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施(三)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与规范(四)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五)课程改革不断深化2.请简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①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②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③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④孔子关于教学内容的观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六艺,其他指道德行为规范。⑤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朱熹提出)。——启发诱导的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请简述《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①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②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预时孙(xùn)摩原则——“禁于未发谓之预,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此四者,教之所由也”。这包括四条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集体教育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4.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贡献。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1)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3)教育性教学原则。(4)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5)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5.简述杜威的教育贡献。杜威(1859—1952),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2)论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的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3)论课程与教学活动课程(4)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6.简述素质教育的含义。“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简述新时代教师的角色。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8.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复杂性(二)创造性(三)长期性(四)示范性9.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10.简述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三)加强自身修养(四)发扬教育民主(五)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人际沟通艺术11.简述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2.简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方法。(一)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资源情况(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三)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资源(四)了解最新科技成就,注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五)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13.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1)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2)立足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3)开发主题是教师、学生和家长而非专家(4)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5)课程开发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学校教育哲学。14.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15.简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一)育人为本的学生观(二)开放的大课程观(三)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四)三维目标观(五)自主学习观(六)发展性评价观16.简述新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7.简述新的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重过程而非结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教学更关注人而非学科。(5)关注体验式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18.简述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19.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意义最突出的成果是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重塑角色形象(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与能力(三)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摆脱教育困境(四)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行为(五)有助于增强教师职业乐趣和价值感,舒缓倦怠20.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一)课题选择(二)查找文献资料(三)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四)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五)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六)研究报告的撰写(七)课题结题21.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有(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2)观点和材料一致;(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22.简述行动研究的步骤。(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设计研究方案(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5)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6)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3.简述叙事研究的一般程。1.确定研究问题2.选择研究对象3.进入研究现场4.进行观察访谈5.整理分析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24.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控制注意?1.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2.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3.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25.简述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2.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3.提高学生的回忆效率4.记忆的心理卫生26.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2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4.功能固着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6.情绪与动机7.个体的智力水平28.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1)儿童初期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额学习作业更感兴趣。(2)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3)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的知识的兴趣有待发展。(4)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中的作用逐渐降低。(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29.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方法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30.简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方法。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中正确引导;3、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3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32.简述德育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及使用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导向性原则(我国德育的根本原则)(二)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三)正面诱导原则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四)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确保德育切合小学生的实际以及连贯性和巩固性。(六)集体教育的原则贯彻集体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3、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七)长善救失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2、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3、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2、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3、要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33.简要列举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一)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讨论、参观、报告。(二)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典型、示范、评优等(三)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也称指导实践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等。(四)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五)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也叫奖惩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六)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也称个人修养法或自我教育法,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34.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一)全面了解、深入分析、关心尊重每个学生(二)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三)组织指导班级活动(四)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五)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家长、社区联系与沟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