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下面是它主要部件的拆分图。右图是一台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外形图。绕线型异步电动机鼠笼型异步电动机鼠笼式电动机与绕线式电动机的的比较:鼠笼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工作可靠;不能人为改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绕线式:结构复杂、价格较贵、维护工作量;转子外加电阻可人为改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异步电动机的外部接线三相笼式异步电动机的部件图转动原理:NS(1)电磁转矩的产生▲用右手定则判断转子绕组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转子绕组受到的电磁力的方向电磁力→电磁转矩TT与n0同方向。工作原理示意图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电动机转速n和旋转磁场同步转速n0的关系电机转子转动方向与磁场旋转的方向一致,但异步电动机0nn无转距转子与旋转磁场间没有相对运动无转子电动势(转子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无转子电流提示:如果0nn(3)转差(率)S的概念:%10000nnns异步电动机运行中:%9~1s转差: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和电动机转速之差。转差率:转差与n0的比值。即:电动机起动瞬间:1,0sn(转差率最大)00nnns或1.旋转磁场旋转磁场由三相电流通过三相对称绕组产生。对称:三相对称负载空间对称分布(1)旋转磁场的产生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V2V1W2U2U1W1转子定子定子绕组(三相)机座转子:在旋转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或电流。三相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U1V2W1V1W2异步电动机中,旋转磁场代替了旋转磁极UiViWimIt0n(•)电流出()电流入U2U1V1W1sinsin120sin240mmmiItiItiIt180tU2V1W20nU1V2W160tU1U2V2W1V1W2SN0n60A120tU2V2W1V1W20nUiViWitmI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电流就形成旋转磁场二极旋转磁场▲极对数(p)的概念:(2)旋转磁场的转速旋转磁场转速n0—同步转速如何改变旋转磁场的转速?以Y型接法为例,当每相绕组只有一个线圈时,按右图放入定子槽内,合成的旋转磁场只有一对磁极,则极对数为1。即p=1U1U2V1V2W2W1U1U2V1V2W1W2i3i1i2以Y型接法为例,将每相绕组都改用两个线圈串联组成。按下图放入定子槽内。形成的磁场则是两对磁极。即p=2U1U2U3U4V1V4V2V3W4W1W2W3i2W2V4U1V1W1U2V2W3U3U4V3W4i1i3三相绕组四极旋转磁场电流变化一周→旋转磁场转一圈电流每秒钟变化50周→旋转磁场转50圈→旋转磁场转3000圈电流每分钟变化(50×60)周p=1时:电流变化一周→旋转磁场转半圈电流每秒钟变化50周→旋转磁场转25圈→旋转磁场转1500圈电流每分钟变化(25×60)周p=2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600pfnmin)r/(p123456n0/(r/min)300015001000750600500f=50Hz时,不同极对数时的同步转速如下:同步转速p为任意值时:旋转方向:取决于三相电流的相序。(3)旋转磁场的转向U1U2V1V2W2W1i1i2L1L2L3U1U2V1V2W1W2i3i1i2ImOti3U1U2V1V2W2W1L1L2L3U1U2V1V2W1W2i2i1i3任意对调两根电源进线,磁场反转。i1i2ImOti3旋转方向:取决于三相电流的相序0n0n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换接其中两相UiViWimItUiWiVimIt方法:和电源相接的任意两相互换,就可实现反转正转反转ABCM3~电源ABCM3~电源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三相异步电动机型号Y132S-6功率3kW频率50Hz电压380V电流7.2A联结Y转速960r/min功率因数0.76绝缘等级B1.型号Y132S-6Y系列异步机机座中心高度机座长度代号2p=6→n0=1000r/min2.额定功率PNPN=3kW→转子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3.额定电压UNUN=380V→定子三相绕组应施加的线电压磁极数4.额定电流ININ=7.2A三相异步电动机型号Y132S-6功率3kW频率50Hz电压380V电流7.2A联结Y转速960r/min功率因数0.76绝缘等级B→定子三相绕组的额定线电流6.额定转速nN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下运行时的转子转速。5.联结方式通常三相异步电动机3kW以下者,联结成星形,4kW以上者,联结成三角形。三相异步电动机型号Y132S-6功率3kW频率50Hz电压380V电流7.2A联结Y转速960r/min功率因数0.76绝缘等级B8.绝缘等级指电机绝缘材料能够承受的极限温度等级,分为A、E、B、F、H五级,A级最低(105ºC),H级最高(180ºC)。7.额定功率因数cosN额定负载时一般为0.7-0.9,空载时功率因数很低约为0.2-0.3。额定负载时,功率因数最大。实用中应选择合适容量的电机,防止“大马”拉“小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