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612中国哲学史(不含近代史)2014考研真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4年山东大学612中国哲学史(不含近现代)考研真题及详解一、解释下列范畴或命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答:“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出自战国孟轲的《孟子·公孙丑上》,是指耻己之不善和憎人之不善的心,即羞耻心是义的开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其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孟子认为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义是人本来就所具有的。2.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答:“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出自庄子的《庄子·天下篇》,这是庄子对自己评价。庄子之“道”讲齐同万物,齐一是非,不仅消解了物与物、人与物的对待关系,也消解了世间与出世间、闹市与山林的分割对待关系。在“道”的层面上,世间的一切区分对待,都是极其相对、极其不确定的,都不具本真的意义。因而,在庄子看来,人不可以不在世,不可以不与世俗处,从而对世俗的种种是非、善恶分辨又不可以当真,这是荒诞的。3.有之所始,以无为本答:“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出自王弼的《老子》是老子关于“有”、“无”的基本论点,即“以无为本”。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形有名的具体存在物产生于“无”。万物要保全自身,就必须保持其本体“无”。万有是无的外部表现和作用,所以要“崇本举末”或“崇本息末”。王弼关于“有”、“无”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认为现象的本质是无形无象的。4.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答:“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出自陆九渊的《与李宰书》,是陆九渊的重要哲学命题。“理”是指超乎自然和社会之上,而又为自然和社会必须遵循的抽象原则;“心”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认识能力。陆九渊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这一命题虽然没有否认“心”外还有“理”,也没有直接肯定“心”是世界的本源,但它认为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表现。它以主观的思维代替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把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歪曲为完全同一的关系,抹杀了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最后用主观吞并了客观。5.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答:“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出自王廷相的《慎言·乾运篇》,这是王廷相为批评程朱“万物一理”的观点而提出。他认为天有天之理,地有地之理,人有人之理,幽有幽之理,明有明之理,各有差别,而且理因时致宜,否认固定不变的永恒的理。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唯识宗八识说的佛教哲学。答: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一切均为“识”所表现。在原始佛教的十二因缘说中,涉及三世二重因果报应,构成为佛教的基本信仰。“识”作为十二因缘中由前世转入今世的承续体,有“灵魂”的意味。唯识宗的“八识”说是指在大乘佛法的唯识学中,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身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个识。(1)前六识在原始佛教那里,“识”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身识构成。前五识,相当于感知认识,第六识相当于由概念、判断、推理构成的认识。“六识”均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境”(色、声、香、味、触、法)而起,故依当今的观点,六识属经验知识范畴。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第六识并不是意识的本体,真正意识的“体”是第七识。第六识只是意的“用”。(2)末那识“末那”是梵文,意为“染污”。第七识的任务是把第六意识的用交给第八识,故而也叫“传送识”。第六识是意识之用,第七识是根本意识,根本意识是意识之根。(3)阿赖耶识“阿赖耶”为梵文义为圣或藏,故“阿赖耶识”又称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诸义。“能藏”是指阿赖耶能够含藏各种善恶的认知和行为熏习而成的种子;“所藏”是指阿赖耶识又能够接收新的熏习形成新的种子;“执藏”则是指阿赖耶识被末那识执著为自我,能执之末那识为能执藏,被执之阿赖耶识则又为所执藏。我们所接触的一切境界,无论是染是净,是善是恶,都放在第八识故称含藏识。(4)分析唯识宗认为,八识中的前五识能认知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但不能代表其他识发生作用。第六识则是由前五识所引,可以帮助它们发生作用。第七识的作用是执定阿赖耶识为我,而反复思量。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合和体,也是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根本,是八识之总体,也是一切业力,是善恶种子的寄托所在。阿赖耶识是根本识,前七识均依第八识阿赖耶识才得以完整。2.简述韩愈的道统思想及其历史意义。答:(1)背景道统说是中国儒家关于先王之道传承系统的理论。韩愈为了与佛教传法世系相抗衡,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说,并将它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主线。(2)内容①“道统”,是孔孟的仁义之道的传承。韩愈认为从尧开始就有一个历代相传的道,孟子以后都传道无人,更以孟子之后的道统继承人自居,要效法孟子辟杨墨的精神来辟佛老。韩愈的贡献在于,为“道统”编织出一个传承谱系。②他着重提出且论述了儒家“道”、“德”观。他认为,仁义道德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仁”是对人充满温情的关怀与热爱,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即博爱;“义”就是这种博爱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能得体适宜;“道”就是由“仁义”出发向前走;切实具备“仁义”,同时达到自足自乐的境界即为“德”。韩愈认为儒家的“道德”以“仁义”为内核,是释、老二教所缺乏的。即儒家的“道”之统。(3)作用①确认先王之道自尧开始,比佛教更早。②强调儒家道统植根于中国本土,比佛教更正统。③宣示儒家道统比佛教更权威。(4)影响①道、德具有确定的伦理内容,仁、义被赋予形上学的意义。②儒家的形上学形态,开始由宇宙论转向以仁义为道德的本体论。③“道”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论稷下道家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改造。答:(1)稷下道家的含义稷下道家是指战国时期在齐国稷下学宫中从事学术活动而以黄老思想为旨归的学者。刘向《别录》云:“齐有稷门,齐之城门西也。外有学堂,即齐宣王所立学宫也,故称为稷下之学”。《管子》被认为是稷下学者的文集,其中《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自成体系,为稷下学者中道家学者所作。(2)产生背景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百家争鸣”学术思潮的出现;②当时的社会十分动荡不安,各诸侯国都在寻求富国强兵之道;③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治需要的双重影响之下,老子的原始道家思想开始被逐步演变,便有了稷下道家思想的繁荣;④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稷下道家将老子的道家思想改造为了黄老之学,将老子的道家思想引上了一条为社会政治服务的道路。(3)对老子思想的继承“道”是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宇宙的本源以及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最终归宿。稷下道家继承了老子的这一观点,同样将“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将“道”作为形而上的最高存在。(4)对老子思想的改造稷下道家在老子“道”之外又提出了“因循”、“精气”、“心”等概念,对老子的“道论”思想作出了发展和改造。①稷下道家发展了老子“道”的规律性含义,提出了“因循”概念;②在“道”之外引入了“精气”的概念,将作为万物存在本源的“道”与构成万物物质基础的“气”区分开来,是对老子道论的一项重大发挥;③稷下道家提出了“心”的概念,将老子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心之中,使人心有了“得道”的可能;④稷下道家将老子的“道”落实到了社会政治层面,实现了自己治世的理想。a.稷下道家将老子的“无为而治”发展为“君无为而臣有为”,将君主与臣下的职责区分开来,认为君主应“无为”而臣下要“有为”;b.稷下道家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之中引入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和儒家的礼义学说,以“道”为本,将“道”与“仁义礼法”融为一体,从而把老子的道家学说发展成为君主治国的政治方略。⑤在认识论与修养论方面,稷下道家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认识论中提出了“静因之道”,又将“蓄养精气”与“心形双修”引入了修养工夫论,使得老子的认识论与修养论更加丰富。(5)稷下道家思想的影响稷下道家作为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发展的最为繁盛,其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对韩非的法治理论和汉初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韩非继承了稷下道家的法治思想和权势思想,并将其融为一体,成就了他在法家中的重要地位。汉初统治者运用稷下黄老“清静无为”的思想治理国家,为汉在未来的兴盛打下了坚实基础。2.试论张载的大其心说与《西铭》的哲学内涵及其历史地位。答:(1)大其心说张载的“大其心,而去体认天地万物”,区别了德性所知与闻见之知,主张大其心,而去体认天地万物。他认为“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大心的结果是“性与天道不见乎有小大之别”。这是一种很高远的人生境界,有了这种境界,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就能“视天下之物无一物非我”。人由“气质之性”回到“天地之性”,即能够正确地理解宇宙人生,不为生死寿天所苦,不为贫贱忧戚所累,达到圆满的人生境界。这样就可以胸怀宇宙,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2)《西铭》的哲学内涵①张载将自己的理想生活和人生境界形成文字,即《西铭》。《西铭》解决人如何看待宇宙万物以及如何从宇宙的角度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问题,以气为基础,将天地万物都统一了起来。②主张将儒家伦理现实化为人们生活的准则,不计较生活中的坎坷际遇,在有限的人生中,通过道德的自律与践履,超越自我,求取人生的意义和价值。③从《西铭》的内容来看,张载比较完整地表述了儒家的人生理想,将儒学中的《易》、《庸》之学结合起来,以“天地之性”为至善的人性,把“穷神”、“知化”视为弘扬人至善的本性的前提;用“民胞物与”与“天人合一”的观念,论证自己“尊高年”、“慈孤弱”、“爱必兼爱,成不独成”的理想和情怀。④张载的《西铭》被人认为“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集中地体现了儒学的人文旨趣,涵括了儒家的天人性命之学,忠孝仁义之理。从儒学的发展来看,张子的《西铭》说,把儒家的境界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