繁衍、活动的需要,修建了包括房屋、道路、休闲设施在内的各种人工环境,并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景观。四.生态城市建设(一)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关理论1.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衡量标准——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标志:(1)生态城市具有高效益的转换系统在“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2)生态城市具有高效率的流转系统包括:连接城市内外的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快速有序的信息传输系统;配套齐全、保障有效的物资和能源的供给系统;网络完善、布局合理、服务良好的商业、金融服务系统;设施先进的排放处理系统;城郊生态支持系统。(3)生态城市具有高质量的环境状况(4)生态城市具有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城市绿化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景观中可塑性较大,在城市的自然生态因子中较为脆弱,但在城市生态平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它构成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执行自然“纳污吐新”负反馈机制的子系统,是优化环境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必要组成。一般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Ø生态效益①净化环境②监测环境质量③减弱噪音④改善小气候⑤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文条件。⑥保护生物多样性Ø社会效益美化环境、生态教育Ø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5)生态城市具有高素质的人文环境发达的教育体系较高的人口素质良好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而健康的精神生活良好的医疗条件祥和的社区环境公众有较强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自觉行为(6)生态城市具有高水平的管理功能2.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1)系统原则城市具区域性和开放性,应该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2)自然原则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3)经济原则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4)生态原则注意城市生态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相互适应,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5)阶段性原则要将城市的社会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相结合,分阶段地确定目标,使其持续发展。(二)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城市生态规划: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城市规划原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能动地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①根据城市生态适宜度,制定城市经济战略方针,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布局,以避免因土地利用不适宜和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生态与环境问题;②根据土地评价结果,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的建设与布局,提供不同功能区内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大小和基础设施密度方案;③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园林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④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护、维护或模仿;⑤根据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城市社会、地域分工特点,进行城市空间的生态分区,并提示各区经济专业发展方向和生态特征。1.广州市生态城市规划广州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有利条件①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②有较为发达的社会基础。③有较强的科技基础和吸引人才的机制与优势。④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⑤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⑥有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广州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制约因素①城市的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城市功能分区不够明确。②产业结构和布局仍不够合理。③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法制尚有待健全,城市管理整体效率不高。④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⑤生态饮食消费尚未形成。综合评价:广州市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将广州建设成为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城市。基本思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繁荣为目标,充分利用广州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较强的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从生态支撑能力、城市发展规律和人类需求出发,遵循生态城市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均衡性、区域性的发展共性,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满足人们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不断追求。坚持以生态学原理和我国园林诗画理念为指导,突出“山、城、田、海”的自然特征,实现“南拓、东进、北优、西联”的城市发展构想,建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乡及产业布局科学、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格局。坚持建立经济、社会、自然高度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城市生态系统的耦合,体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充分协调、良性循环。坚持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强调生态发展优先和生态能力建设,重视建立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体系,发挥科技对建设生态城市的推动作用,体现社会组织和人的需求生态化。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共存共荣的发展理念,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均衡发展。坚持生态城市“形”与“神”的统一,将体现在山水城市中的“形”的构筑与充分体现在生态城市中的“神”的灵性、体韵结合起来,形神兼备,体现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魅力。坚持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资源,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强调在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强化生态保障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建设,建立科学的城市运行、调控与管理系统,以维护复合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发展蓝图:未来20年,广州将建成为“园林置于城中,城置于园林中”,生产力发达,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富裕,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生态环境优美,兼备岭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及山水特色的生态城市。总体布局生态区划①生态管护区:是指生态保护优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基本上是禁止开发建设的。②生态控制区:是指以自然生态保护为主导,可以适度地、有选择地进行建设的地区。③生态重建区:是指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发展建设的地区。城市生态系统架构①维护“山、城、田、海”的自然空间格局②构筑以“一环两楔”为主体的生态空间保障③建设“三纵四横”的生态廊道系统④完善城乡生态格局⑤强化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建设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南拓、东进、北优、西联南拓:广州南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大量基于知识经济和技术的新兴产业及海工业将布置在南部地区,使之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区域。东进:以广州21世纪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拉动城市发展重心向东拓展,将老城区的传统产业向黄埔-新塘一线迁移,重整东翼产业组团,利用港口条件,在东翼大组团形成密集的工业发展带。北优:北部是广州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应优化该地区的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在保证贯彻“广州白云机场控制性规划”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发展临空港的“机场带动区”,建设物流中心。西联:西部毗邻佛山、南海等城市,应加强同这些城市的联系与协调发展,加强广佛都市圈的建设,同时对西部老城区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保护名城,促进人口和工业的疏散。产业布局方面农业第一圈层(天河区、海珠区、黄埔区、芳村区及白云区部分村镇)侧重以蔬菜、花卉林果、草坪等绿色园艺产业为主,适当发展健身、休闲、体验型农业城。第二圈层(白云区的边远镇村、番禺区、花都区以及从化市、增城市靠近广州市的镇村),突出种养业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展优质谷、蔬菜业、林果业、花卉园艺业、畜牧业、水产业、种子种苗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7大主导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第三圈层(外围其它镇村),发展名特优稀土特产品、反季节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林业、休闲度假农业和速生丰产林工业布局严格控制老城区工业用地发展,并逐步外迁老城区工业,调整完善中心城区外围工业区,重点发展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科学城、南沙工业基地等工业开发区,使整个城市的工业布局结构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配套完善。第三产业中心城区形成金融、信息、商贸、旅游、房地产及政治、科教、文化等相对集中的功能区;东南翼形成港口运输、房地产、科研、高等教育、游乐、滨海旅游功能区;北翼形成物流、休闲度假功能区。此外,商饮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文娱体育、交通等都要合理均匀布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构建生态住区建设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2.巴西的库里蒂巴(1)背景资料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部的一个城市,曾一度深受多种城市问题的困扰。该市的人口到1990年有210万,比1950年增加了180万,其中42%的人口不足18岁,预计到2020年,人口还将增加100万。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现今该市已经变成了一座人工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2)城市自然环境库里蒂巴位于两条大河流之间,有5条小河流经该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人与河水争地,侵占和破坏大量湿地,导致了严重的洪灾。后来,市政府实施变抗洪斗争为保护河流的新战略。(3)城市绿地环境人均绿地面积581m2,是联合国推荐标准的4倍。绿化的显著特点在于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完美结合:①闹市中的树木多是土生土长的。②城市绿化注重树种的多样化配置,全市的200多个公园全部免费开放。③城市草地由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相结合:(4)交通环境优先发展和使用公共交通,尽量满足占城市居民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的出行要求,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城市公交系统。这使得该市区几乎没有大城市的通病——交通和空气污染问题。(5)城市社会环境本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决定城市发展的思想,把城市贫困和交通拥塞捆绑在一起处理,(6)改善城市环境独创地实施排放垃圾不收费,同时还可以用垃圾换取食品。²作业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指出其存在的主要城市环境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措施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