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化妆品中铅的检测方法汇报人:张玉丽班级:分析化学铅的分析检测方法化妆品的概述小结一化妆品概述1.化妆品的定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所采用的化妆品定义为: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趾)甲、口唇粘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2.化妆品的分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670-2002),化妆品可分为清洁类化妆品、护理类化妆品及美容/修饰类化妆品。3.化妆品的原料化妆品是一种由各类物料经科学调制而成的混合物。化妆品原料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很广,其中合成物质占较大比重,天然原料和生化制剂的应用也日益增多。根据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化妆品原料大致可分为三类:基质原料、辅助原料和功效性原料。油质原料香精透明质酸粉质原料着色剂表皮生长因子基质原料辅助原料功能性原料胶质原料防腐剂与抗氧剂酶制剂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螯合剂胶原蛋白微量元素铅,具有美白作用,在化妆品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上,扮演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角色。古时候,由于人们对铅的认识不足,常用它作为化妆品的原料,由此引发的铅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慢慢地认识到,铅对人体各个系统都有严重的危害。铅的危害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引起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紊乱,导致皮质-内脏调节障碍,表现为无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症导致胃肠道障碍,表现为食欲不振,口有金属味、便秘等一般消化道症状,重者出现腹绞痛症状。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及干扰卟啉代谢,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从而出现贫血4.化妆品的毒理学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听到说:“某物质有毒”,“毒性很大等”,那么这“毒性”指的是什么呢?毒性是指某一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或化妆品原料)接触或进入人的机体内部后,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变,甚至能危机生命,则说该物质有毒。物质的有毒与无毒,毒性的大小是与该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剂量(或浓度)有关的。5.化妆品中的有毒物质表1.化妆品中所含有毒物质不得超过的限量GB7916-87还规定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必须无毒和清洁;化妆品标签上应用中文注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产地,包装上要注明批号;对含药物化妆品或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尚需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毒物质限量备注汞1mg/kg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含乙酸铅的染发剂除外铅(以铅计)40mg/kg砷(以砷计)10mg/kg甲醇0.2﹪由于铅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不使用铅作为原料并不表明化妆品中就不含有铅。为了保证化妆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有必要对化妆品中铅的含量进行鉴定,于是,化妆品中铅含量的检验方法便应运而生。二铅的检测分析方法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3电位溶出法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2.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标准法压力罐消解法湿法消解将0.5g左右样品装于坩埚内,调节箱式电阻炉内温度为500℃,保持5h灰化,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却,加入3:1的硝酸和高氯酸5mL,小火灼烧至溶液无色或淡黄色,50mL容量瓶定容,若有不溶物过滤,取滤液。预处理方法取0.5g左右的样品,放入长颈烧杯,加入10mL3+1的硝酸与高氯酸混合酸,超声(45kHz,20min),用表面皿盖住,形成回流,电炉加热4h后,将酸赶至微干。冷却后定容至50mL容量瓶,若有不溶物过滤,取滤液。干灰化法取0.5g左右的样品,置于25mL聚四氟乙烯压力罐中,加入10mL3+1的硝酸与高氯酸混合酸,超声(45kHz,20min),将压力罐于150℃烘箱中3h,冷却后转至小烧杯中,小火赶酸至微干,定容至50mL容量瓶,过滤,取滤液2.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标准法原理: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铅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共振线,且吸收量与样品中铅含量成正比方法:将样品进行预处理,使样品中铅以离子状态存在于试液中,试液中铅离子被原子化后,导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量被吸收后的谱线强度,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特点:快速简便,精密度高,最低检出限4ug/ml,但预处理复杂、时间长、易受污染、灵敏度低,且当样品中含有大量铁、铋、铝、钙等离子时,会对分析产生干扰。改进方法增敏法微波消解法改进方法-增敏法精确称取样品约5.000g于50ml小烧杯中,加20%吐温-80增敏剂7ml,加少量水,微热溶解,冷却后用水移入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然后直接导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特点:不易受其它金属离子的影响,灵敏度较高,但对粉剂类、蜡质类产品测定偏差较大。失水山梨醇油酸脂聚氧乙烯醚改进方法-微波消解法将0.500-1.000g的样品置于聚四氟乙烯微波消解罐中,加入3mlHNO3和3mlH2O2,盖紧瓶盖,然后移入微波炉内,于低、中档功率各消化5min,冷却后用无铅去离子水定容至25ml,导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特点:预处理时间短,只需10-20分钟,最低检出限1.30ug/g,方法简单,灵敏度较高,但对含脂质、蜡质的样品,消解不彻底。2.2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后,在弱碱性条件下使样品液中的铅与双硫腙作用生成红色螯合物,用氯仿提取,比色定量。处理方法采用湿式消解法或灰化消解法。特点:检测成本低,检出限可达到1ug/g,但选择性差,且易受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干扰,加入的遮蔽剂氰化钾为剧毒物质,故此法受到一定限制。二溴对甲苯偶氮甲磺法二阶导数光度法改进特点:样品处理简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除大量钙存在下产生干扰外,其他离子的共存浓度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数值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试样2.500g于瓷坩埚中,加入10ml浓硝酸,在电炉上加热炭化,移至马弗炉中在500℃下烧至样品变成灰白色为止,取出冷却,用1.0mol/lHNO3溶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待测。实验:加入二溴对甲苯偶氮甲磺为显色剂,该物质能与铅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通过比色定量。改进方法-二溴对甲苯偶氮甲磺法改进方法-二阶导数光度法特点:预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准确。其检出限为5.4ng/mL。化妆品中主要共存元素钙、镁、锌等均不干扰痕量铅的测定。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3.000-5.000g样品于瓷坩埚中,放于马弗炉中加热(500℃左右)灰化,取出冷却,用1mL2mol/LHCL溶解灰分,转移至容量瓶中备用。实验:用Meso-四-卟啉做显色剂在0.08mol/lNaOH介质中与铅进行显色,再用分光光度计测定479nm和491nm之间的二阶导数的“峰-谷”值,并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3.电位溶出法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1.000-2.000g样品于100mL三角瓶中,加20mL硝酸盖上小漏斗,放置在电热板上加热,将硝酸驱赶至1/2时放冷,再加10mL高氯酸继续加热至瓶内产生白烟为止,冷却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实验:将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电位溶出分析仪测量峰高,并与标准系列比较,进行定量。特点:操作简便、准确、回收率高、精密度好,检出浓度为0.5ug/mL.同时可测定样品中的镉。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ACP-AES)称取的试样1.000g放入聚四氟乙烯内筒中,加入3ml硝酸和4ml过氧化氢,置于不锈钢溶样弹内,于120℃的恒温箱内消化2h,取出冷却后,移入1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经过滤后,直接用ACP-AES法进行测定。特点:该检测方法具有ng/g级检出限、极小的基体效应、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对质量检验部门是一种较理想的检验方法2.5其他检测方法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建立现场快速检测,以加快商品的通关率,研究者们致力于重金属现场检测的研究,应运而生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分子印迹技术等。特点:快速、准确、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但是其制备非常困难,难以满足对金属离子的特异性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重金属离子方法的研究与发展。三小结化妆品中铅的检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如何选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样品的性状2.样品分析的目的要求3.所拥有的仪器设备。尽可能使样品的预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寻求能同时检测多种元素的方法应使检测能成批地进行应采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及仪器设备应对满足绿色环境的要求在探索新的检测方法时,为提高检验效率,应注意的问题1、化妆品最好随买随用,不宜大量购买长期保存,最好不要留到第二年。2、化妆品应盖严放于阴凉、干燥处存放,为保持汗腺代谢的卫生与通畅,夏天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妆品。3、不要随便把化妆品借给别人使用,也不要借用别人的,因为化妆品极易成为疾病的传播媒介。贴心小提示辨别方法看闻识试化妆品的变质很容易从色泽的改变觉察出来,若从原先的颜色变为发黄、发褐、发黑或有白色斑点,则说明已腐败因细菌发酵,化妆品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酵气,有异味则说明被污染用手指沾少许化妆品,两指头碾一下,若感觉有粗粒或变稀出水现象,表示化妆品的乳化因菌类感染受到破坏有无保质期及使用说明等,字迹是否清晰,其次看包装是否完好另外还有一个鉴别化妆品的简单方法,找一个银饰物,把化妆品抹上去,银饰物变黑就说明化妆品里有铅和汞。这个方法适用于一切基础护理及彩装!参考文献[1]廖元遂《新银盐法测定化妆品中微量铅的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5.[2]丁静孙舒婷张诺等《卟啉类显色剂在重金属离子分析中的研究及应用》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8.[3]张瑛刘素华翟明霞《微波消解粉类化妆品中铅的方法学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4]刘洁郭英陈力《微波消解法测定化妆品中铅、砷、汞》河北化工.2007.[5]戴骐周瑛朱晔《浸提法ICP—AES测定化妆品中有害元素铅、砷、汞》分析试验室.2007.[6]刘江晖焦红温巧玲等《CP—MS法快速测定化妆品中铬、砷、镉、钕、铅》质谱学报.2008.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