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慢性疾病的康复护理第一节冠心病的康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一、概述冠心病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目前我国年发病率为120/10万人口,年平均死亡率男性为90.1/10万,女性为53.9/10万。二、主要功能障碍及评估(一)主要功能障碍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是心脏功能障碍。继发性障碍包括:1.心血管功能障碍2.呼吸功能障碍3.全身运动耐力减退4.代谢功能障碍5.行为障碍(二)评估1.健康状态评估(1)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职业、工作环境、家庭情况等。(2)是否有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家族史;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3)是否吸烟,包括吸烟的量及持续的时间。(4)评估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情况:如心绞痛的诱因、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近期服用的药物。(5)评估以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6)运动状况。2.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ECGexercisetesting)是指通过逐步增加运动负荷,以心电图为主要检测手段,并通过试验前、中、后心电和症状以及体征的反应来判断心肺功能的试验方式。3.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检查一般采用卧位踏车的方式,以保持在运动时超声探头可以稳定地固定在胸壁,减少检测干扰。较少采用坐位踏车或活动平板方式。4.行为类型评估Friedman和Rosenman(1974)提出行为类型,其特征是(1)A类型:工作主动、有进取心和雄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同一时间总是想做两件以上的事),但是往往缺乏耐心、易激惹、情绪易波动。(2)B类型:平易近人、耐心、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放松自己、不受时间驱使、无过度的竞争性。三、康复护理措施(一)临床分期Ⅰ期: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Ⅱ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5~6周。Ⅲ期: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及隐性冠心病。康复程序一般为2~3个月,自我锻炼应该持续终生。有人将终生维持的锻练列为第Ⅳ期。(二)适应证Ⅰ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心率110次/min,无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基本正常,体温正常。Ⅱ期:与I期相似,患者病情稳定,运动能力达到3代谢当量(METs)以上,家庭活动时无显著症状和体征。Ⅲ期:临床病情稳定者,(三)禁忌证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况都列为禁忌证,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或合并新临床病症。(四)康复护理措施【Ⅰ、Ⅱ期康复】主要是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步恢复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上、下肢被动、主动运动,坐椅子,床边、室内步行,床上或床边个人卫生活动,轻度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运动能力达到Ⅰ期康复为2~3METs、Ⅱ期康复为4~6METs。【Ⅲ期康复】巩固Ⅰ、Ⅱ期康复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或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的生活和工作。四、康复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脏结构、功能、冠状动脉病变,药物治疗的作用及运动的重要性;避免竞技性运动。运动中如发现心绞痛或其他症状,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生活行为与冠心病的影响关系。3.估测每天热量摄入,给予低脂、易消化饮食,合理安排营养,避免摄入酸、辣、刺激性食物;勿食或少食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戒烟酒,多吃水果蔬菜,避免饱餐,防止短时间心脏负荷过重。定时监测空腹血脂水平如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近期降脂药物治疗情况。测定体重指数,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一、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导致COPD的最常见的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在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农村成年人调查中,COPD的患病率为3.17%;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二、主要功能障碍及评估(一)主要功能障碍1.有效呼吸降低患者呼吸运动障碍,有效通气量降低,影响了气体交换功能;长期慢性炎症,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不畅,加重了换气功能障碍,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2.病理式呼吸模式肺通气功能明显障碍,影响了患者平静呼吸过程中膈肌的上下移动,减少了肺的通气量;患者为了弥补呼吸量的不足,加紧胸式呼吸,以增加频率来提高氧的摄入,即形成了病理式呼吸模式。3.呼吸肌无力患者有效呼吸减少,呼吸困难及病理性呼吸模式的产生,活动量减少,4.能耗增加和活动能力减退气短、气促常使患者精神和颈背部乃至全身肌群的紧张,使机体体能消耗增加。5.心理障碍机体供氧不足,造成乏力、气短、精神紧张,部分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影响休息和睡眠。使患者产生焦虑和压抑的心理症状,对呼吸困难有恐惧心理。有些患者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二)评估1.健康状态评估(1)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环境、家庭情况等。(2)在COPD的各种致病因素中,吸烟是最重要的因素,应询问吸烟时间及吸烟量。(3)了解患者过去史,是否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2.肺功能测试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百分比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3.COPD严重程度评估对确诊为COPD的患者,可以根据其FEV1%预计值下降的幅度作出严重程度的分级(表)表COPD严重程度的评估分级分级标准I级: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80%预计值Ⅲ级:重度FEV1/FVC70%30%≤FEV150%预计值Ⅳ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伴慢性呼吸衰竭3.运动能力评估(1)平板或功率车运动试验通过活动平板或功率车进行运动试验获得最大吸氧量、最大心率、最大代谢当量(METs)值、运动时间等相关量化指标来评估患者运动能力。(2)定量行走评估对于不能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可行6分钟或12分钟行走距离测定,以判断患者的运动能力及运动中发生低氧血症的可能性。4.日常生活能力评估0级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但活动如常人,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活动时无气短。1级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2级平地步行无气短,较快行走、上坡或上下楼梯时气短。3级慢走不及百步即有气短。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有气短。5级安静时出现气短、无法平卧。5.影像学检查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并发肺气肿时,可见肋间隙增宽,膈低平,两肺透亮度增加。心脏常呈垂直位,心影狭长。6.血气分析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02)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02)升高,pH值降低等。可出现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7.心理社会评估护土应详细了解患者及家庭对疾病的态度,了解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如心情、性格、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感到焦急、忧虑、恐惧、痛苦,是否悲观失望,是否失去自信自尊、退出社会和躲避生活。三、康复护理措施(一)保持和改善呼吸道的通畅1.良姿位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有利于肺扩张。2.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二)呼吸训练放松练习患者可采取卧、坐、站体位,放松全身肌肉。对不易松弛的患者可以教给放松技术,还可作肌紧张部位节律性摆动或转动以利于该部肌群的放松。放松练习有利于气急、气短症状的缓解。2.腹式呼吸是进行慢阻肺康复的重要措施。腹式呼吸的关键,在于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患者闭嘴经鼻吸气,将口唇收拢为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吹出。吸呼比率为1:2,呼吸频率<20次/分。3.缩唇呼吸4.缓慢呼吸初练者应避免由过多的深呼吸而发生过度通气综合征,可每练习3~5次后暂停数分钟,然后再练,如此反复直到完全掌握。四、康复教育1.呼吸道一般知识如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呼吸肌的功能;2.慢阻肺病因、病理生理、症状的正确评估等;3.康复治疗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4.氧气的正确及安全使用长期低流量吸氧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感冒的预防可采用按摩,冷水洗脸,食醋熏蒸,增强体质等方法来预防感冒。6.戒烟戒烟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粘液的分泌,降低感染的危险性,减轻支气管壁的炎症,使支气管扩张剂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第三节糖尿病的康复护理1.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一、概述2.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异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死亡率WHO1997年报告:全世界约有1.35亿糖尿病患者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糖尿病死亡率为5.5%据调查198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996年上升至3.21%3.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合法失明患者:9%与糖尿病有关约35%新发生的终末期肾病是有糖尿病引起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比非糖尿病高2.5倍2型糖尿病中神经病变患病率比非糖尿病高5倍在非创伤性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以上3.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选择性破坏胰岛B细胞。2型糖尿病发病: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其发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1.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或FPG(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HPG(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二、康复评估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反映取血前4~12周血糖的总水平为糖尿病控制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评估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3.糖尿病的控制目标理想尚可差血浆葡萄糖mmol/L空腹4.4~6.1≤7.07.0非空腹4.4~8.0≤10.010.0GhbA1c%6.26.2~8.08.0血压mmHg130/80130/80~160/95160/95体重指数(BMI)kg/m2男2527≥27女2426≥26总胆固醇mmol/L4.5≥4.5≥6.0HDL-Cmmol/L1.11.1~0.90.9甘油三酯mmol/L1.52.2≥2.2LDL-Cmmol/L2.52.5~4.44.5三、康复治疗及护理1.治疗方案及康复目标方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糖尿病的教育、心理治疗和病情检测)康复目标:缓解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各种病症,使血糖、血脂、体重降至或接近正常水平,尽可能避免各种并发症,或发生时及时发现和处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治疗及护理措施(1)饮食疗法控制每日总热量休息状态下:25~30kcal/d/kg体重轻体力劳动:30~35kcal/d/kg体重中度体力劳动:35~40kcal/d/kg体重重体力劳动:40kcal/d/kg体重饮食疗法三大营养的适当比例和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占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