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叶晓明苏州新区一中139155438##【摘要】: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课后反思是英语学科教学中对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一节英语课的教学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分析英语教学过程中过于程式化的模式,过度依存于多媒体教学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伪”对话等几个方面的分析,从而创建一种真正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有效教学。【关键词】: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师生对话、沟通、课堂活动、有效教学一、教学设计“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在分析本单元在整个模块二中的作用地位后,笔者就阅读部分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做了一些调整,使得整个阅读任务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在整个教学准备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文中主人翁的一些非同寻常的经历,同时,学生应能掌握文中出现的一些相关地理知识,并在阅读训练过程中正确运用阅读微技能。2、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外国文化古迹产生浓郁的兴趣,了解考古探索工作者的艰巨性,初步形成分析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三)重点、难点1、阅读微技能之一:预测(predicting)。2、学生缺乏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不易形成科学的结论。3、文章结构的分析及内在的逻辑联系。(四)教学步骤(思路)为了更好地描述教学进程和教学设计的思路,在教学设计中每一步骤都根据可能会碰到的情况添加了教师活动或学生活动以及活动目标及说明。Step1:Lead-in(导入)教师活动:以电影“铁达尼克号”为切入点,介绍有关木乃伊神奇力量的传说,从而引出本课标题并呈现相关的新词汇。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集体或个别回答相关问题,欣赏“铁达尼克号”中的动画,理解标题中的相关词汇。活动目标及说明:以电影“铁达尼克号”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分析新的有关“铁达尼克号”沉没的原因,有效地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有效的引题,为全面理解课题和文章内容作了良好的铺垫。Step2:Reading(阅读)本步骤包含三个阅读微技能的训练,即Predicting、ScanningandSkimming.师生互动一:Predicting:阅读标题,学生预测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建立阅读信息间的联系。师生互动二:ScanningandSkimming教师要求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策略联系问题,快速阅读文章,得出文章大意。师生互动三:Detailedinformation教师引导学生去查找文章的具体细节,完成正误判断题、表格填空任务。师生互动四:structurereading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建立文章树型结构图,并就较深层次的问题展开讨论。活动目标及说明:不同的阅读速度可以帮助学生阅读不同难度和不同要求的文章,有助于学生建立阅读的信心,不同的题型,能力层次不一样,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课文录音,插播其间,也有效地克服了学生对本课较多陌生人名的畏惧感。Step3:Discussion(讨论)学生活动:学生就教师提供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报告讨论结果。活动目标及说明: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具体运用在这个环节,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展示他们的个性;开放式的答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二、教学反思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一)“戴着镣铐跳舞”教案的实施并不是贯彻计划,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班上学生的反应。但事实上预先设计好的电脑多媒体教学程序(教案),毕竟是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实施的灵活性非常重要。然课件的制作,是一个相当耗时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上课的现场就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出的更多的调整。因此,师生的活动只能就预定好的单向的机械的发生关系。上课时我的感觉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不敢有“非分”之想,生怕掉到因自己“不小心”而临时发挥创造出来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无法继续使用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劳动成果”。怎样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是今后课堂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应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单纯的课件展示课刻意地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把英语课变成单纯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放映员”,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不知何为重点,对于该记住的没有记住,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很多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例如:英语课堂上开始的“值日生汇报”、“主题讲话”、“分组交谈”或师生之间的的自由谈话,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好方式。如若一味追求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展示;把师生间特定情景中的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满堂电”有越俎代庖之嫌。英语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多媒体仅仅是教师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换而言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媒体处于被支配地位,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不能反客为主;我们为了教学而使用它,并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二)课堂教学中“假活跃”与“真沉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节课过分强调预设,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带有太多的封闭性,导向性太明显,干涉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尽管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上有目的的添加了一些动漫画,表面上学生为“笑”而笑了,实际上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明显带有程式化,缺乏教学过程中应有的生气。课堂上学生好像成了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失去了其主观能动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很少主动的提出问题。尤其是课文理解的深层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不要限制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从而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三)“虚伪”的师生对话“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对教学而言,沟通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和物”关系,而是“我和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这节课中,教师在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垄断了沟通,因此,这种所谓的沟通就只是变成了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基本没有源于学生的问题才提问的对话。是一种无实质性交往的“假”对话。在这种对话沟通中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者,形成平等的关系,而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学生失去了话语的主动权,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学生成了一只只被“填饱”的鸭子。真是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四)“真诚”的学生反馈“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以下是课后我跟学生沟通得到的最大收获。1、你能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激发我们的兴趣吗?2、你能否调节你的心态、情绪,以便我们处于一种最佳的放松状态下学习。3、请不要吝惜你的笑脸与鼓励。4、时间是你的,更是我们的。留点给我们考虑的时间吧!有时候你说得太快了。5、幻灯片的颜色搭配再强烈一些,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从这个角度说,教学不是唱独角戏,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从学生的需求着手,以学生的满意度为标准,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总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闭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