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之传统手工艺第九讲主讲教师:陈建军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源流与传承现状(七)铜器制作技艺源流传承现状源流我国冶铜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目前被认定为最早的铜器有: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林家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刀,用比较原始的单范铸造,无纹饰;山西襄汾龙山文化陶寺遗址出土一件红铜铃,也无纹饰,以合范制造。我国铜器制作技艺的发端,是自新石器时代初开始的制陶技术发展的结果,陶窑燃烧技术的改进和对陶土性能的认识,为铜的冶炼和铸造奠定了基础。据上古文献记载,夏代已能铸造青铜器,再据考古发现,如河南登封、山西夏县等处出土的铜容器残片和铜镞,说明夏代已进入青铜时代。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镞、凿、铃等小件工具,尤其是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和青铜爵,表明当时青铜工艺已具一定水平。商代中期,青铜铸造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1974年郑州张寨出土的两件方鼎,一只重62.25公斤,一只重84.25公斤,已属于大型铜铸件,经检测含铜80.4%、铅17%、锡3.6%,熔铜设备是内外涂抹草拌泥的大口陶尊和陶缸。商代晚期的铸铜技术已臻于鼎盛。于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的商晚期司母戊鼎,重达87.5公斤,经检测含铜84.77%,锡11.64%,铅2.79%,说明当时已可以提炼纯铜。另外,司母戊鼎作为目前发现的上古时期最重的青铜铸件,投入铜料在千斤以上,说明商代铜器铸造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商代已出现分铸法,在铸造形制较为复杂和较大的青铜器时才使用,先通过分铸将不易处理的部分用小范铸出,再将这些小部分连在主体陶范上与主体器胎相接,最后浇铸修正成型。西周青铜铸造规模依然庞大,但除其中后期在形制、风格上有较明显改变外,以及分铸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之外,在铸造技术上并没有显著的进展。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还是以陶范为主,也延用了夏商时用石范铸造青铜器小件和简单器物的方法,但石范铸造的数量极少。青铜铸造分铸法示意图春秋时期,特别是春秋中叶以后,青铜冶铸技术出现了重大进步。据《周礼·考工记》记载,此时期的“攻金之工”有六种,分工明确,对熔铸铜器时的火色变化和“六齐”合金配比都有具体规定。春秋时期的青铜铸造,已从原先较为单一的范铸,发展为综合运用浑铸、铸接、失蜡法、铸焊(锡焊、铜焊),红铜镶嵌、错金银等多种新工艺。就先铸附件后铸器身的分铸工艺而言,不但器身和附件分别做模,而且器身也按着形制的弧度做出多种模型,因此此时期的青铜器的器型变得更加精致。这种方法不仅使器件的结合较为牢固,还有利于分工合作,提高生产效率。战国时又出现了印模、叠铸等批量生产技术,青铜合金比例更趋于科学和稳定,所铸器物壁薄而轻巧,更为实用。春秋青铜蟠虺纹盆战国末年至秦汉这一阶段,通常认为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晚期或衰退期,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应该是日用铜器发展的繁荣期,也就是说,是由青铜礼器铸造向日用铜器的转变期。汉代的铜器铸造业规模却依然很大,礼器的比重大减,生活用品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兵器则因被铁器取代而不断减少。所以,汉代铜器工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实用功能、日用性能的设计与开发上,如《长信宫灯》。汉代传统青铜器的铸造,已摆脱了商周时期那种庄严、厚重的风格,在形制上具有日用的特点。汉代新创的铜器品种,著名如铜灯和铜熏炉等,普通如铜熨斗、铜书刀等,甚至如度量衡器的铜尺、铜量和铜权,都具有明显的实用性。总体而言,汉代铜器显得比较轻巧,以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除了少数弦纹和铺首以外,各种容器多是素面的。在装饰上,鎏金、鎏银以及用金银、宝石之类的镶嵌工艺相当发达,错金银工艺在东汉中晚期消失。到东汉末年,由于陶瓷工艺的发展,陶瓷器逐渐取代铜器等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西汉错金铜博山炉西汉错金铜博山炉三国两晋时期的日用铜器已进一步被陶瓷器、铁器代替。铜器种类仍以日用的器皿为主,器表较为粗糙,素面为主,仅少部分有简单的弦纹,铜洗中饰有鱼纹。但也有少数制品有鎏金,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此时期的夔金蟠龙镇,以错金云纹饰龙身。南北朝这时的青铜冶铸业已衰落,铜制生活用品较少见,从目前出土的此时期的铜器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某些民族的特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铸造业较为发达,南方主要流行神兽镜和画像镜,而北方则多见连弧纹镜、夔凤镜和龙戏珠铜镜。这一时期铜镜工艺,尤其是高浮雕技艺,为铜镜铸造在隋唐时期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自隋唐始,青铜铸造工艺基本走向了末路。唐代铜器的制作原料,以红铜为主,质地泛红偏黄的铜器逐渐盛行。红铜也称紫铜,杂质少接近纯铜,韧性、延展性好,有利于精工细作。因此此时期流行精制而小巧的铜器,除香熏炉外,大件铜器主要为宗庙和寺庙的祭祀器。在装饰上,唐代的铜器多用溜金工艺,是当时社会风尚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青铜工艺在此时期已受到冷落,但是铜镜铸造业却非常繁荣。铜镜铸造是隋唐时期重要的手工业之一,由于官方的重视得到高度的发展,工艺水平高超,特别是继承前朝的高浮雕技艺,达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唐镜普遍厚重,金属配比更加科学,锡、铅成分的增加,据检测铜约占70%,锡、铅约占30%,多呈银白色。其在造型上创造出各种花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纹饰上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外,还出现了表现现实生活的打马球等场景,以及源自西方的海兽葡萄纹。唐打马球纹镜宋代铜器铸造业,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铜的产量有很大提高。据相关文献记载,采铜业规模相当大,有的矿区采矿者常以万计。宋代冶铜技术有较大进步,尤其是胆铜和白铜生产工艺在此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自宋代始,在铸造货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上,常常是用黄铜代替青铜。黄铜是纯铜与锌的合金,韧性、延展性差,硬度高。在各地宋墓或窖藏内所发现的种类繁多的铜制品,以日用器皿居多,造型简练,素面为主,或饰有弦纹、几何纹、动物纹,不过多雕饰,尤其文房用品风格内敛。宋代铜镜大多偏于轻薄,合金比发生了变化,铜占67~70%,含锡量减少占13%左右,铅占8%,含锌量增加占8%,所以多泛黄色。宋初铜镜继承唐代遗风,但纹饰线条较粗;北宋元祐后的铜镜的形制和纹饰都发生了变化,具有了宋代特点,如将唐镜八分法形制改为六分法形制,出现了六弧葵花镜和六瓣菱花镜,以及将大钮改为小钮等。南宋铜镜有所创新,出现了带柄镜、长方形镜、心形镜、鼎形镜、钟形镜、壶形镜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宋代崇古、好古、复古之风盛行,宫廷大量仿造商周时期的铜器,从造形到纹饰,甚至细节如器物底部垫片,都予以复制,如宋徽宗时所铸的大晟编钟,就是对春秋时宋公成钟的仿制。自此,铜器仿古之风渐盛。彭州市窖藏出土宋铜甗元代铜器仍主要以实用器皿为主,留存至今最多的实物是铜权。从外表看,元代铜器的铸造一般都较为粗糙,呈现出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风格。()此时期铜镜式样较少,除流行的圆形和圆形带柄镜外,早期常见的还有菱花形和葵花形镜,仍保留着宋镜六分法形制,纹饰多粗略简陋,有缠枝牡丹纹镜、神仙镜、人物故事镜、龙纹镜、铭文镜,素镜等。但元镜也偶有精制者,所以说其是“粗者甚粗,精者颇精”。明代铜器铸造又有空前的发展,工艺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在铸造上,有“八炼”、“十二炼”之说,所用工艺有常见的泥范法,也有工艺极难的失蜡法。现藏于北京西郊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内的明代永乐大钟,就是以失蜡法铸造。宣德年间宫廷所造铜器,多用郑和下西洋带回的“风磨铜”为原料,经十二炼后铸成。特别是宫廷铸造的宣德炉,使用风磨铜加以金、银等贵金属冶铸而成,色泽精美,造型完美,为铜器的顶峰之作。明代铜器种类较多,除有罕见的大型制品外,小件的日常用具如墨盒、镊子、钩、手炉等常见。在制作工艺上有洒金、嵌金、银丝等多种技法,出现了一批名匠,如胡文明、张鸣歧等。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仿古铜器制作兴盛。据《宣德彝器录》记载,宣德三年敕谕工部侍郎吴邦佐、吕震等人,仿造宋人《考古图》、《博古图》所记商周青铜器,亦令仿造内府所藏四种款式典雅的铸铜器,达3300余件。明铜戟耳宣德炉清代铜器制作工艺,在明代的基础上又有进步。失蜡法铸造工艺得到充分发展,铜质选料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形成了造型丰富、形制规范、端庄典雅的形态特征,而且器表皮色变化多端,有铜绿色、茶叶末色、翡翠绿等数十种之多。装饰工艺多种多样,有錾刻、镂空、烧古、鎏金银、嵌金银丝、洒金等,尤以金银错和镶嵌工艺最为发达而应用广泛,纹饰构思巧妙、制作精美,具有精致富丽的特点。清代铜器以实用器和陈设器为多,也有部分礼器。清代宫廷设立的铜器造办处,延续宋代以来的仿古之风,大量制造各种仿古铜器,以乾隆朝最盛,其造型具有商周青铜器的风格,而装饰上则有所不同,采用了龙纹、卷云纹、浪花纹、花卉纹、变形兽面纹、变形夔纹、回纹等。另外,此时期一些少数民族的铜器制作也有突出表现,如藏族铜器铸造精致,外表常有镀金。清双孩童拥抱铜纸镇明清时期还有一种特别值得注意的制铜技艺,“铜胎掐丝珐琅”工艺。此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也有人认为源于唐代),由于在明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多用蓝色,故在清代称为“景泰蓝”。景泰蓝是多种手工艺结合的产物,是以铜器和瓷器工艺为基础,溶入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明景泰和成化时期是泰蓝制作的高峰,从明弘治朝起逐步衰落。明代景泰蓝胎多为较厚重的紫铜胎,器形较多,珐琅釉均为天然矿料,色彩深沉,红如宝石红,绿像松石绿,大多有砂眼,掐丝工艺较粗,镀金较厚。清代是景泰蓝工艺发展的又一高峰期,尤其在乾隆年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清代景泰蓝器物类型更多,应用范围扩大,工艺有明显提高,而且有所创新,发明了不用掐丝的画珐琅工艺。此时期的景泰蓝胎体较薄,掐丝更细密均匀,彩釉更鲜艳润泽,色彩更加丰富,并且无砂眼,虽镀金较薄,但金色更灿烂。明景泰年景泰蓝香炉清末时,景泰蓝在在国际市场渐负盛名。所以,民国时期的景泰蓝行业,虽然总体水平不及清代,但由于外销的需求,呈现出起落不定的状态。民国时期民间作坊生产的景泰蓝,一般做工较粗糙,胎体薄,色彩浓艳飘浮。但老天利、德兴成、静远堂和志远堂等作坊制作的质量较好,多为仿古铜器和仿乾隆朝的精品,陈设品为主,主要用于出口外销。解放初期,景泰蓝行业得到迅速发展,从业人员由建国初期的60多人增加到5000多人,品种规格达1000多种。1960年代后,景泰蓝工艺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京北派”和“京南派”:“京北派”的制作具有传统特色,“京南派”具有“紧跟时代,贴近生活”的新时代特征。此时期景泰蓝工艺主要包括景泰蓝和花丝景泰蓝这两大类别。其中景泰蓝产品又分为金地景泰蓝和蓝地景泰蓝两类;花丝景泰蓝又分为金地花丝、银地花丝和蓝地花丝景泰蓝三种,还包括金地泡丝、银地泡丝景泰蓝等。现在景泰蓝工艺仍在在不断拓展出很多新品种、新花色、新工艺,出现了脱胎景泰蓝、银胎景泰蓝,画珐琅与掐丝珐琅相结合的景泰蓝、机制景泰蓝、仿日本七宝烧的银晶蓝,以及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景泰蓝。传承现状目前,被列入我国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铜器制作技艺有5项,分别是:北京市崇文区的景泰蓝制作技艺;云南省曲靖市的斑铜制作技艺;浙江省杭州市的铜雕技艺;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四川省白玉县的藏族锻铜技艺;山西长子县的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这里作部分介绍。①云南省曲靖市的斑铜制作技艺斑铜是云南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分为生斑和熟斑两类。生斑制作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使用天然铜锻制而成,数量稀有;熟斑是生斑的一种代替品,距今有100年左右的历史,造型丰富且数量较多。云南斑铜吸取了云南、中原两地青铜文化的艺术成就,作品金光交错、润洁斑斓。生斑产品因受原材料的限制,自1940年代以来几乎已经缺失了。而熟斑虽不及生斑花色晶丽,但由于其加工容易且器具种类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不但畅销国内,同时也走出了国门,成了云南著名的旅游产品。斑铜制作工艺较为严格,无论是生斑或是熟斑,在显斑环节最为关键。一、生斑的制作以锻打为主,1.选料并清除天然铜矿中的杂质。2.将铜料反复锻打成团状,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