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五下科学1、食物到哪里去了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课以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等认识食物在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能较有条理地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3、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食物的消化过程。难点:会设计唾液消化淀粉的对比实验。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1、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温度计、烧杯等。2、搜集有关人体消化系统方面的资料及家人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暗箱学生交流自己一日三餐的情况。我们每天都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都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食物在人体里是怎样旅行的。(板书课题)二、依据事实猜测暗箱食物在身体里是怎样变化的呢?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我们先来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及搜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交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提示:可参考课本第二页左下角的图,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小组合作进行整合。(师适当的评价指导。)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最准确)师:很好,同学们说得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师出示人体消化器官图,规范学生的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引出问题:肝、胰是不是消化器官?(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我们知道了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路线了,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食物是不是还是原样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食物在人体里经过了哪些变化呢?(亲身体验:)请同学们将自身带来的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嚼,体验味道有什么变化?(有甜味)猜想假设:为什么会有甜味。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可能是唾液消化了食物)三、模拟验证揭示暗箱(1)制定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方案一:1、分别向两只试管倒入少量淀粉液,在1号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2、把两只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3、过一会儿,分别向两只试管中滴入二至三滴的碘酒,观察现象。(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出示温馨提示:1、要注意加入等量的淀粉液。2、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填好记录表。(2)实施探究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学生汇报实验成果,师投影实验记录单。小结:加入唾液的淀粉发生了变化,生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4)揭示暗箱播放课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视频。(没条件的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三页资料卡)。结合课本食物消化卡通图,让学生说说食物的消化过程。小结:食物在口腔中得到初步消化,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在胃内由胃液分解;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3四、总结应用升华暗箱我们平时应如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学生参考课本第四页图片分组讨论交流)小结: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饭后不做剧烈运动。板书设计:1、食物到哪里去了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五下科学2、我们的呼吸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课是在“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这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猜想、实验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并通过查阅资料、测量肺活量等实践活动,了解呼吸系统保健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作用。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使学生知道呼吸卫生的基本要求。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呼吸器官的形态)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说明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的实验)。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方法。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是否相同。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1、石灰水、水槽、水、集气瓶、橡胶管、玻璃片、火柴、棉布、大烧杯。2、搜集有关呼吸器官的图片、视频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暗箱游戏体验:学生做“吸气憋气”的游戏。学生交流人不呼吸有什么感受。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关于呼吸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学生交流。(板书课题:我们的呼吸)二、依据事实猜测暗箱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学生汇报。刚才我们认识了我们的呼吸器官,气体是怎样经过这些呼吸器官进入我们的身体,又怎样被呼出体外的呢?呼吸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课件演示呼吸过程或师讲解该过程)猜想: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三、模拟验证揭示暗箱1、制定方案介绍实验仪器,小组同学商量一下,怎样用这些材料来制定实验的方案。学生交流、汇报实验方案。在这里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师做示范实验(请一名同学帮忙)边做边讲解。老师这儿有点小提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温馨提示)2、实施探究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气体收集好了,如何来检验呢?(1)大家请看,这是一根火柴棒,(演示火柴在空气中燃烧)现在我把它点燃。通过以往科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火柴能在空气中燃烧,是由于空气中存在着支持燃烧的氧气,而其它气体不支持燃烧。现在火柴能在空气中燃烧,就已经说明空气中是有氧气的。(2)我们刚才猜想,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不支持燃烧的。如何来验证这瓶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呢?将点燃的火柴放入我们呼出5的气体中去试试,行吗?师生共同提出实验注意事项。(3)学生分组合作,填写实验报告单,汇报实验结果。为什么点燃的火柴放入我们吸入的气体中会继续燃烧,而放入呼出的气体会很快熄灭呢?学生汇报,师小结。5、那这种能让火柴熄灭的气体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呢?是不是像我们认为的就是二氧化碳呢?想继续来研究吗?想研究,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请每个组的小组长来领取材料。(1)师说明实验步骤。(2)学生操作。(3)汇报实验现象,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实验单)我们呼出的气体能使杯内的水变浑浊。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讨论、汇报。其实杯子里老师装的不是普通的水,而是澄清的石灰水,而二氧化碳有这样一个特性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多媒体出示)。这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什么气体?4、揭示暗箱总结:通过上面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吸入的气体中含有氧气,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就是呼吸。(大屏幕出示)四、总结运用升华暗箱1、我们已经知道呼吸器官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学生汇报。师展示收集的图片。(出示正常人的肺和吸烟者的肺)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汇报吸烟的危害。板书设计:2、我们的呼吸呼吸器官:吸入:空气—氧气呼出:二氧化碳6五下科学3、心脏和血管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心脏和血管》是继《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之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和血管,测量心跳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心脏和血管的作用。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可能因素。了解心血管病的基本预防和保健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学生通过测量心跳和脉搏,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2、技能目标:能提出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教学重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血液循环的功能。资料引用:精品教案及教参教具学具的准备:1、心脏模型图、长胶管、钟表、漏斗等。2、多媒体血液循环器官课件或挂图、投影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生谈话:当我们在运动场上奔跑、做剧烈运动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师: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的心脏和血管(板书:心脏和血管)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或心跳次数)(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脉搏的次数。①学生测量。(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②学生汇报结果:每分钟大约65次、70次、75次……③小结: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是一样的,每分钟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钟心跳的次数。7汇报测量结果。(将三次结果填入第八页表)观察该表,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多,这是为什么呢?(阅读资料卡)活动二、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1)、认识心脏。分组观察心脏模型。(提出观察要求:i)外形像什么?ii)有多大?iii)分为几个腔?)师生小结:心脏外形像桃子,有自己的拳头大小,心脏具有强有力的肌肉。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2)、了解心脏跳动的原因。①多媒体课件展示心脏的跳动,看看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与心跳有什么关系。(没有课件的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本第九页的资料卡再师生总结)②学生仔细观察。③师生小结: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就是我们感到的心跳一次。(3)、认识血管。①谈话:刚才我们说有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那么血管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血管。人的血液是通过血管在体内循环流动的。我们手臂上的一根根“青筋”就是血管。人的全身布满了血管。你能找到自己身上的血管吗?②学生活动:在自己身上寻找血管。③观察人体血管多媒体课件。(借助形象的描述,使学生对人体血管有初步了解,同时渗透血液循环的知识)④提问:人的血管有几种呢?⑤师生小结:人的血管有三种。(解释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及其作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3、指导学生认识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的意义。①阅读课本第九页第三段。②师生小结: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经过小肠时携带上养料,经过肺时携带上氧气,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收集的二氧化碳和各种废物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器官就得不到氧气和养料,它们产生的废物也就不会被运走,人的生命就结束了。三、自由活动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呢?活动一:81、师出示资料:据统计,2004年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1700万人,相当于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冠心病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这一数字也在呈上升趋势。中国每年死于各种冠心病的人数估计超过100万。相关研究显示:1998年至2008年间,中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同期将增加26.1%,女性将增加19.0%。2、学生讨论怎样预防这类疾病,保护心脏和血管。3、师生小结:要保护好心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千万不能吸烟饮酒。活动二、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1、师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2、学生分组制作,师巡视指导。3、同学们快用你们的成果来测量一下自己的心跳吧!四、拓展活动办一期保护心脏、血管的手抄报(或让学生课下调查亲朋好友有患心血管病的吗?有什么后果?)板书设计:3、心脏和血管心脏:梨形,分四个腔血管: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五下科学4、脑与神经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脑与神经》是在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之后,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本课通过尺子击打人体的游戏,让学生了解脑与神经在人体反应中的作用。认识保护脑与神经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三部分组成以及脑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