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复习题按章节第一章绪论1.麻醉的定义:答: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其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生。2.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和范围答:①临床麻醉学(消除手术和某些诊疗操作时的疼痛与不适,减少手术等引起的不良反射并减轻应激反应,提供良好的手术或操作条件;术中或麻醉后进行监测,及时纠正异常情况或进行调控,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防治并发症)。②急救与复苏。③危重病医学。④疼痛诊治及其机制的研究。⑤其他任务(进行与麻醉学各领域有关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科学研究;麻醉医师的素质教育;麻醉学教育)。3.如何学好麻醉学①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不断学习、进取。4.麻醉方法分类:①全身麻醉(generalanesthesia):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人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致病人意识消失而周身无疼痛感觉者称全身麻醉。②局部麻醉(localanesthesia):将麻醉药通过注射使脊神经、神经丛或神经干以及更细的周围神经末梢受到阻滞者称局部麻醉。第二章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5.提高麻醉质量和其安全的措施:答:①重视和加强麻醉前病人情况的评估,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选用对病人影响最小、损害最轻的药物和方法;②加强监测手段,特别是无创或维创的监测手段。③注意提高麻醉医师的素质。6.麻醉前诊的目的①获得有关病史(包括现病史、个人史、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麻醉史和药物应用史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病人精神状态的资料以及拟行手术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②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及如何相互配合与手术医师取得共识。7.麻醉前检诊的基本内容①阅读病历,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和化验结果以及特殊检查的结果,了解拟施行的手术,发现漏检或尚未报告结果的必须检查的项目,以便能予以弥补。然后接触病人,和病人交谈,追询某些认为重要而病历无记载的病史,亲自重复一些重要的体格检查(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脊柱等),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和精神状态,判断病情的轻重。必要时需作进一步的检诊。②根据病史,分析其病理生理情况、具体病情特点。③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8.ASA的标准l级:病人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正常,对麻醉和手术耐受良好,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风险。2级:有轻微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功能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可以耐受,风险较小。3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但仍在代偿范围内。行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施行麻醉和手术有一定的顾虑和风险。4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风险很大。5级:病情危重、濒临死亡,手术是孤注一掷。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9.呼吸系统检诊的内容主要包括呼吸次数、深度、胸或腹式呼吸、通气量、呼吸道通畅否、胸廓有无畸形,X片及查体阳性发现、有无炎症、气管有无移位、肺功能及血气检查,有无哮喘、TB等疾病。10.屏气试验(憋气试验):先让病人作数次深呼吸,然后让病人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记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一般以屏气时间在30s以上为正常。11.头颈部检查的项目:①双测鼻孔及鼻道通畅程度及鼻中隔偏移程度。②张口度、舌体、牙齿及牙龈情况,了解扁桃体及鄂部有无异常。③测劾甲距离:颈部完全伸展时从下颌骨下缘到甲状软骨切迹的距离。正常在6.5cm以上,小于3~4横指,用喉镜视声门可能发生困难。④颈椎活动度。⑤有无气管造口或已愈合的气管造口瘢痕。12.Mallampati气道分级评定:病人取端坐位,尽可能张大口并最大限度地将舌体伸出进行检查。Ⅰ级:可见咽峡弓、软腭和鄂垂。Ⅱ级:可见咽峡弓、软腭,但鄂垂被舌根部掩盖。Ⅲ级:仅见软腭。Ⅳ级:仅见硬鄂。13.心功能分级及其意义级别屏气试验临床表现临床意义麻醉耐受力Ⅰ级>30s能耐受日常体力活动,活动后无心慌、气短等不适感心功能正常良好Ⅱ级20~30s对日常体力活动有一定的不适感,往往自行限制或控制活动量,不能作跑步或用力的工作心功能较差如正确处理、适宜,耐受较好Ⅲ级10~20s轻度或一般体力活动后有明显不适,心悸、气促明显,只能胜任极轻微的体力活动或静息心功能不全麻醉前应充分准备,应避免增加心脏负担Ⅳ级<10s不能耐受如何体力活动,静息时也感气促,不能平卧,有端坐呼吸、心动过速等表现心功能衰竭极差,一般需推迟手术14.对于已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病人,一般不主张术前停用抗高血压药。为什么?一是避免使已稳定的血压重新波动,甚至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二是有些药突然停药可出现撤药综合征,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剂量。15.对已用β-受体阻滞药的病人,麻醉前应注意什么?可酌情适当调整剂量,应注意其与麻醉药的相互作用,选用对循环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或剂量,加强麻醉管理,并应注意在β-受体阻滞药的作用下机体对失血、麻醉过浅等情况不会出现心率增快的反应。第三章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16、麻醉前准备的目的:使病人在体格和精神两方面均处于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增强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提高病人麻醉中的安全性,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17、麻醉前准备的任务(一)做好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二)给予适当的麻醉前用药。(三)做好麻醉用具、设备、监测仪器和药品(包括急救药品)的准备。18、麻醉前病人体格方面的准备有哪些?(一)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二)纠正紊乱的生理功能与治疗并发症;(三)及时停用在术前应停用的药物;(四)严格执行临床麻醉前的禁食、禁饮;(五)其他的一般准备;(六)急诊病人应抓紧时间准备。19、麻醉选择的原则总的原则是要在能够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病人最为有利的麻醉方法和药物。20、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一)使病人情绪安定而合作,减少恐惧。(二)减少麻醉药副作用。(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消除一些不利的反射。(四)缓解术前疼痛。第四章气管和支气管内插管21、气管隆突相当于体表哪一部位高度?答:胸骨角(T5-6)。22、气管拔管指征是什麽?答:(1)病人完全清醒,呼之能应;(2)咽喉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已完全恢复;(3)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恢复正常,VT6ml/kg、RR12~30bpm;(4)必要时,让病人呼吸空气20分钟后,测定血气指标达到正常值。(5)血压、心率、ECG正常;(6)TOF肌颤搐≥90%,可抬头5秒钟以上。23、麻醉下气管内吸引偶可引起心率失常,因此在以高浓度氧气行过度通气后每次其管内吸引不应超过多长时间?答:5-10秒。24、怎样预防气管插管后的喉或气管狭窄?答:喉或气管狭窄很少出现于短期气管插管的围手术期,多在拔管后1~2周发生。原因:套囊压力过高、置管时间大于48h。细菌感染、持久低血压可加重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直至破坏气管软骨环,溃疡愈合形成瘢痕环缩,使部分气管狭窄。成人气管内径5mm时出现呼吸困难。预防:使用高容低压套囊;套囊充气压力限制在20mmHg以下;长时间插管,应每2~3小时放松套囊一次;环境温度或病人体温升高、笑气弥散入套囊可使囊内压力上升,应定时用三通开关接压力表测套囊压,也可经常用手检查套囊张力,以套囊软而有弹力感,正压通气时咽喉部无漏气声为度。25、气道内径缩小1倍,呼吸阻力增加多少?答:根据泊肃叶公式,16倍。第五章全麻的基本概念26、浅全麻时,那些刺激可引起喉痉挛?答:剥离骨膜、扩张肛门括约肌、牵拉腹膜或肠系膜等副交感神经反射。27、怎样正确完成诱导期吸氧?答:开始诱导前用面罩给病人吸氧,在病人神志消失前不宜将面罩扣紧于病人面部,以免引起病人的不适和恐惧。病人呼吸减浅后扣紧面罩人工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前控制呼吸,所予潮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胃胀气。28、每分钟呼吸频率多少次时所作的呼吸功最小?答:15次±。29、每分钟释放到组织的氧的总量大约为多少毫升?答:240ml。30、全身麻醉的哪一期(级)泪液分泌增加?答:第3期第1级。31、在处理得当的全身麻醉下,植物神经功能应处于什麽状态?答:保持植物神经功能。32、一般在全麻哪一期(级)会厌的保护性关闭反射消失?答:第3期第2级。第六章吸入麻醉33、吸入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的意义?答:麻醉药分压在两物相中达到平衡时的麻醉药浓度比称为分配系数,吸入麻醉药的可控性大小与血气分配系数有关,麻醉药在血药内溶解度越低,即血/气分配系数越小,可控性越好。34、吸入麻醉药油气分配系数的意义?答:吸入麻醉药的麻醉强度与油/气分配系数有关,油/气分配系数越高,麻醉强度越大,所需MAC也小。35、MAC(Minimalalveolarconcentration)?即肺泡最小有效浓度,指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50%的病人对手术刺激无体动反应的浓度。36、麻醉中呼吸道梗阻的表现有哪些?答:呼吸囊、胸腹呼吸运动减小;吸气时见胸骨上颈部软组织或肋间隙塌陷;间或有胸廓反常呼吸运动;麻醉不深时可见辅助呼吸肌呼吸与鼻翼呼吸;吸气时见喉头与气管拖曳现象;呼吸杂音增强;脉搏增速、血压升高、皮肤青紫;清醒患者表现烦躁不安。第七章静脉全身麻醉37、静脉快速诱导与慢诱导的根本区别?答:是否保留自主呼吸。38、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的主要药理特点?答:镇痛作用强;脂溶性高;有封顶效应;二次峰值;循环系统影响小,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不影响血压;39、芬太尼及其衍生物不良反应①呼吸抑制:反复用药或大剂量用药后3~4小时出现迟发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应警惕;②心动过缓:雷米芬太尼较明显,可用阿托品对抗;③胸腹肌僵硬:可致影响通气,肌松剂或阿片受体拮抗药可缓解;④遗忘呼吸:原因不明,临床上应警惕。40、芬太尼的二次峰值发生在什麽时间?答:芬太尼注药后20~90min血药浓度可出现第二次较低的峰值,与药物从周边室转移到血浆中有关,除脂肪和肌肉组织外,胃壁内含量约为脑内的2倍,胃壁释放出的芬太尼到肠道碱性环境中被再次吸收而进入循环。41、丙泊酚的药理特点?答:快速、短效静脉全麻药,水乳剂,PH6~8.5,能用5%GS或0.9%NS稀释后使用;苏醒快而完全,没有兴奋现象,麻醉后能较早进食,故门诊小手术首选异丙酚;镇痛作用不明显,无明显蓄积,无毒性症状;具有较强的循环抑制作用,通过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和扩张外周血管双重作用使血压明显下降;抑制呼吸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呼吸暂停,一般不用处理即恢复正常呼吸;降低颅内压,降低脑血流和脑代谢率,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能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或拮抗其氧化效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素的产生。42、药物的分子量低于多少才容易通过胎盘?答:600。43、哪一种脏器对药物排泄最重要?答:肾44、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维持剂量是多少?答:0.05~0.5µg/kg/min45、瑞芬太尼是一种什麽药?答:为芬太尼家族中的最新成员,纯粹µ受体激动,是一种强力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消除半衰期9.5min、持续输注半衰期(t1/2cs)3.7min适合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在体内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是其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积的原因。46、为什麽氯胺酮麻醉又称为“分离麻醉”?答:氯胺酮选择作用于大脑联络系统使非特异性中脑和丘脑核(丘脑新皮质系统)通路功能紊乱产生镇痛作用,同时激活边缘系统使两者功能分离导致苏醒期病人情绪过度活动。此作用特点为分离麻醉。47、氯胺酮麻醉体征?答:注药后全身首先出现麻木感、失重感,然后出现倦怠和表情淡漠,肌张力增强;麻醉状态神志完全消失但角膜反射和瞬眼反射活跃。诱导期眼闭合,入睡后睁开,眼球呈水平或垂直方向震颤,继而固定,呈凝视状。麻醉减浅时病人咀嚼、闭眼、面部有痛苦表情。表情淡漠、意识消失、眼睛睁开、深度镇痛和肌张力增强的麻醉现象是氯胺酮麻醉的特征。第八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48、低血钾可延长和强化那类肌松药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