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内二雷彦彦什么是心肌损害心肌损害没有固定的定义,任何导致心脏受损的疾病都是可以导致心肌损害。就是因为心肌损害通常发生在原发疾病的病症之中,所以常被临床医生忽略而延误治疗。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腹泻的重要致病源,近年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轮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而且可引起中枢神经、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等多脏器官损害。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近年来小儿病毒性脑炎并发心肌损害、心肌炎愈来愈多,其中心包炎、爆发性心肌炎比较严重,爆发性心肌炎死亡率比较高。小儿病毒性脑炎并发心肌损害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心肌损害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常见,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可累及多脏器,常伴有心肌损害其特点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心肌损害无明显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增高,治疗后心电图复查均无异常。结论腮腺炎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应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心肌损害的早检查、早发现,早期合理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引起的不良后果。目前随着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己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表现中以心肌损害较为突出。其特点为: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并伴有有喉痛,发热,气喘,心悸,胸闷,乏力等。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大叶性肺炎发病年龄在5—12岁,并发胸腔积液、肺不张,伴发精神症状、肝损害、心肌损害、胃肠症状及皮疹等。其特点为:发病年龄大,容易合并肺外并发症,治疗时间长,胸片吸收慢,需早期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降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叶性肺炎合并胸腔积液心肌损害导致心肌损伤的原因有哪些?1.最为常见的是各种病毒感染,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30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心肌炎.其中最多见的是柯萨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其次为其它病毒比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疱疹病毒,星状病毒,轮状病毒等,近年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也可以导致心肌炎.2.各种细菌感染可以发生心肌炎,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严重败血症,休克,和外科常见的长疮化脓等.这些细菌感染到人体后在血液中生长繁殖然后放出各种毒素,毒素的毒性很大可以损伤大脑,肾脏,肺,心脏,肝脏等器官,从而发生各种脏器受损.导致心肌损伤的原因有哪些?3.各种中毒,例如:农药中毒,医药中毒,蛇毒,蜂毒,吃野菌中毒等.4.各种结缔组织疾病导致心肌损伤的原因有哪些?心肌损伤标志物定义心肌损伤发病6~9小时,血中出现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标志物。理想标志物•时间限定性•比例特异性•敏感被测性•分级相关性•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乳酸脱氢酶•一、心肌酶谱检测•二、心肌蛋白检测•三、心肌血管标记物检测•四、利钠肽(NatriureticPeptide,NP)一、心肌酶谱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急性心肌梗塞(AMI)后6—8小时,血中AST增高,18—24小时到达高峰,4—5天后恢复正常。其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和程度有关,若再次增高提示梗塞范围扩大或新的梗塞发生。•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肌酸激酶(CK)测定:方法及参考值:酶偶联法:男性38—174U/L(37°)女性26—140U/L(37°)临床意义:1.CK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死。CK升高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成正比。2.骨骼肌疾患,肌营养不良及多发性肌炎者,进行性肌萎缩、皮肌炎、甲状腺疾病时CK活性可有轻度或中度增高3.生理性升高见于运动后48小时内、分娩、新生儿血清CK活性高于正常值。另外,某些药物,如利多卡因、麻醉药、降脂药等可使血清CK活性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分子是由两个亚基单位组成的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参考值:CK-MB:0-18U/LCK-BB:0U/LCK-MM:0-18U/L•心肌损伤的决定性水平为9ug/L临床意义1.急性心肌梗死后胸痛发作,血清中CK-MB于4小时升高,24小时达高峰值,至3-4天恢复。2.肌肉损伤或肌内注射,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CK-MB活性也升高。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性神经系统疾病,CK-BB升高。乳酸脱氢酶(LDH)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肾脏,其次存在于肝、脾、胰、肺、肿瘤组织,红细胞。当上述组织损伤时,它可进入血液,使血中LDH水平升高。临床意义:1.LDH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6-10小时升高,2-3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肺梗死,某些恶性瘤,骨骼肌病,有核红细胞骨髓内破坏(无效性造血),白血病等,LDH往往升高3.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血管血栓形成并出血的病人。脑脊液中LDH总活力升高4.若血清中未除尽血块溶血时血清LDH活性显著增高。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血清中LD1和LD2活性均增高,但LD1增高更早,更显著,导致LD1/LD2比值升高。因而LD1/LD2≥1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指标。根据病因和病的轻重可以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一、一般治疗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三、控制心力衰竭四、抢救心源性休克五、纠正严重心律心失常六、病因治疗七、其他治疗1.休息:急性期就卧床休息到热退后3—4周,心影恢复正常,始能下床轻微活动。恢复期应继续限制活动。一般重症患儿需卧床休息半年以上。一、一般治疗2.抗生素:虽对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无直接作用,但因细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条件因子,故在开始治疗时,均主张适当使用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VI)。在抗生素的治疗的同时要使用二磷酸果糖输液,多喝水,注意休息,低盐饮食。一、一般治疗3.保护心肌。(1)抗氧化剂的应用:①大剂量维生素C;②维生素E;③辅酶Q10。(2)营养心肌的药物:①能量合剂。②极化液。一、一般治疗磷酸肌酸的应用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药理作用磷酸肌酸在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心肌和骨骼肌的化学能量储备,并用于ATP的再合成,ATP的水解为肌动球蛋白收缩过程提供能量。氧化代谢减慢导致的能量供给不足是心肌细胞损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磷酸肌酸水平不足在心收缩力和功能恢复能力的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际上,在心肌损伤中,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数量,与细胞的存活和收缩功能恢复能力之间存在紧密关系。所以保持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水平成为各种限制心肌损伤方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心脏代谢保护的基础。动物试验和人体的心脏停搏试验显示了磷酸肌酸钠的作用及其保护心肌的可能性。毒性作用动物试验显示,短期和长期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均无潜在毒性。磷酸肌酸钠无致畸作用。适应症(1)心脏手术时加入心脏停搏液中保护心肌。(2)缺血状态下的心肌代谢异常。(3)小儿心肌损害的治疗。病例118床邢子恒,男9岁住院号:201426313于2014年12月4号16:00入院。以“发热4天,咳嗽2天”为主诉,查体37.9诊断:大叶性肺炎。12月5号给予磷酸肌酸营养心肌药物治疗后复查心肌酶较前下降,继续给予营养心肌治疗病例24床尚巧梅之宝,9月、2014年12月2号入院查体37、精神差告病重,吸氧心电监护、查心肌酶高给予磷酸肌酸营养心肌应用。12月4号病情较前好转停病重吸氧。1、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由于家长缺乏对本病有关知识的了解,常表现两种不良的情绪:一种表现为对治疗、观察、护理不在乎,尤其是学龄期儿的家长怕耽误患儿的学习,不安心住院治疗;另一种表现为紧张不安,唯恐患儿预后不良、遗留后遗症。这些都影响了患儿特别是年长儿的情绪,所以要做好家长的心理指导,介绍本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效果及预后要热情和蔼地与患儿交流,对年龄稍大的患儿主动介绍病区布局,介绍与同室的小朋友认识,经常鼓励表扬患儿。对年幼的采取亲切的逗乐、爱抚等方式亲近患儿,尽量满足其对玩具、动画片的的需求,以取得患儿情感上的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使患儿保持良好的心境,能主动安心接受治疗和护理。2.维持呼吸道通畅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重要临床表现即为呼吸困难、喘憋、咳痰等,这些不利因素均对呼吸道通畅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及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患儿的呼吸道通畅。患儿体力允许的时候可采用坐位或半卧位,这样的体位有利于顺利呼吸。对呼吸不利的患儿酌情给予鼻导管或面部吸氧,定时进行血气分析检测,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氧流量。遵照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化痰止咳等药物,观察并评价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对于痰液较多的患儿可给予雾化吸入、胸部叩击等措施,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注意保证患儿日常水液的需求,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有利于咯出。护理人员应教会患儿深而慢的呼吸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呼吸深度、对痰液的咯出效果很好。3.减少交叉感染由于支原体肺炎病程较长,急性期患儿与恢复期患儿住同一病房,且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力低下,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应做好病室的通风换气工作,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空气净化器,病室每天用艾条熏和每周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两次,对氧气装置、雾化装置等每天进行消毒处理。4.心力衰竭的预防观察患儿体温、咳嗽、咯痰及呼吸音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前兆,观察和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是否伴有水肿,皮肤有无发红、水疤、渗液、破溃或继发感染等。若发现患儿突然出现心率增快、烦躁、大汗淋淋时应及时尽快调节液体的输入速度,将滴速控制在5ml/kg,并联系医生按照心力衰竭进行抢救处理。5.观察指标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测定,包括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呼气高峰流量。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