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钱骏摘要: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工作已圆满落下帷幕,中国再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在很多愤青开始抵制该奖项对国人不公平时。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出发,找出原因真正所在。科学本身就没有国界之说,诺贝尔奖的授予又怎么存在国别的歧视呢?问题在哪里?难道真的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的解释说的那样,“中国没有培养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的土壤吗”?Abstract:In2012theNobelprizeselectionjobhascometoasuccessfulconclusion,ChinaonceagainwiththeNobelPrizeinphysicsjustmissthepersonoropportunity,inmanyyoungcynicbeganaboycottoftheawardonunfair.Theauthorthinks,weshouldproceedfromtheirown,findoutthecauseofit.Scienceitselfisnoborders,Nobelawardhowexistingcountrydiscrimination?Whereistheproblem?Don'treallyliketheUnitedStates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Presidentexplainedthat,ChinahasnocultureofPhysicsNobellaureatesoil?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物理学科、前沿知识、物理学习方法一、尊重学科自身特点,培养科学学习方法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仔细观察是一个做科学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众所周知,物理学作为一门基于实验而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观察与实验的学习法自然而然会成为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方法。此外,逻辑思维的培养、数学物理方法的渗透也将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效果产生举足重轻的作用。(一)观察与实验1.中学生学习物理,尤其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仔细观察,对物理现象的直观观察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从自己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再到最后的主动查阅资料与询问老师而学到的知识永远优于教师的“手把手”教授。例如,在讲授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讲到参照物时,可以引领同学们联想:为什么坐在飞驰的汽车上时,会观察到路边的房屋、树木都向车尾而去,而感觉自己在车上的位置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呢?这样的实例很多,通过结合这样的实例来讲授物理学知识点,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产生更为形象的认识。2.教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学生在认真观察老师演示试验的基础上,还必须学会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并验证某些简易物理规律。例如,可以自行设计方案,测量上学所骑自行车车轮每转一圈前进的距离;利用身边的学习工作能不能设计简易实验测测自己的反应时间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二)逻辑思维中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常用到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有比较法(类比法)分析法、综合归纳法、演绎推理法、构建合理物理模型法等。比较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明确研究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其中比较是抽象、概括的前提。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领学生学会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对学生今后学习、研究更深层次物理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数学与物理方法物理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是解决和说明物理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有力理论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生产的需要,近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领域已不再是宏观、低速的,在进入微观、高速的粒子领域后。数学方法运用于一个全新的、难以直观感觉的、高度抽象的研究领域中显示出了它特有的作用。二、尊重知识本身客观的“折旧率”,穿插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与新的科学思想。因此,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这一举措的价值毋庸置疑。(一)中学物理教学穿插现代物理前沿知识必要性分析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生产突飞猛进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加竞争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主要是教育的竞争。在中学物理教学,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教育,是适应科技竞争的需要、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二)中学物理教学穿插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原则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渗透物理前沿知识的教育,应该遵循以培养兴趣为主的原则。进行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渗透,目的不在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加重课业负担,而是通过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整体结构。所以,渗透物理前沿知识的教育,应该遵循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原则。渗透现代物理知识,应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因此,笔者认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的渗透物理前沿知识时,应遵循学生认知特点的原则。(三)中学物理教学穿插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方法理教学中所渗透的现代物理前沿知识在内容上使学生容易接受,在教学方法上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师必须做到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感染力,优化教学效果。三、改善传统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人才”规模这么大,大师却如此罕见,这是为什么?中国为什么难以培养杰出的创新型人才?(温家宝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对温家宝说的话)。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中国缺的并不是物理人才,但为什么总是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呢?笔者认为,很多时候是缺少甚至是没有创新精神。(一)创新教育前提——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本身就是有目的的创造人的社会活动,换言之,人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我们过去的教育“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人)是没有充分地位的、甚至是没有地位的。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调动学生(人)的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释放人的创造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二)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的目标——培养创新素质,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应该担负起国家赋予我们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做到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要不忘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积极人生态度相结合。总之,创新教育的中心必须围绕创新素质。(三)创新教育环境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民主、自由、平等气氛”,让学生“自由的呼吸”,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四)创新教育内容既要注重基础教育知识教育,又要追随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强调让学生掌握新科学知识和边缘科学知识。教师在备课时要能够精心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情境、问题作为伏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创新教育手段、学习方法一方面教师要启发性的“教”,教师可以把某些验证性实验巧妙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做到“英才点金”、“因材施教”。探究性实验教学较传统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活动、思维空间更广,从而达到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创新欲望的教学目标。教师不应该满足于让学生“学会”,应该一学生“会学”为目标。另一方面学生要创造性的“学”,不畏权威、要有辩证的眼光。(六)创新考核制度传统的也是当下盛行的考核制度,往往以卷面得分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主要、甚至是唯一途径,这种评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把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都纳入评价指标值。参考文献:1.[ISBN978-7-04-003973-3]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CN61-1033/G4]孙海滨,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3.[ISBN9787302172628]张宪魁,王欣。《物理学方法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ISBN7-5351-381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ISBN7-04-002615-5]阎金铎等。《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