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摘要: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本文旨在对科学精神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探讨,认为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所需要的精神素质的总和,包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等。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其基本内涵包括平等、合作、求实、理性、批判、创新。关键词:科学;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内涵1谈到科学精神,首先想到的或许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科学家应该遵循的四条基本行为规范,即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在此基础上人们不断地补充和发展,从历史、文化、结构、价值、哲学等不同角度对科学精神进行了阐述,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使之从更深层次上对科学精神加以认识和了解。但人们很难对科学精神下一个标准性定义,因为科学精神从属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以世界观、价值观的面貌出现,而不是以一种科学规范的面貌出现。因此,当人们怀有的动机、目的不同时,对科学精神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问题的关键不是泛泛地谈何为科学精神,而是应深入理解科学精神的精髓,使之上升到精神的层次,成为人们自觉的意识,使人们在碰到任何事情时都能以科学的方式加以解决,从而把人们的行为、思想纳入到科学的轨道上来[1]。1.求真精神科学活动的求真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求真,获得真理,即获得对对象世界的正确认识,这是科学活动的本质。科学研究者的求真精神,是他所应具有的科学精神的核心、灵魂。没有了求真精神,就等于没有了科学精神。没有了求真精神,科学研究者就失去了本质上是“求真”的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科学活动的求真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的信念。(一)相信研究对象的客观存在。这是“求真精神”的最基本的信念。所谓“真”,就是承认研究的对象(包括现象、属性、规律等)不是自己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而是在自己的思想之外存在的。有真事物、真属性、真规律,才要科学研究者去求。如果研究的对象,它的属性、运动规律是自己头脑的产物,那还用得着科学研究者去求吗?而且否认了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否认了我们主观只是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我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能力就不会存在,就不会有科学活动的进行了。(二)相信研究对象是能够为我们的思维正确把握的,“真”是能求到的,也就是相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只有相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相信对象的属性、运动规律能够被我们的理论正确把握,我们才有可能去求真。假如真事物本身是不能为我们的思维把握的,我们就不会去进行科学研究,去求“真”了。(三)相信作为研究对象的事实本身是确定我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准绳、尺度。2我们所求的,是客观对象自身的属性、规律,而我们所求到的认识,是一种理论,是对对象的反映,这种作为对象反映的理论,在多大程度上正确地反映了对象的属性、规律,即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论(真理),是需要检验的,而检验的标准只能是对象自身。上面说过,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的对象是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同时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理论是否为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研究的求真精神,不仅表现为从实际出发去把握实际,而且还表现为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检验自己的理论是否为“真”。一个科学研究者要想具备求真的精神,需要确立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实践的唯物主义反对直观的唯物主义,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2]2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既是由人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科学体制的规范原则,而且还是现代社会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科学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活动正是人类对自然规律不断探索,揭示出前所未知的性质和规律的过程。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所在,科学发现与物质生产不同,物质生产可以成批地复制,而在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对科学家独创性的承认与尊重是科学体制首要的功能表现。严格说来,创新不属于人类的智力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只要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创新就会作为必然的结果出现,在这一点,科学体制的要求符合人类的本来特性。科学体制对创新的奖励制度导致了科学家对科学发现优先权进行争夺,而且科学家谦逊的美德不足以对抗在独创性方面的制度上的要求。科学领域的激烈竞争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存在,这并不一定来自于科学家自身性格的原因,也不属于实现科学目标的必要的行为准则,所以很难将其归之为科学活动的价值规范。[3]培养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需要反对“永恒真理论”,反对教条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过杜林的“永恒真理论”。其实何止杜林一个人持有“永恒真理论”呢?马克思主义创立前后的许多思想家,都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真理”,连创立了系统的辩证法思想的黑格尔也没有例外,他以为自己的哲学建立了永恒真理,完全地、绝对地回到了理念(绝对精神)自身。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也总是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好像马克思主义已为后人提供了所有问题的答案,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到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中去寻找解决的答案。教条主义是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运动中的主要危险。教条主义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永恒真理体系。教条主义者完全缺乏创新的精神,只会3固守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缺乏创新精神,是传统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重要思想根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恢复、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实是求事的精神(也就是求真精神),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获得了新生。3批判精神科学研究是为了求真。每一代人都只能求到自己时代的“真”,真理不能结束于哪个时代或哪个人,每一代人都需要在自己的时代继续求真,也就是要创新。而要能继续求真、创新,就需要科学研究者具有批判的精神。科学研究的批判精神,就是科学研究者能对研究的对象和以往的理论采取这样一种态度:不崇拜任何事物,不把事物神圣化,把事物当作不断生成和必然灭亡的事物去理解,从事物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科学研究,就是要揭示事物生成、存在和灭亡的条件,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事物的运动规律、发展趋向,等等。科学研究者要能养成彻底的批判精神,需要确立辩证的世界观,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科学研究者对自身理论的态度,是衡量科学研究者是否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重要标尺。对自身理论的批判态度,就是不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绝对真理的态度,就是从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自身理论的态度,就是自我批评的态度,就是勇于改正错误的态度。科学研究者的批判精神的养成,不仅与其世界观相关,而且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利益追求相关。科学研究者生活于社会中,不管他自觉与否,总是会涉及到利益。研究者如果是站在私有者的立场上去研究社会事物,就很难有彻底的批判精神,他会把有利于私有者利益的事物当作神圣的、不变的事物去研究,不可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的运动规律、事物必然灭亡的趋势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科学缺乏彻底的批判精神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进行科学研究,具有最彻底的批判精神,既对现存事物采取彻底的批判态度,对其他各种理论也采取彻底的批判态度,同时,对自身也采取彻底的批判态度。4宽容精神科学批判精神表现为对现实事物的批判和对理论的批判;同样,宽容精神也表现为对现4实事物的宽容和对理论的宽容。对现实事物的宽容精神就是要承认事物相对于自己的时间和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社会发展中的每一种制度,以及由这种制度产生的社会现象,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来说,都有它们存在的理由,它们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必然产生、必然存在的东西,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一环。人类的原始阶段、奴隶制时代、封建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都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环节。不能把任何一个社会阶段永恒化、神圣化,每一个阶段都必然会走向灭亡,为更为进步的社会制度所代替,这是辩证法对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而每一阶段都是历史进步的一个阶梯,都由一定的历史条件产生,在它们存在的历史条件没有消失以前,它们是不会灭亡的,这就是辩证法对待事物的肯定的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宽容精神,正是要肯定每一社会阶段相对于它们的历史条件而言的合理性。对待社会事物的宽容精神的实质不是保护旧事物,而是保护新事物。社会生活中的旧事物,是正在失去其生存条件的事物,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对旧事物不能宽容,必须彻底地批判,促使其灭亡。但是,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新事物,人们并不能一下子就认识清楚,特别是在新事物刚出现时,人们可能会把它们当作毒草锄掉。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出现的事物采取一种宽容精神,实际上是起到对新事物的保护作用。参考文献[1]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印书馆,2001(4):183.[2]王金福,宋新康.论科学精神[J].2009(9):4-7.[3]张颖春.科学精神的概念及其内涵[J].2004(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