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学目的和要求解析人类社会特有的道德现象,包括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历史。了解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优良道德传统,用理性、健康的心态继承和弘扬人类的道德文明。教学重点第一,如何认识道德这一社会现象,它的起源、本质、功能、历史,这是理解道德现象的基础。第二,人类道德文明、特别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教学难点道德学习的关键是将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行为,也就是如何实践社会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如何理解这一则寓言?有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旷野里上最后一堂课,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竟会问弟子的问题是:如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纷纷给出各种答案,有的说要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在草上撒石灰;有的说要挖根。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有除掉的,一年后再来除草。”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看到这组图片,你有何感想:调查:公众最反感的行为人民网共同进行了公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数据显示:上海一所教育学院对7600多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8%50%只要有利于自己就不择手段对别人作弊表示宽容关注佛山两岁女童两次遭车碾压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现在小悦悦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接近脑死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彭宇事件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当天,老太的代理律师表示:对判决事实感到满意,但40%的赔偿比预期要少。而彭宇则表示不服此判决。2008年3月,彭宇案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申请撤回上诉,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且双方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结果都表示满意。老汉跌倒称不赖你被路人扶起,送医院后立马改口说被撞!见到90多岁的老人在公交站牌旁摔倒,骑着电动车路过的省城刘女士便赶紧下车扶起了老人。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翻版“彭宇”,刘女士在扶起老人的时候,请周围的几位路人为自己作证。“姑娘,我不会赖你的,你是好人,”被扶起后,老人对刘女士很是感恩。然而,当老人被送到医院后,却改了口,称是刘女士撞了他。幸亏老人的家人明事理,幸亏有目击者愿意为刘女士作证……遭遇了这次的事情后,刘女士以后是否还会再继续帮助他人?对此,刘女士并没有正面回答,她只是表示这次真的很害怕自己被赖上,毕竟之前也听说过很多类似的事情,“只要这次证明我是清白的就好。”而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刘女士也表示,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我是绝不会再做了。”对此,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市民对此事的看法。市民杨女士表示,如果类似的事情再多发生几起,那么社会的信任度将大打折扣,“以后再有老人摔了,谁还敢去扶?”而市民周先生则认为,不管如何,既然已经找到证人了,那么刘女士也可安心了,但至于见摔倒老人还扶不扶,得看情形。而每当提到这样一些人的名字时…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丰碑;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孔繁森——领导干部的楷模;郑培民——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李素丽——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徐虎——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思想家康德说:“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结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现代公民、特别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才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社会发展呼唤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和道德风尚!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作为子女该如何尽孝?2006年6月15日《青年报》07A版以《为父治病俩“孝子”夜盗老板》为题报道:来沪打工的刘姓兄弟俩都还不到18岁,母亲过世早,家里又穷,因苦于无钱给父亲治病,两人于2005年12月23日晚趁老板不在家,两次潜入其暂住处,偷得现金财物共计5万余元,两人销赃时被抓获,被闵行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热点分析讨论兄弟俩的行为看似为孝,实则不孝,是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以犯罪的方式,去尽所谓的“孝道”,不仅亵渎了“孝”的崇高和美好,还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也是每个爱子的父母所不愿意看到的。课程导入——道德是什么?有一次,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学生讨论道德问题。苏格拉底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作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那位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那位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那位青年回答说:“你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苏格拉底笑着回答道:“其实,道德就是道德本身。”苏格拉底的意思是,道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道德概念。理解1:有“路”有道,惟德有“得”在中国古代,“道”与“德”是分开使用,表示不同的意思。“道”:“道,所行路也”。道之本意指道路,后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理解1:有“路”有道,惟德有“得”“德”:在我国商代《卜辞》中就出现了,与“得”字相通。东汉时的刘熙对“德”字的解释是“德者,得也”把“道”和“德”合成一个概念始于先秦时期的思想家管仲,他说,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同时代的思想家庄子、荀子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多处使用道德一词。他们对“道德”赋予了确定的含义.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思。理解2:道德很“大”又很“小”。说道德很“大”,是因为它凝结着民族性格,展示着社会文明,构筑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基础。说道德很“小”,是因为它时时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理解3:道德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道德、健康和知识,既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道德又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求职)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问题: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怎样产生的?道德又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趣谈]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它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它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它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吗?道德的起源轻生者死了,救人者哭了请看图片后回答:道德起源于动物的互助性?道德的起源v道德是上帝赋予的吗?道德的起源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天赋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感觉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中。动物本能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神启论“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v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v不可亵渎上帝之名;谨守圣安息日;v孝敬父母;不可杀人;v不可奸淫;不可偷盗;v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v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v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感觉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中。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爱尔维修英国思想家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动物本能论道德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就起源于群居性动物的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上述观点的理论误区: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

1 / 1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