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第一部分基本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快速浏览全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不管生词难句。2、浏览题目,细读答题。然后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2.第二部分基本知识•1、写作顺序:时间、地点(参观或游览顺序)、事情发展总分顺序(包括总分总、分总)、事物的几个方面。•2、表达方法有三种:记叙、描写、说明•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般只会考“倒叙”)3.•4、描写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5、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6、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7、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复……)4.•8、感情一般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9、品质一般有:诚实、守信、勤奋、专心、坚强、善良、执着、勇敢、团结、爱国……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顾全大局、知错能改、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铁面无私、以身作则、纯洁善良、见义勇为……5.第三部分基本方法•一、概括全文内容•1、本文写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2、本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找出每大段的段意串起来。•(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6.•二、概括中心思想1、本文表现了谁的怎样的精神。2、本文表达了谁对谁(什么)的怎样的思想感情。•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7.三、某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1、中心句,突出中心(或点明中心)•2、过渡句,承上启下•3、总起句:总领全文、引起下文•4、其他作用:和开头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8.四、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的好处:内容真实可信。•第二人称的好处:语气亲切自然。(代表性的文章是《再见了亲人》的1、2、3段,《山中访友》的3、5自然段)•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9.五、解释词语的方法解释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理解。•1、组词法:如果要解释的一个字,我们可以组一个词语来解释。•2、分合法:如“勘测”的意思是“勘探、测量”。•3、近义词法:如“不畏”就是“不怕”。•4、反义词加否定的方法:“崎岖”就是“不平坦”。•5、描绘法:如“踉跄”是“走路不稳的样子”。10.六、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11.•9)标点符号的作用。1、——的作用: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2、„„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3、“”的作用: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10)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12.•13)从原文中找句子,问为什么?怎么那么说?答:前三句,后三句。13.七、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14.•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15.•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1、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