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课程目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物理课程的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三个分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3、知识的分类:重点知识、重要知识、一般常识确定重点知识的三个要素:首先需要考虑它是否在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最重要地位,其次考虑它是否在进一步学习或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必需,最后还需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那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什么是重要知识?答:重要知识是为了掌握重点知识而铺设的台阶,是必须学习的过渡性或预备性知识,也包括一部分鉴于中学生基础不足而适当降低要求的知识。什么是一般常识?答:一般常识的作用是扩大学生眼界,奠定广泛基础,也包括一些在物理学中地位重要、富有生命力而因中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不备不降低要求只作一般性介绍的知识。4、物理教师的作用:在物理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实现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将物理科学转换成物理学科或物理课程;第二次转换是将物理学科或物理课程转换为学生的课堂活动。5、物理表象:物理表象建立在物理现象感知过程的基础上,它比感觉、知觉物理客体和物理过程更进一步,是感知过的但又不在眼前的物理客体形象的一种影像。物理表象低于物理概念,它还仅仅是个别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孤立印象,物理表象和感知一起形成物理世界的第一信号系统。6、物理教学中如何扩大感知量:一、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二、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三、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接触生活7、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分为:物理形象思维、物理抽象思维、物理直觉思维物理抽象思维:以物理概念为思维材料,以物理判断和物理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物理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物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叫做物理抽象思维;物理形象思维:以物理表象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物理直觉思维: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表象结合而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知识组块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她不借助于人的逻辑推理,而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表象和经验等,以高浓缩、简化的方式洞察事物的实质并快速做出猜想、判断和领悟的思维。8、物理抽象思维的过程: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9、学生的转换: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实现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从感觉的具体转换成抽象的规定;第二次转换是从抽象的规定转换成思维的具体。10、物理学业测量的特点:间接性、随机性、相对性11、测验的种类:标准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12、测验的质量指标: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13、物理学业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简答及论述1、物理课程的价值(五个通过)答:一、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二、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三、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四、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五、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2、物理课程的总目标?答:一、保持好奇心、探索兴趣,有成功感、兴奋感。二、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决策。三、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意识,乐于参与一些科技活动;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四、具有创新意识,勇于有条理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五、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使命感和责任感。3、处理物理知识的注意点?答:第一,不要把知识单纯看作物理科学的现成结论,而应该把它看作认识过程的结晶,是人类历代无数次探索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结论,而且要让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掌握科学的方法。第二,重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例如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生产中的应用,与能源、环境保护等重要社会问题有关的成就,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等等。第三,教给学生的物理学基础知识,要分清主次,掌握重点,突破关键,千万不要平均使用力量。4、为什么要将过程与方法显性化?答:一、在具体过程中能理解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二、在具体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相关体验,增强相关的意识。意识是很难通过灌输来达到增强目的的。三、方法,通常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某个方法不等于能掌握、运用这个方法。掌握和运用需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实现。四、学生的能力是在相关行为中提高的,学生经历某一过程的行为为培养和发展相应能力创造了条件。5、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化?答:一、对待科学学习:坚持性、重证据、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二、对待科学: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不迷信权威。三、对待自然:珍爱生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欣赏自然美。四、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用科学改变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科学对社会的双重作用。6、皮亚杰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答: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同化: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顺应: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度的过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答: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开始萌芽。二、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主要特点有: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不合逻辑的推理。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守恒观念的形成主要特点有: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在我国:高中学生多数物理思维没有进入到形式运算阶段,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基本上还处在集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7、初、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答: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1)学习的直接兴趣;(2)思维特征:基本上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具有片面、肤浅和动摇的特征。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1)学习兴趣与目标相联系;(2)思维特征: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过度。8、物理学习中感觉的特点答:(1)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感觉的目的明确而具体才能提高感觉的清晰度和感觉效果;(2)物理现象的感觉要受背景、情境的制约;(3)各感觉器官相互协同,可以提高感觉的效果;(4)语言的配合能提高感觉的效果。9、知觉的作用答: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和知觉是同时进行的。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它们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知觉不是感觉的机械总和。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心理综合。10、教学过程包含哪三个方面?答:第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第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彼此间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第二、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第二、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一般认识过程与教学认识过程的关系:一般认识过程:“直观—思维—实践”。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和教师认识的特殊性。儿童认识与成人认识之间的关系:人生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识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儿童认识方式的独特价值,不能把成人的价值标准强加于儿童;教学过程不是用成人的认识方式逐步替代儿童的认识方式的过程,更不是把成人的认识方式强加于儿童的过程,而是在尊重儿童认识方式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使儿童的认识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第三、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教养,指体现于各门学科中的学科知识;教育,指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不是价值中立的过程)11、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答:一、观察和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二、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物理问题解决,并使其有关能力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中心问题;三、中学物理教学要注意物理学方法的培养,包括物理概念、规律与数学运算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四、中学物理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丰富内涵;五、中学物理教学是学习物理科学和其他专门技术的入门教育和基础教育,要注意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打下献身四化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的思想基础。12、中学物理教学原则答:一、物理教学原则是根据物理课程的目标,反映物理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物理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二、科学性原则;三、激发学习兴趣原则;四、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原则;五、启发思考、构建方法原则;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七、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统一原则;八、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原则;九、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十、巩固与提高相结合原则13、科学性原则答: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如:物体由能量就有功、热可以转变为功、功可以转变为热、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如:在讲解波动时用手臂在胸前波浪式的前进;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物体的比热;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叫电场;)1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答:一、充分利用“课题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二、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三、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四、巧设质疑激发学生兴趣。15、引入课题的方法答:引入课题阶段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为下一阶段的新课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引入课题的方法一般包括:(1)通过实验引入新课: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以至于他们急于寻根究底。(2)通过趣闻轶事引入新课:所谓趣闻轶事是指有趣的科技故事和物理学史上的趣闻趣事,教师通过介绍这类趣闻轶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甚至可以使学生陷入深思之中,从而顺利地进入新课教学。(3)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或生活实例,可以激发或强化学习动机,调动思考的积极性。(4)借助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这种方法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复习提问,找到旧知识和新内容的联系点,提出新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16、突破难点的方法答: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准确地掌握物理规律,并使他们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一般包括:(1)实验的方法: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丰富而生动的感性认识。学生获得必要感性认识,这样便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并有利于解决疑点和突破难点。(2)讨论的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启发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正确思路和思考方法。这样做,有利于排除思维障碍,纠正模糊认识,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3)比喻和比较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抽象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规律。(4)电化教学的方法:电化教学方法可以展示微观、宏观的物理现象,也可以展示物理现象的中间过程,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