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产业管理课件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第一部分-休闲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休闲学电子课件•从历史、社会、体验、经济和发展五个维度构建全新的休闲学框架体系。哲学家周国平曾说过:“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简而言之,休闲,大略可归入“无用”之事,它与紧张忙碌绝缘,与浮华功名背道。然而,当你拥有了内心的宁静,以一颗睿智从容的心,微笑着倾听清泉流过山涧,欣赏河边弱柳扶风,仰望天空裁剪云朵,快乐就不期而至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钱钟书先生有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一个寓言故事:上帝曾经让一个抱怨生活枯燥的人牵着乌龟去散步,在散步过程中,这个人被乌龟的行动缓慢弄得气愤无比,但因为是上帝的派遣,他只好一路与乌龟缓慢前行。然而,就在这缓慢过程中,他闻到了花香,听到了布谷鸟的声音,感受到了风的味道,这是他以往生活中从未有过的体验。法国人早就践行的“春天工作,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的生活离我们还非常遥远。要让中国人将休闲作为生活中的大事,可能还需要漫长的历程,但至少我们应该明白,快乐是生活的第一要义,是人类行为的终极原则。总目录•第一部分休闲概述•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第2章:休闲发展史•第3章:休闲环境•第二部分休闲与社会•第4章:工作与休闲•第5章:家庭与休闲•第6章:生命周期与休闲•第7章:社会阶层与休闲总目录•第三部分休闲行为与休闲体验•第8章:休闲动机与休闲制约•第9章:闲暇配置•第10章:休闲与体验•第四部分休闲与经济•第11章:休闲产业•第12章:休闲消费•第13章:休闲政策与休闲教育•第五部分休闲与未来•第14章:休闲城市•第15章:新时代休闲前景展望CompanyLogo第一部分:理解休闲•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第2章:休闲发展史•第3章:休闲环境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让生活变得更纯粹,让生命更加美好休闲:让生活变得更纯粹,让生命变得更美好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第一节:休闲溯源休闲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文学中,理解为古希腊自由市民(并且是男性)本阶层内所享有的玩乐状态,称作希腊语schole。英语中的学校(school)、学者(scholar)等单词就是源自schole,这说明休闲与教育是紧密相关的。英语中,休闲leisure一词源于古法语loisir,意指人们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而loisir又是从拉丁语licere(被许可的、自由的)中派生出来的。一、休闲起源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在我国,“休闲”最早作为一个词语出现的时候,指的是农田在一年或一季里不事耕作以恢复地力的措施,耕作者在农闲所构成的闲暇时空基础上衍生和创造一系列节庆、集会活动。“休”,乃“人倚木而息”,在《诗经·商颂·长发》中释“休”为吉庆、美善、福禄。“闲”最早指的是道德、法度。《论语•子张》中有“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休闲研究的鼻祖凡勃伦(Vablen,1899)把休闲定义为“非生产性的时间消费”。他强调休闲动机不同于工作,休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二、休闲的定义凡勃伦(Vablen,1899)多向度的“休闲”含义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杰弗瑞·戈比(Godbey,1999)教授对休闲的定义是:“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杰弗瑞·戈比名家论休闲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我国著名休闲研究专家马惠娣对休闲的理解是:“休闲是人生命的一种形式,一般意义上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消除体力上的疲劳,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在一篇文章中,马惠娣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来概括她对休闲的理解。马惠娣名家论休闲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尽管休闲的定义千差万别,但广义上讲,其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几点:休闲必须具备自由时间休闲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产物休闲是一种活动休闲活动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状态休闲是一种活动休闲就是受内心驱动、在快乐中发现自我的过程。休闲是人内在本质的表现,而追求快乐则是休闲的本质。任何休闲活动都以快乐为导向,以实现自我为最终目标。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三、休闲相关概念的辨析休闲与其他类似概念的辨析游戏/玩与休闲旅游(tourism)与休闲游憩/娱乐与休闲休息(rest)与休闲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一)游憩/娱乐与休闲游憩必须满足三大条件,即闲暇时间、社会活动及自我满足。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一)游憩/娱乐与休闲从游憩的特性可以看出,游憩与休闲是存在异同点的。但两者并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交叉性的。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二)游戏/玩与休闲“游戏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不仅限于休闲的从属领域。”——伽达默尔“休闲与玩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自发的行为,而且都是跟工作相对立的,但是玩与工作可能混在一起,而休闲则处于与工作完全相对立的地位,休闲被认为是非工作的状态。”——孙海植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二)游戏/玩与休闲游戏往往在意的是表面的快乐程度,是行动层面的休闲,是浅层次的休闲方式,而非深度休闲。另外,游戏的互动性使得游戏往往需要与他人共同完成,而休闲则不一定。冥想、想象、思考就是完全独处性质的休闲。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三)旅游与休闲旅游的定义:基于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角度:“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艾斯特”定义基于旅游活动的角度:“旅游时一个人旅行前往其惯常环境之外的某地开展的一整套活动,整个行程历时不超过一年,并且其外出旅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从事从该地获取劳动报酬的活动”——国际知名旅游学者史密斯教授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三)旅游与休闲休闲与旅游是二个相互交叉的概念。从地域概念上看,休闲包括本地休闲与异地休闲,而休闲旅游则是异地休闲的主要表现形式。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四)休息(rest)与休闲休息并非一种活动,而正好相反,是相对减少活动,包括行动上的活动和思考等心理的活动,在安静的环境里保持和控制情绪达到调整神经解除紧张压力的一种方式,是在各种活动发生过程中暂时停止下来恢复体力的过程,是一个静态的过程。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四)休息(rest)与休闲休息是休闲的基础层次,而休闲包括休养生息、自我娱乐、增加知识和技能、主动参与社团活动等“一系列在尽到职业、家庭与社会职责后,让自由意志得以尽情发挥的活动”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以上概念综述——休闲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图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四、休闲的人文意义——休闲、幸福与快乐“快乐和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歌唱的心的和声。”——《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为了闲暇而忙碌。”——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四、休闲的人文意义——休闲、幸福与快乐休闲是人的基本权利,拥有休闲的人,生活丰盛、饱满,时刻充满了美好而生动的体验。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四、休闲的人文意义——休闲、幸福与快乐休闲是基于人的性情的生活方式,快乐就是基本的标准。听从内心的召唤,放弃不必要的物质羁绊,回归生命的自由,勃发人性的光芒,这就是休闲、快乐与幸福的真意所在。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四、休闲的人文意义——休闲、幸福与快乐休闲是与快乐、幸福紧密相连的。只有人类快乐地休闲时,世界才恢复本来面目,人类才唤醒了沉醉的记忆,生命才焕发出葳蕤的生机。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四、休闲的人文意义——休闲、幸福与快乐国外的幸福教育:老师们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不是要求他们变得更出类拔萃,而是告诉他们幸福有多重要。“Easterlin悖论”在中国:国家变得富裕时,国民的平均幸福感却并未随之提升。休闲是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重要手段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第二节:休闲理论研究:历史与进展一、国外休闲理论研究进展国外休闲研究视角变迁阶段四阶段三阶段二阶段一哲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视角多学科共同研究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一)哲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柏拉图柏拉图认为理想的统治者同时应该是哲人,他摆脱了世俗事务,通过休闲活动,即真、善、美的活动了解世界,完善自我,统治社会。而民众则努力效仿统治者的这种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亚里斯多德则把休闲誉为“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一)哲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休闲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状态——休闲感并非仅仅是外在因素的结果,也并不是闲暇时间、假日、周末和假期的必然产物。它首先应当是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心灵状态……”——《休闲:文化的基础》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葛拉齐亚(deGrazia,1962)则从政治哲学的观点讨论了休闲。在《论时间、工作和休闲》这本专著中,作者从雅典人的休闲观开始,追溯了这种观念消失的过程,并且讨论了西方社会中社会、经济和政治给休闲带来的障碍。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一)哲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近二三十年西方休闲哲学研究中的佼佼者: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和查里斯·波瑞特比尔。(二)社会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二)社会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美国学者卡普兰(I960)撰写的《美国的休闲——社会调查》是一部最早的休闲名著之一,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休闲社会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这本书中,卡普兰把休闲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来研究,这些维度涉及美国社会制度的诸多方面,其中包括工作、家庭、社会阶层、宗教、世俗的价值观等。卡普兰指出,如果一个“好的生活”概念尚未形成,那么,我们将不可能理智地决定什么是好的休闲。由于自由选择涉及价值标准的问题,于是人们有可能将外在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而不允许他们积极地去发展自己的价值体系,这种强加的外在价值标准将限制人们的休闲潜力。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二)社会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法国学者杜马兹迪埃1967年出版了其开创性著作——《走向休闲的社会》。在书中,作者以批判现实主义的观点,探讨了休闲与家庭、工作、社会政策及共同体的关系和意义。约翰·凯利(1980,1983,1987)则试图拓宽人们对休闲的理论理解。在他的颇有影响力的专著——《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中,作者以大胆的理论创新,包罗万象的跨学科研究,严谨的逻辑推理以及翔实的调查数据,对休闲的本质及休闲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二)社会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二)社会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除上述学者外,德国学者吕特克提出了“系统休闲理论”,从而丰富了休闲理论。佐扎内克等(Zuzaneketal.,1983)学者则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工作和休闲关系,并对自由时间分配进行了深入研究。克里斯多夫•爱丁顿和陈彼得(2009)将休闲视为一种转变的力量,认为“休闲所蕴含的特性能推动人们的生活发生持续性的改变……休闲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生活体验过程,它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但由于各国学者使用的概念差距较大,研究成果多停留在描述水平,因此,休闲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尚处于边缘状态。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三)心理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于1990年发表了《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休闲体验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畅(flow)”的概念。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依索赫拉也是对西方休闲研究影响较大的学者。依索赫拉在中止(disengagement)、积极(activity)和持续(continuity)三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一生的休闲参与模式。第1章:休闲与休闲学概述(三)心理学视野中的休闲研究美国学者纽林格(1981)提出:休闲体验是由两个基本的维度——自由与内在动力相结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