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强记重点来源:考试在线2013-03-08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①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②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③在反复荷载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2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包括①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②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③动力荷载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振幅等。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4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柱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L0=2L,L为杆件的实际长度;两端固定时,L0=0.5L;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时,L0=0.7L;两端铰支时,L0=L.均布荷载作用下悬臂梁的最大变形公式(),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5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一般为15~40mm(保护层最小厚度:一类环境,板墙壳≤C20的20mm,≥C25的15mm;梁≤C20的30mm,≥C25的25mm;柱均为30mm)6一类环境设计年限50年的结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最大水灰比0.65,最小水泥用量22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氯离子含量点水泥用量1.0%,最大碱含量(kb/m3)(不限制)M抗≥(1.2~1.5)M倾7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火度为6、7、8、9度地区。三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计根据功能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8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①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②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③墙体有可靠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和可靠连接④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柱震害重于梁,柱顶震害重于柱底,角柱震害重于内柱,短柱震害重于一般柱。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导热系数小于0.25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防水隔离层:楼板四周除门洞外,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120mm。防水隔离层不得做在与墙交接处,应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50mm。孔洞四周和平台临空边缘,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00mm。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米,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米.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住宅共用楼梯0.25m,0.18m;幼儿园小学校等楼梯0.26m,0.15m。散水的坡度可为3%~5%。散水宜为600~1000mm,无组织排水,散水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高度≥350mm),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10%,并出挑≥60mm。防火门、防火窗应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甲级为1.2h,乙级为0.9h,丙级为0.6h。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间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对于采用泵送的混凝土,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3,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2.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水泥强度与水灰比,集料(骨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外加剂和掺合料),搅拌与振捣,养护温度、湿度和龄期。强屈比(σb/σs)评价钢材可靠性的参数。一般不低于1.2,用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纵向受力钢筋实测的强屈比应不低于1.25。干压陶瓷按材质分:瓷质砖(吸水率≤0.5%),炻瓷砖(0.5%,吸水率≤3%)细炻砖(3%吸水率≤6%),炻质砖(6%吸水率≤10%)、陶质砖(吸水率10%)。按环保控制标准,Ⅰ类民用建筑的室内装修必须采用E1类。E1类的甲醛释放量(≤0.12mg/100g),采用气候箱法测试。天然花岗石板材的技术要求包括规格尺寸,外观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其中,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应包括:体积密度、吸水率、干燥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水饱和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耐磨性大理石的物理性能有体积密度、吸水率、干燥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耐磨度、镜面板材的镜向光泽值。经纬仪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全站仪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数据记录装置组成。基坑开挖,人工挖土预留15~30cm。铲运机、推土机保留土层厚度15~20cm,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共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验槽时就重点观察柱角、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单位进行处理。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应在终凝前(通常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开始进行自然养护。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导墙的作用是:挡土、作为测量的基准、作为重物的支撑、存蓄泥浆。泥浆的作用是:护壁、携渣、冷却和润滑。影响梁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剪跨比和高跨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数量。梁的截面高度一般按跨度确定,宽度一般是高度的1/3。纵向受力钢筋宜优先选用HRB335、HRB400钢筋,常用直径为10~25mm,钢筋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也不应小于直径。保护层一般为25~40mm。板的厚度与计算跨度有关。屋面板一般不小于60mm,楼板一般不小于80mm。板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5~30mm。受力钢筋直径常用6、8、0、12mm,间距不小于250mm。梁、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采用C20以上。施工缝的位置(可与案例结合):在浇筑前确定,宜留置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宜留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就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万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板2~8m,梁、拱、壳≤8m,为≥75%。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钢筋末端弯钩或弯折增长值-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砌筑前,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砖含水率宜为10%~15%。,灰缝宽度宜为10mm,且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600mm)的范围内;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空心砖的孔洞应沿墙呈水平方向砌筑,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2砖长。空心砖墙中不得留置脚手架。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小于4ф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小于300mm。卷材的铺设方向按照屋面的坡度确定: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卷材的铺贴方法: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100mm。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变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固定措施。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搭接宽度:满粘法80mm,空铺、点粘、条粘法100mm。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1)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2)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必须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3)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4)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卷材防水层施工中,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铺贴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或点粘法,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采用满粘法。(2)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3)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4)卷材接缝口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厕浴间、厨房防水施工先做立墙,后做地面。以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为例,而厕浴、厨房防水工程涂膜防水的施工工艺流程:清理基层、细部附加层施工、第一遍涂膜防水层、第二遍涂膜防水层(对平面与第一遍相垂直)、第三遍涂膜防水层、第一次蓄水试验(24h,蓄水高度最高处为20~30mm)、保护层饰面层施工、第二次蓄水试验(24h)、工程质量验收。抹灰用的水泥应为强度等级不小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白水泥、彩色硅酸盐水泥。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一般应在抹灰24h后进行养护。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饰面板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