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10年第2期●审计工作浅谈内部审计的质量控●李宗梅制摘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指由内部审计不用担心竞争对手和业务来源,缺乏应有的竞争力,而更多地关心审计任务的完成、上级领的业务管理机构或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检查,实施全面控制管理的行为。文章分析了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几点因素,对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导、复核制度,对所聘用的助理人员事前没进行必要的培训,甚至未编制审计计划以传达审计指导意见;在具体项目审计过程中重操作,轻督导,往往在出了问题时才予以督查;审计导的态度,对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缺乏热情。(3)企业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使内部审计人员对一些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愿深入细查;领导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的时效、范围,报告阶段对工作底稿未实行多级复核。2.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内审人员多由原来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岗,甚至是兼职,比较习惯于对被审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往往重视账面审计而忽略账外内容,直接导致对经济业务复杂性的了解不足,难以将企业经营特制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2—209—02实行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应先了解审计使审计人员不敢违背;众多理由使得审计人员在质量控制上意识不强。对于发现的问题,缺乏揭示和披露的勇气,内审人员往往慑于领导压力或者出于同事关系的考虑,或者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对发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质量,内部审计质量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符合审计标准的程度,包括人员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审计结果(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质量控制只有紧紧围绕审计质量各要素进行,才能保证质量控制政策布程序制定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一、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最后不了了之,甚至徇私舞弊。(4)对潜在风险认识不足。求数量、抢时间、搞突击,在质量控制上下功夫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审计中出现耗时、耗费的具体项目不愿深查,对不清楚的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地披露与揭示。由于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我国虽然制定了统一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及一些具体准则,但缺少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使得企业内审目标不明确,内审工作计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审计方案脱离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审计调查不彻底.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业务避重就轻,对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分析不透,处理问题上更多地依赖专业判断或个人偏好。实际操作中表现在:一是重视专业胜任能力,对职业道德重视不够。在工作委派上考虑较多的是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人员及助理人员的独立性及职业道德考虑较少;在培训中注重业务,对职业道德教育抓得不够。二是对指导、监督、复核不重视,缺乏对审计执行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未建立分级督稿缺乏严格规范;重大问题没有查深查透,审计意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未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内部审计应当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对各层次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督导和复核实际上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内部监督,1.领导者对内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内审工作独立性不高。具体说来有四点表现:(1)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认识模糊,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查问题、找毛病,内部审计机构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忽视了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管理的职能,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开展。(2)无竞争对手、思想松懈。由于内部审计的对象决定了审计机构独享审计权,审计机构和信赖,以保证审计权利和职责的有效执行。但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受人员、机构编制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没有设立必要的内部督导。内审工作是“只有检查31】人,没有被人检查”,对内部审计的检查处于真空地带,客观3.调整内部审计目标,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实现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产权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内部审计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务账簿、报表审计,内部审计的目标应侧重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涉及企业所有管理领域,包括人事、市场营销、生产、技术、工程、信息技术、商务等环节。其工作范围除了解和评价财务、经营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外,还应对有关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对资产的安全性、资源利用的经济和有效性、预定目标完成情况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一个企业每年度的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都要围绕本单位的。【作重心、群众反映强烈和领导最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除及时、准确、客观地提出审计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领导解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以利于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问题,改善和加强管理。总之内部审计应对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审计评估,及时发现和规避各种风险,促进企业建全各项管理制度,严密内部控制机制,推动生产经营规范化、制度化,以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4.改善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审查和评价活动,科学合理地配置内部审计人员是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备应实行专职化,除配备财务人员外,还应有工程、法律、电子数据处理等完成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人员。作为一名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职业使命感、责任感;遵守诚实、客观、勤奋和忠诚的原则;熟悉和精通内部审计原则和技术;掌握经济法律、法规等相关业务知识;熟悉企业管理的原则和各项规章制度;能对审计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周密思考和分析,并作出及时、准确的处理。内部审计人员还应经常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在审计工作方法上,审计人员首先要对被审单位抱着信任态度,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积极寻求合作;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分析其负面影响,一起探讨改进措施;在撰写审计报告时不使用责难性的措辞,不采取简单暴露问题的做法;在报告内容方面,向领导呈送的审计报告只反映重大的问题,而对一般性质的问题则在审计过程中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并督促其就地整改。只有把监督寓于服务中,才能减少被审单位的对立情绪,达到既实现对财务行为进行监督,又促进被审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目的。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能更好的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内部审计认识的提高,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参考文献:1.刘桂良.瞿友喜.现代审计学fMl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邵素梅.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探讨叶套计之友,2007(6)3.鲁安.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Ⅱ]会计之友,2007(4)(作者单位:山西禄纬堡太钢耐火材料公司山西太原030000)(责编:吕尚)万方数据一209—●审计工作上也导致内审质量不高。部分设立分级督导的内审机构,其督导内容也仅仅限于编制底稿人员是否签字、工作底稿是否填写齐全、报告结构和用语规范与否等等,缺乏实质性的指导和监督。3.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内审机构的设立没有完全到位,目前,大中型企业以及集团公司内部逐步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基层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还不够健全,也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制度。有的单位即使设置了内审机构,但它从属于财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检查流于形式,混同于财务检查。专业人员配备不全,在审计实务中大量依靠助理人员实施,造成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独立性不强,限常I了审计工作的开展,难以保证审计质量。质量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活动,要求审计中的每个环节、每个人、每项工作必须为其他人员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而不是孤立的。目前,一些企业未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缺乏宏观指导,责任不清、奖罚不明,操作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4.缺乏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企业自身缺乏科学的、量化的评价审计质量的标准;有一些企业没有评价标准,而是以业务量的多少、查处问题的多少来衡量其质量的高低;上级部门对下级的考核评价指标单一且实施考核监督较少;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缺乏推动力。内部审计缺乏相应的业务标准,使得审计人员执业能力低下,执业意愿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内审人员认为“内审是得罪人的工作”,工作没南动力,二、提高内审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1.完善机构设置是搞好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没有完善的机构,质量控制将无从谈起。因此,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管理体制,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督导力量,把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人员充实到审计岗位上。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才能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得到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健全的组织机制,还不能完全实现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取得满意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效果,这时,还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监督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以控制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生差错和弊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健全的内部审计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主要有:(1)内部业务的职务分离制度;(2)内部牵制制度;(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既要对内部审计的各项业务或工作进行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还要接受来自其他各个方面对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和检查,以便更全面、彻底地发现和纠正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2.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提高审计质一210一万方数据《经济师}2010年第2期量的基本保证。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关键是提论。在对内部审计质量考核的基础上,应根据高审计人员的素质:(1)加大培训力度,加强继考核结果对内部审计质量优良的审计项目组续教育。审计工作的对象之一是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对内部审计质量低下的会计资料,近几年各种会计准则不断变化,的项目组及其有关人员进行处罚,以促进内部各种税收政策不断适时调整,审计工作必须适审计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应这种变革。因此,要科学、合理地把审计工4加强审计全过程控制。(1)认真做好审作与培训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人员进计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周密安排审前准备工行业务培训,促进审计人员更新知识,掌握先作,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审计方案要目进的审计方法,提高业务能力。(2)经常组织标明确、内容详细、分工具体、合理并与其专业内审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以及内审胜任能力相适应;要使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审计工作法规制度,做到依法审计。(3)及时交流的目标、内容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确和讨论。项目实施的计划阶段,针对被审计单认资料间异常的关系和意外的波动,以便找出位的实际情况,多对实施项目的具体目标、需存在潜在风险的领域。项目负责人要对重要的要获取哪些重要证据、如何获取证据及证据的会计问题、审计问题、重要的审计领域、重点的证明力等进行讨论;实施阶段,多对审计证据审计程序、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及时传达与认定的关系及专业判断作讨论;报告阶段,到每一位审计人员。(2)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多对审计意见及建议作讨论。通过交流和讨控制是整个审计过程质量保证的核心。加强对论,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保证审计质量,技能,使审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审计工作降低审计总体风险,具有重大作用。审计实施方法,可以间接获取一些间接知识,有利于整过程实际上是收集整理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可使审计证据更经济、适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质当,审计报告更具说服力,审计建议更具可操和核心,不同的审计证据可以实现不同的审计作性。目标,因此在审计实施中,要加强指导,促使审3.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完善审计质计人员以最经济、最合理的审计程序获取支持量评价体系。(1)从审计员到审计长,再到审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计部门负责人和总审计师、审计顾问,都应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