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1861-65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德国统一1871年意大利统一1870年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卢日科夫市长“他不仅使俄罗斯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同时在国内也十分重视教育兴国,创立了许多大学。”——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亚历山大二世自幼接受过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门研究过农奴制问题,并释放过一批农奴。他清楚地认识到:“强迫的农奴劳动,无论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经济上的不利情形已经是很清楚了。如不废止农奴制,国内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能的。”——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内忧:局势动荡不安外患:国际地位下降材料1: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材料2: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结合教材和以下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何在?改革的焦点何在?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内忧:局势动荡不安外患:国际地位下降焦点:农奴制存废问题目的:化解危机,重振大国威望,维护统治准备: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P95内容归纳:为了使改革顺利开展亚历山大二世是怎样酝酿改革(准备)?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农奴制改革公开化,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阅读教材P95内容归纳:当时有哪几种改革法案?A、农业地区:B、工商地区:C、草原地区:结合当时俄国的发展形势,请你判断一下,亚历山大二世会怎么选择?为什么?A、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家奴,也不愿把土地分给农民,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B、工商地区:需要自由劳动力,解放农奴,但要求农奴交赎金,用以投资工业;C、草原地区:劳动力缺乏,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农奴要服劳役。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张建华《俄国史》二、颁布“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1.政治: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②享有基本公民权①不得作为私有财产买卖赠送抵押2.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②份地赎金高于实际地价二三倍付清前要服劳役①份地数量、肥瘠和临时义务都由地主决定3.组织:加强村社制度负责份地赎金、赋税的缴纳A、要交付赎金B、承担各种义务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首先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余款在49年内对政府逐步还本付息•还清本息后才合法拥有土地•付清赎金前,须服劳役,付代役租,不能随意离开赎地一、改革的酝酿材料一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以上材料节选自《俄国社会经济史》三、评价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1.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3.是一场地主阶级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2.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位)材料一:农民交付的赎金比当时地价高出2——3倍,农民要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形式连本带利偿还给政府——列宁材料二: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材料三:仅1861至1865年间,全国各地就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欺骗性掠夺性不彻底性三、评价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你怎么样理解农民的变化?改革使农民发生了一些变化:(1)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2)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并没使农民摆脱被剥削被奴役命运:(1)改革后农民仍受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2)赎金高于地价,改革是对农民的大规模掠夺;(3)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