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理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二、何为教学设计?三、为何教学设计?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之理念五、教师教学设计做什么?六、如何制定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七、如何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方案?八、如何说课?一、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所有的努力是为了学生进步,教师的教学效能体现于学生进步;不是体现在教师有无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学生进步的表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何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而做的对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媒体)的功能、关系和运作方式的事先规划和安排。教学设计包括两个层次的工作:第一是统观全局,从“宏观”上考虑制定模块(或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第二是深入章节,从“微观”上考虑制定课时(或单元)教学计划方案(即教案)三、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2、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3、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培养临床专家型物理教师4、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基础与保证。5、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6、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7、可以积累资料,提供课题,为开展物理教学研究奠定基础。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之理念1、把教学过程设计成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过程2、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过程3、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主动思考发现知识的探究过程4、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五、教师教学设计做什么?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1、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编写教案。2、做到三备:备教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习题等)备学生(分析研究学生)备教法(处理教材,选择教法)抓住17个字:三的、三点、三实际、三基本、一灵活、纵横联系六、如何制定模块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模块教学工作计划前的准备工作1、学习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通读课程标准的字词语句,重要的是着重在领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内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体会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2、分析与钻研教材分析与钻研教材是对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教师钻研教材大致经过通读——精读两步。通读教材是基础。通读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体系与结构。也就是教材章节的安排顺序,各章节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的选择与阐述方式,以及物理学的方法等。精读是关键教师在精读教材中应反复推敲、深入考虑以下问题,以便做到透彻理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1)教材各章节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及其来龙去脉、推导过程,适用范围是否清楚?还有哪些不理解或疑难之处?(2)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准备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学习的障碍是什么?(3)教材对科学探究是如何安排和设计的?有没有不妥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4)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哪些演示实验,何时做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如何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等?(5)教材中的插图、图表的物理意义及作用以及教材中设置的每个栏目都应该考虑好。(6)如何处理例题、习题和实践性作业?(7)如何掌握前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相互对照,前呼后应?(8)教材中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和其他学科的内容等。(9)认真准备每一个实验;演算每一道习题;广泛阅读一些参考资料或其他一些教材;了解一些动态。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3、了解学生如果你是在高一或初二上课,上课前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一是学生的来源以及原来所在学校的师资及实验条件如何;二是学生的基础如何;三是了解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况如何?例如班级的学习风气、纪律情况,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与习惯,兴趣爱好、克服困难的意志以及家庭情况等;四是了解男女生的比例,以及个性差异等。了解学生可以通过摸底测验,问卷调查,个别谈心,与班主任、原任课教师交谈,必要的家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对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模块或学期总的教学目的要求;(2)安排教学进度(3)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安排(4)学生学习评价的安排(5)其他教学工作的安排。七、如何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方案?(教案)1、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整合课程资源,确定教学重点。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的要求.(1)每一项目的要求主要包括要求什么和要求的程度。(2)目的要求表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3)目的要求的表述要尽可能用一些容易评价的具体的行为动词。(4)目的要求要有层次。(5)目的要求要实事求是的提出。不同的教学设计,目标是不同的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例,在自由落体运动单元教学中,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学好《标准》,准确把握标准、教科书、其它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教科书中的内容是否都要教?(粤教版的“实践与拓展”“资料活页”等;人教版的“做一做”、“说一说”等栏目;)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课程标准》及其学生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整合我们的教科书资源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人教版教材广东版教材上科教教材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经历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和作用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教版教材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自由落体运动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具体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V-t关系S-t关系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广东版教材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从自由落体运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际应用一种特例上科教教材1.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特殊一般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1、本节课所讲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及形成或建立过程;2、在本节所涉及的内容中,属于关键性的知识、实验和技能;3、或者是作为掌握后续知识必须的基础知识;4、对掌握重点知识起重要作用的知识;5、对于培养能力和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有重要作用的知识。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的方法:一是要善于围绕重点知识提出问题;二是教学过程要围绕重点知识进行展开;三是要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四是要研究突破难点的方法。2、分析研究学生学习的障碍,确定教学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难以接受、难以理解,教师难以处理、难于讲授的知识。难点是相对的;教师本身因素引起的教学难点。如何确定教学的难点?(1)概念抽象而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2)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之间有矛盾。(3)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4)限于学生的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5)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6)概念相近、方法相似的知识。3、处理教材、选择教法处理教材是在对教材逻辑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总体教学过程最优化角度考虑,重新组合安排知识信息,把教材的文字系统转换成符合本校实际情况、适合于学生发挥最大主体作用、教师充分发挥其经验与特长的教学活动系统。具体处理教材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1、把教材设计的知识点重新组合。已知的;半知的;未知的。2、根据需要,可以变更、增补、删减一些内容。选择教法就是为了突出重点,克服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需要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如何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1、由于思维方法的障碍造成的难点→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而造成的难点→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3、由于相近、相似而容易混淆难点知识→重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分析,引起认知冲突,知识间的对比与鉴别。4、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尚不具备或接受能力较差而造成的难点→利用类比、比喻和举例。5、由于形成或推导过程较复杂的知识或涉及面广量多的知识造成的难点→分步逐步解决。4、教学过程设计新课的引入设计:《超重与失重》实验引入引起思维冲突提出问题新课教学4、教学过程设计新课的引入设计:平抛运动视频引入提出问题尝试回答、解释新课教学4、教学过程设计新课教学设计楞次定律实验器材介绍分组实验探究实验结论交流、总结得出规律教学活动流程课标要求: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4、教学过程设计新课教学设计超重与失重课题以问题串的形式进行展开什么是超重,什么是失重?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超重,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失重?为什么会出现超重和失重现象呢?教学活动流程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5、编写课时教学计划方案(教案)教学课题教学目的要求实验及教具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体例(教学课题)【执教教师】【教学时间】【授课对象】【教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的特点、教材处理等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学习本节教材的基础、能力、心理等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器材和用具】(简要说明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思路)【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的展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本内容要求充分展开,有特色和亮点——优秀的问题情景设计,实验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程序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如何说课?说课是指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针对每节课的具体特点,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直接说出其对某一部分教材(一般为一课时)的理解和处理(如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及教学安排等)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什么是说课说课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在讲完观摩课后,由主讲人先说课;一种是正式讲课之前或备课时的说课。2、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⑴说课与备课的区别其一,内容不尽相同备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说课则主要回答“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和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重在说理。其二,形式不同备课主要是个体的静态活动,而说课是由说课者与评说者共同参与的教师群体的动态活动。其三,作用不同备课主要是教师个人的钻研,其成果体现在教案中,是对课堂教学主观设计的蓝图,在未付诸课堂教授之前,仍属“纸上谈兵”,与课堂教学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而说课则通过说课者的口头表述,实际上已经把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是授课前的“实战演习”。2、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⑵说课与上课的区别其一,性质和对象不同。上课是具体的施教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其对象是学生;而说课是具体教学操作过程的理论阐述,是在教师同行之间开展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其对象是教师、教学专家和科研工作者。其二,目的不同。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