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第1页针灸理论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为“正经”。1.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脏腑、阴阳来命名的。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与六脏相配属的六条阴经(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具体表述如下:按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分别分成前、中、后三条区线。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针灸学第2页十二经脉“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在体内与脏腑有明确的属络关系。其中阴经属脏络腑主里,阳经属腑络脏主表。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十二经脉之间存在着表里配对关系。如《素问·血气形志》所载:“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有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时可相互为用。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联络经脉名称联络的脏腑联络的器官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肺系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入下齿中,夹口,夹鼻孔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起于鼻,入上齿,夹口环唇,上耳前,循喉咙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流注中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肺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抵胃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循喉咙,夹舌本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后,出耳前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夹胃,注肺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6.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7.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针灸学第3页二、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的概念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经脉。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总督六阳经。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带脉起于胁下,绕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相会。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3.奇经八脉的功能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帅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如:督脉督领诸阳经,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为“阳脉之海”。任脉妊养诸阴经,总调全身阴气和精血,为“阴脉之海”。冲脉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有“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之称。带脉约束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经脉。阳维脉主一身之表,阴维脉主一身之里,阴阳维脉具有维系一身阴经和阳经的作用。阴阳跷脉主肢体两侧的阴阳,调节下肢运动与寤寐。同时,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其他各经相互交会沟通,也加强了十二经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督脉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处,任脉关元、中极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冲脉加强了足阳明与足少阴经之间的联系,带脉联系着纵行于躯干的各条经脉等。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当十二经脉和脏腑之气旺盛时,奇经加以储蓄;当十二经脉生理功能需要时,奇经又能渗灌和供应。4.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功能简表奇经八脉循行分布概况功能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冲脉与足少阴经并行,环绕口齿,与任、督、足阳明经有联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脉之海”、“血针灸学第4页系海”带脉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小腿内侧,并足太阴、足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项后合于督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跷脉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阳跷脉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三、十五络脉1.十五络脉的概念: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或十五别络。分别以其所别出处的腧穴命名。2.十五络脉的分布十二经络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阴经络脉走向阳经,阳经络脉走向阴经,阴阳经的络脉相互交通连接。任脉的别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脾的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3.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相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络脉理论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络脉病候和络脉沟通表里两经的特点,可以选用络穴治疗络脉的虚实病证和表里两经的病变;络脉理论还可用于诊察疾病,如通过诊察络脉颜色的变化,可测知脏腑经脉的相关病变;根据络脉理论,可通过针刺放血,治疗相应疾病,如用刺络拔罐法祛除络脉中的瘀积,达到通畅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四、十二经别1.十二经别的概念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由于经别均由十二经脉分出,故其名称也依十二经脉而定,即有手三阴、手三阳经别和足三阴、足三阳经别。2.十二经别的分布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入、出、合”来进行概括。十二经别的循行,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3.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①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体现在: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作用,十二经别通过“六合”作用使十二经脉表里两经之间增强了联系。②加强经脉与脏腑联系的作用,经别进入体腔以后,大多数都循行于该经脉所属脏腑,特别是阳经经别全部联系到其本经有关的脏和腑。③加强十二经别与头部的联系的作用,不仅阳经经别到达头部,阴经经别也合于头面。从而突出了头面部针灸学第5页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为手足三阴经中部分穴位能够治疗头面和五官疾病以及近代发展起来的头针、面针、耳针等奠定了理论基础。④经别还弥补了十二经脉分布的不足,并加强了各经与心的联系。如足阳明胃经循行未联系到心,手少阴心经循行也未到胃,但足阳明经别的循行上通与心,沟通了心与胃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和胃气以安心神的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能够治疗肛肠疾患,也是因为其经别“别入于肛”。五、十二经筋1.十二经筋的概念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2.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与其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其特点是:①均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②行于体表,不入内脏。③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三阳经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三阴经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足厥阴肝经除结于阴器外,还能总络诸筋;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④经筋还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3.十二经筋的作用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六、十二皮部1.十二皮部的概念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2.十二皮部的分布十二皮部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位为依据而划分的。3.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是络脉之气(卫气)散布之处,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病候、协助诊断的作用。皮部理论临床应用广泛。通过诊察皮部色泽、形态的变化,皮肤温度、感觉的异常等,可协助诊断;皮部也是针灸临床上重要的治疗部位,如各种灸法、拔罐、皮肤针、挑刺、刮痧法、敷贴等,都与皮部理论关系十分密切。第二单元腧穴的分类一、十四经穴十四经穴是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上的腧穴,有明确的主治病证,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关于经穴的数量,《内经》多处提到三百六十五穴之数,但实际载有穴名者约160穴;《针灸甲乙经》、《千金翼方》均载349穴;在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及《十四经发挥》中穴数有所增加,达354个;明代《针灸大成》载有359穴;至清代《针灸逢源》,经穴总数达361个。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增加督脉1穴印堂,经穴总数达362个。二、奇穴针灸学第6页奇穴是指既有固定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奇穴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