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技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朗诵一、什么是朗诵•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二、朗诵训练的意义和要求•根据朗诵语言特点的要求,朗诵者必须进行三大基本功训练:一是普通话语音面貌的基本功训练;二是艺术语言表现手段的技巧训练;三是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这三大部分密切相连、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能设想一个缺乏起码的语音面貌和发声技巧基本功的朗诵者,能够在朗诵上自然取得成效;也不能设想一个只有良好发声技巧而缺乏对作家作品深入了解的人,能在朗诵作品的表现力上取得巨大成功。因此,一个优秀的朗诵者应该是既要有扎实的语音基本功,熟练掌握朗诵语言的内部与外部表现技巧,又能准确把握作家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风格,这样才能为朗诵各种不同作品创造必要条件,并且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朗诵的特性•1.文学性•朗诵的内容一般都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运用语言表现的。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风采和魅力。文学作品通过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2.艺术性•朗诵是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要能分析欣赏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前提;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要熟练掌握标准发音和发声技巧。要善于正确地运用语调语气,这是表情达意的关键;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修养,要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要能正确地发音,有自然的表情,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重要条件;•3.表演性•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要有优美的语音、端庄的仪态、丰富的表情。朗诵者还可以适当化妆,可以运用灯光布景,可以进行配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增强朗诵艺术的表演效果。只要是朗诵,即使是在小的范围内进行,都会带有表演的性质。朗诵者要向听者显示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口语艺术才能,听者总要对朗诵者的文学修养、口语才能和表达效果等进行评价,这些都具有表演活动的明显特点。四、朗诵前的准备•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艺术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四、朗诵前的准备•(一)是具备良好的普通话语音面貌。•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言,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使用不同方言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熟练掌握普通话声、韵、调及语流音变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四、朗诵前的准备•(二)是精心选择朗诵文字材料。•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为了很好地传情于听众,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朗诵材料的选择。朗诵者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强烈感受能力的朗诵者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四、朗诵前的准备•(三)是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入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准确地把握作品主题思想和情感的基调,是朗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主题这个前提,艺术技巧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于听众,使听众动情了。•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呜,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一--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而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又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四、朗诵前的准备•(四)是扫除生字僻字文字障碍。•要准确把握成语典故的含义,不囫囵吞枣、望文生义,避免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造成“跑调”。四、朗诵前的准备•(五)是具有细致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煽情作秀”。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还要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犹如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自己动情,从而打动听众。•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我的“自白”书•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五、朗诵要避免出现的问题•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有感情的声音把作品表现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五、朗诵要避免出现的问题•朗诵也不同于演戏。朗诵虽然也常常伴随手势、姿态等体态语言,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是不能过多、过火的。毕竟,朗诵不是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因此,姿态动作不宜过多、过火、过于夸张。六、朗诵的正确发声状态与感觉•朗诵发声与人的精神状态和感觉有着紧密的联系,最佳的精神状态才能产生最佳的声音效果。什么是最佳的精神状态?•第一是积极兴奋。因为,积极兴奋的精神状态,能使人的神经传导作用敏锐而迅速,发出的声音感觉像从心底流出,自然流畅,充满生命力。如果以消极被动的精神状态发声,神经的传导作用迟钝呆滞,声音就会疲沓冷漠什么是最佳的精神状态?•第二是自然放松。从精神到肌肉都是放松的,毫无紧张僵硬之感。因为精神状态与全身肌肉状态也是互为影响的。精神状态紧张会导致肌肉的僵硬,在发声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气息上浮、喉咙发紧、“声音不听使唤”什么是最佳的精神状态?•第三是统一集中。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精神应集中于作品内容,防止混入杂念。在进行发声练习时,精力应统一到要解决的问题上,二是表现在对发声训练的要求上。这样自我灵敏反馈、及时调整,才能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六、朗诵的正确发声状态与感觉•朗诵练声正确的状态与感觉应该是:情绪积极振奋而放松自然,精力集中而情感投入;身体的表现是:两肩放松自然下垂,腰部挺立、目光平视,从容地深呼吸。积极、放松、集中三者是有机的结合,不能顾此失彼。积极、集中而不松弛,容易造成僵硬;松弛而不积极、集中,便造成松懈垮塌;这都是不利于发声的状态。而且切忌懒散漫无目的地练声,不要以为多练几遍一定会收效,漫无目的或目的不集中都会影响练习效果,有时甚至会把错误的方法巩固起来,收到的效果恰恰相反。六、朗诵的正确发声状态与感觉•正确的坐姿应该是两肩自然下垂,头顶有向上提升之感,两肩骨下垂自然打开,颈背松而直,注意腰腹不能前挺,躯体略微前倾,横膈膜有敦实下坐之感,目光有神,下巴内收、直视前方、两脚自然着地。六、朗诵的正确发声状态与感觉•正确的站立的姿势应该是自然站立、双脚略略分开、与肩宽距离大约相同,立腰收腹、注意腰腹不能前挺,两肩下垂、颈背松而直,在正前方找一个具体的焦点,并把它看成是可以进行交流的对象。身体的各部位松紧有度,该紧则紧,但紧而不僵。比如腰、背、颈则紧,这样可使气息通畅;但其他部位,如双肩、胸腔、喉部则应该放松,但松而不懈。这种姿势优美健康,有利于胸部的扩展,可以自如地移动身体重心及活动上肢,使声音共鸣体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七、朗诵训练•朗诵训练与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先从分项训练开始,即从语音、语调、语气等项训练做起,一项一项地练,才能有所作为。七、朗诵训练•(一)呼吸训练•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足、稳定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有的人讲话或唱歌声音洪亮、持久、有力,其间有一个气息调节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协调是否恰当的问题。七、朗诵训练•正常情况下,说话是在呼气时而不是在吸气时间进行的,停顿则是在吸气时进行的。朗诵则必然要求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朗诵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丹田呼吸法),即运用小腹收缩,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者之间,是二者的结合。具体方法如下:•吸气: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缩,相反,大腹、胸、腰部同时向外扩展,可以感觉到腰带渐紧,前腹和后腰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用鼻吸气,做到快、静、深。••呼气:小腹差不多始终要收住,不可放开,使胸、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将肺部储气慢慢放出,均匀地外吐。呼气要用嘴,做到匀、缓、稳。在呼气过程中,语音一个接一个的发出后,组成有节奏的有声语言。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满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由于小腹向内收缩,胸前向外扩张,以小腹、后腰和后胸为支柱点,为发音提供了充足的“力”。“气”与“力”的融合,为优美的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练习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1、闻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香花,深深地吸进其香气,控制一会儿后缓缓吐出。•2、吹蜡烛:模拟吹灭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合格。•3、咬住牙,深吸一口气后,从牙缝中发出“咝-----”声,力求平稳均匀持久。•4、数数:从一数到十,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多少遍就数多少遍,要数的清晰响亮。•5、用绕口令或近似绕口令的语句练习气息。如:•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儿说完才算好。••开始做练习的时候,中间可以适当换气,练到气息有了控制能力时,逐渐减少换气次数,最后要争取一口气说完,甚至多说几个枣儿。七、朗诵训练•(二)普通话的音变•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轻声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抽屉胳膊客气功夫脑袋脾气包袱窗户阔气耳朵亲戚溜达便宜喇叭亮堂俏皮惦记桌子故事合同妈妈拳头什么他们尾巴衣服月亮外甥新鲜热闹星星扑克•儿化•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自成音节时,只有“儿、耳、而、饵、尔、二”等几个字。普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