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试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中图版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三1.(模式图)下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①A、B、C、D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②化学递质可以存在于C中③A中脂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④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③④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C.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④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D.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3.血浆中的各类蛋白质分子统称为血浆蛋白,下列关于血浆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的能维持血浆渗透压B.有的能催化肽聚糖的水解C.有的可以参与免疫D.有的可以引起肌肉细胞收缩4.(联系实际综合分析)(2014·北京,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5.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是()A.若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C.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②来维持体温恒定D.若A表示炎热环境,人体可通过①⑦使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收缩6.(示意图)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白细胞介素-2C.④是辅助性T细胞,⑧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7.(示意图与坐标曲线)(2014·杭州模拟)下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④增殖分化有关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②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D.图甲中细胞②和细胞⑦可以识别抗原8.对小麦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箭头表示单侧光)()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9.(示意图类)下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幼苗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A.幼苗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B.苗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引起幼苗向光弯曲C.幼苗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有无尖端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10.(新情景曲线)下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合成B.b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大C.a点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由b、c点对应的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转运到a点所致D.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11.(示意图与曲线图)有人将植物幼嫩茎段纵切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茎段的半边茎向内侧弯曲生长如图甲,弯曲角度α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若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为α1,将该生长素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测得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为α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作用使半边茎外侧细胞分裂速度比内侧细胞分裂速度更慢B.半边茎的弯曲方向说明茎内外两侧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C.图乙中弯曲角度α1对应两个生长素浓度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若弯曲角度α1大于α2,则稀释前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应该为10μmol·L-112.如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该图不能说明()A.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B.植物体内赤霉素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细胞生长的C.植物体内赤霉素含量的改变会影响生长素含量的变化D.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并存,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13.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据图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B.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bC.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D.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递是由于结构⑥的存在,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4.(2014·上海,17)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15.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钠离子内流B.轴突膜处于④和⑤状态时钾离子外流C.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a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16.(表格信息类)细胞的信息传递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率地发送与接受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机制。下表列出的是部分细胞信息传递的类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类型产生信号分子的细胞或器官信号分子信号分子传递的途径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所在细胞细胞反应甲垂体激素a血液甲状腺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乙性腺激素b血液多种细胞调节基因的转录丙神经细胞①突触唾液腺细胞细胞分泌活动增强A.激素a只能作用于甲状腺,这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特定的受体有关B.激素b属于脂溶性激素,能够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C.若某种神经毒素能够阻止①的分解,唾液的分泌将停止D.上述三种信息传递都离不开内环境17.请根据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表示甲、乙间为捕食关系,其中乙是被捕食者B.在图中E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D.在图中B点时,乙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是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类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19.如图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A.a和b的数量保持指数增长B.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D.b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20.(流程图)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N2/N1)×100%的值一般为10%左右B.若N6全部来自于N4,则蜣螂未获得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C.当某种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此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散失的热能重新用于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1.(2014·山东,25节选)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元到达反射中枢,经反射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元末梢释放________,引起皮肤血管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反射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________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22.(综合分析应用)树突状细胞(DC细胞)是具有强大专职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能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启动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DC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2)DC细胞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将抗原摄入,其表面产生糖蛋白并特异性地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_结合,产生S1、S2信号分子,最终激发T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系列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3)辅助性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________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________免疫。(4)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6)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研究思路是:建构HIV可识别的带有CD4受体的人体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及侧芽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为去掉顶芽前后,侧芽部位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分析。(1)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可通过控制甲、乙激素的含量来控制组织分化的方向。若培养基中甲含量/乙含量较大,则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________。细胞的分化从根本上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2)研究表明,在1.0mg/L的甲激素溶液中加入1~5mg/L的乙激素能有效促进侧芽萌动。为进一步了解乙激素的最适用量(要求精确到1mg/L),请完成下列实验思路:①在1L浓度为1.0mg/L的甲激素溶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乙激素;②用所得混合液分别处理具有相同侧芽数量的枝条的________________部位;③一段时间后,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实验中,应确保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均适宜。24.图1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图2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不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中除了光能,属于非生物成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呼吸消耗以及________外,还有部分能量被________所利用。(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丙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中,种内斗争最剧烈的是________点。(4)农业上常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产生的____________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寒假练习——必修三1、答案D解析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