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法律问题探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法律问题探析姓名:靳小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指导教师:宋志萍20090501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法律问题探析作者:靳小佳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欧阳爱辉.OUYANGAihui英国软件反向工程适用立法探讨-知识产权2007,17(3)软件反向工程在现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滥用则会违背知识产权之根本保护法理,理应受到法律规制.英国是一个软件反向工程适用立法较完备的国家,其主要适用包括欧盟相关立法《软件指令》和本国专门性立法《软件条例》.2.学位论文王欣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法律问题研究2007软件反向工程被软件行业广泛运用,它是指将软件的目标代码转换为源代码的一种逆向分析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的方法。由于软件反向工程不可避免地涉及软件所有人、反向工程实施者和社会公共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引发法律界对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问题的争议。我国现有立法对软件反向工程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司法实践上有关软件反向工程的案例少之甚少,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对软件反向工程所持的不同观点,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欧美国家软件反向工程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根据利益平衡原则,结合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确立有限制条件的软件反向工程制度。本文共分为四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国内外学术界对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的法律争议。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软件反向工程,但是软件反向工程却给软件所有人带来了既得利益的损害。软件所有人和反向工程实施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并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对立性的观点。第二章是利益平衡论视野中的软件反向工程。从利益平衡原则出发分析允许有限制条件的软件反向工程的存在符合知识产权法的二元价值目标。有限制条件的软件反向工程制度既可实现保护知识产权人对其知识产品的专有权利,又可实现保护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品的合法需求的利益。第三章是具有代表性的欧盟和美国关于软件反向工程的法律规定。目前国际公约对软件反向工程没有明确的规定,各国法律对其各自采取不同的态度。研究软件产业发达国家关于软件反向工程的立法、司法实践对完善我国的软件反向工程法律规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欧盟和美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已经表明,在平衡软件所有人、反向工程实施者和社会公共之间的利益的原则下,有条件地确认软件反向工程的合法性。第四章是对我国关于软件反向工程的立法现状和完善之若干建议。尽管我国学术界大都接受软件反向工程,但是我国的现行相关立法,包括《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软件反向工程的概念,合理使用规则模糊。基本上可以说,我国立法对软件反向工程的合法性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法律规制予以完善。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在利益平衡原则的指导下,构建一个恰当的、操作性强的规则是确保软件反向工程合法化的实施,确保社会公众获取知识产品信息的合法需求的实现以及确保提升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发展的制度保证。3.期刊论文欧阳爱辉.OUYANGAi-hui英国软件反向工程适用立法探讨-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19(4)软件反向工程在现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滥用则会违背知识产权之根本保护法理,理应受到法律规制.英国是一个软件反向工程适用立法较完备的国家,其主要适用欧盟相关立法《软件指令》和本国专门性立法《软件条例》.4.学位论文李思军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问题研究2005平衡是现代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在促进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作者及其他主体利益、实现社会公平等多重价值目标的过程中,著作权法必须协调各种可能相互冲突的因素。著作权法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也一样,既要保护作品所有者的正当利益,也要允许从现有的知识中吸取营养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是指主要通过反编译或者反汇编活动将软件目标代码还原成源代码进而获取软件相关设计要素的工程技术,它的存在不但具有实用价值,也有法理学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反向工程的由来、概念、目的,以及法学界对这一技术的法律性质所持的两种对立观点:法条解释论和实用主义论。然后论证了软件的源代码和目标代码是同一著作权标的,将软件目标代码还原成源代码的反编译或者反汇编属于对软件的复制行为,软件反向工程所涉及的软件著作权专有权利是复制权,从而得出软件反向工程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的焦点:为了确定未经软件权利人许可对该软件的目标代码进行反向工程活动是否侵害著作权,需要考察这种行为是否属于对该软件的合理使用。5.学位论文冯岩岩软件反向工程合理使用的法律问题研究2007软件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阳光产业,它在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蕴含的巨大潜力,已为当今社会所认同。对于软件产业有关的开发、销售、使用等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法学界的关注。本文所探讨的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问题就是其一。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是指通过对他人软件的目标程序进行逆向解剖、分析,将软件的目标代码,通过反汇编和反编译方式,转换成源代码,并对源代码进行理解消化,以推导出他人的软件产品的功能、组织结构、处理流程、算法、界面等设计要素。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的存在不但具有实用价值,也有法学理论依据。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软件反向工程的概念、内容以及目的等基础性的内容。然后探讨了软件反向工程的权利属性的问题。因为要探讨反向工程的使用是否合理,就要首先将它的权利属性划分清楚。由于我国采用著作权来保护计算机软件,所以论证了反向工程是著作权上的一种复制权。确定了对一项计算机软件的目标代码进行反向工程所涉及的权利主要是著作权中的复制权之后,为了证明未经计算机软件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对该软件实施反向工程不具有侵害著作权的法律性质,接下来论证了这种行为属于对该软件的合理使用。关于软件反向工程的合理使用问题,在陈述了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态度的基础上,表明了作者的倾向——赞成软件反向工程合理使用。第二部分,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基础系统的分析了软件反向工程合理使用的理论基础以及判断标准。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美国及欧盟的司法及立法经验。通过考察美国的司法和欧盟立法发现,事实上,美国、欧盟等国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己经有条件地明确了软件反向工程的合法性以及合理使用规则。这对于目前处于软件技术刚刚起步的我国来说就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鉴于软件反向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也于2007年颁布了最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软件反向工程的合法地位。但是,对于具体的司法实践是不够的,而且,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还存在缺陷,因此应该对其进行完善。借鉴发达国家处理软件反向工程问题的成熟经验,我国应该在法律中确立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的合法地位,制定逻辑严密、操作性强的合理使用规则,为司法实践提供操作平台和基础,确保公众获取知识信息权利的实现。6.期刊论文李维关于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的思考-知识产权2001,11(1)一、软件反向工程问题的提出通过对他人软件的目标程序(可执行程序)进行逆向分析、研究工作,以推导出他人的软件产品所使用的思路、原理、结构、算法、处理过程、运行方法等设计要素,作为自己开发软件时的参考,或者直接用于自己的软件产品中,通常称之为软件反向工程.7.学位论文张涛反向工程与软件知识产权保护2009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对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作为软件开发反过程的“反向工程”则存在着众多的争论,司法界对软件反向工程的合法性限制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一直存在着分歧。在这个问题上,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的法律都倾向于运用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条款进行判断,但我国法律却没有对此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对司法实践的指导相对滞后。因此,加快对此类问题进行明确的立法,是十分迫切的。本文从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和反向工程的一般概念出发,论述了反向工程的背景、特点和主要方法,综合分析了反向工程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对具体的反向行为进行合法性判断,最后论述了我国法律对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并结合欧美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发达国家的法律经验,结合我国软件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对如何完善反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一些建议。全文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向工程的一般理论,主要论述了软件知识产权的概念、特殊性、主要保护方式和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原则——哈理使用原则,以及反向工程的概念、软件反向工程的背景和特点、软件反向工程的一些具体方法;第二部分综合论述了反向工程与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反向工程对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反向工程存在的合理性分析及合法性判断、发达国家相关法律及经典案例,特别是论述了反向工程与反垄断;第三部分是反向工程对我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启示,论述了我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法律规定的相对不完善、借鉴发过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及反向工程所面临的司法前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正反两方面入手,综合论述了反向工程对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从技术层面、经济成本、法律原因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反向工程的合法性,并提出反向工程对反技术垄断的重要意义。通过以上研究,揭示了我国完善反向工程相关法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对现实司法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关键词:软件知识产权合理使用原则反向工程反编译技术垄断8.期刊论文张晋静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的经济学分析-电子知识产权2003,(7)一软件反向工程合法性问题的提出反向工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集成电路和布图设计保护领域,原指对他人掩膜作品的布图设计进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这些分析、评价的结果创造出新的布图设计.与传统制造业和半导体工业一样,在计算机软件领域,反向工程作为一种促进技术发展的手段也是广泛存在的,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反向工程即对目标代码进行反汇编和反编译是否侵犯版权引起了极大的争议.9.学位论文曹伟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2007第一章,笔者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对软件立法的全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笔者首先回顾了人类社会计算工具以及计算法则的变化。从上古时代起,人们就开始“结绳记事”,此后,人类日渐进化,社会生活也越发复杂,生产和生活需要进行各种精准的计算。为了完成这些日益复杂的计算,各种计算机械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中。从早期最原始的算筹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化计算尺,进而到现代的计算机,计算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后,本文将目光投向计算技术中的一个特定目标: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结绳规则到杰卡德编织机中密密麻麻的穿孔控制卡片,再到凭借pc-dos一举崛起的微软,本文着力探讨的计算机软件,其力量已经为世人所瞩目并独立于计算机硬件本身成为一个单独的发展分支。其实,早期的计算机并没有严格区分软件和硬件。,早期计算机的唯一功能就在于完成大规模的运算,而这种运算本身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控制技术。在这个时期,计算机被作为一种替代人力进行庞大运算的工具而加以使用。除了运算,计算机不需要完成其他功能,也就无须对硬件进行复杂形式的操控,相应的,也就缺乏对软件的需求,这一时期的计算机技术实际上就是计算机硬件技术。因此,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软件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硬件革新的迅猛势头。20世纪197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PC)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并不起眼的小家伙此后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而为他提供动力的正是计算机软件。方便易用的软件开始帮助人们高效率的完成那些异常繁琐的各种工作,而人们的各种需求似乎在一夜之间被引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要求的软件实现了一日千里的突破性增长。而用户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同时,软件行业的收益也随之水涨船高。此后,软件的发展渐入佳境。时至今日,软件滞后于硬件的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随着软件的频繁升级,硬件的发展开始滞后于软件。根据笔者的观察,如今的态势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软件主导硬件发展,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