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生产计划管理1.1生产能力核定方案文案名称生产能力核定方案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一、目的①准确衡量工厂的生产能力。②为生产计划制订的准确性与可实现性提供科学的依据。二、工厂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核定是指对企业、车间、班组或设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和确定,又称生产能力查定。具体来说,生产能力核定就是通过对人员数量、技术水平、固定资产三大因素的调查,在查清现状的基础上将这些因素加以确定,从而计算出企业的生产能力。1.生产单一品种时生产能力的核定。(1)实验量法。当只生产一种产品时,计算生产能力时使用该种产品的实物量即可,计算公式如下:设备组生产能力=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产品台时定额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2)生产面积法。当产品生产的生产能力取决于生产面积时,用于计算生产能力的公式如下: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占用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生产面积数量间生产面积的有效利用时(3)联动机单位时间法①所生产的产品使用连续开动的联动生产时,生产能力一般采用下列的公式进行计算:联动机单位时间生产能力=间原料加工周期的延续时的有效工作时间计算能力时间内联动机单位原料产量系数原料重量联动机生产能力=联动机单位时间生产能力×生产时间说明:单位原料的产量系数是指使用一单位的原料可生产出的产品的数量。②在核定流水线的生产能力时,按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和规定的节拍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流水线生产能力=节拍流水线有限工作时间说明:节拍是指流水线上两件相同制成品生产的时间间隔。2.生产多品种时生产能力的核定。(1)标准产品法。①将不同品种或规格的同类产品按照产品的实际情况折算成标准产品。②按单一品种的生产能力核算方法来确定设备组或生产现场的生产能力。(2)代表产品法代表产品是指反映工厂专业方向并且产量大、劳动量大的产品,或者产量大、在结构上与工艺上有代表性的产品。代表产品法生产能力核定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①按照产品反映工厂专业方向、产量和耗费劳动量较大、工艺过程具有代表性的原则选择一款产品。②将选出的产品按照单一品种生产能力的核算办法计算出该种产品的生产能力。③分别计算其余产品与选出产品的换算系数。换算系数=代表产表产品的台时其余产余产品的台时定额④计算其余产品的计划数量换算为代表产品时的数量,并计算出产品的总数量。其余产品换算后的产量=其余产品的计划产量×换算系数产品的总数量是不同品种的产品的生产数量之和。⑤计算各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比重=总产量各产品的生产数量⑥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产品生产能力=换算系数比重代表产品的生产能力其中:代表产品的换算系数为1。(3)假定产品法使用条件为:当工厂生产的产品品种复杂且各种产品的结果、工艺和加工劳动量相差巨大,难以确定工厂的代表产品时,采用假定产品法核定工厂的生产能力,操作步骤如下。①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具体公式如下: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总产品计划产量具体产品计划产量具体产品台时定额②计算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具体为使用单一品种生产能力的核算方法计算出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③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总产品计划产量具体产品计划产量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3.综合核定工厂的生产能力。(1)综合平衡生产环节。核定完各个生产车间(生产环节)的生产能力后,还要将它们进一步加以综合平衡。综合平衡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各个基本生产车间之间的能力综合。②查明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对基本生产部门的配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③当各个生产车间(或生产环节)之间的能力不一致时,整个基本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通常按主导的生产环节来核定。(2)确定主导环节。主导环节一般是指产品生产的主要工艺加工环节。①当企业的主导生产环节同时有几个,且各个环节之间的能力不一致时,主要根据今后的市场需求量来核定它们的生产能力。②如果该产品的需求量大,可以按较高能力的主导生产环节来定,其他能力不足的环节,可以组织外部生产协作或进行技术改造来解决。否则,就按薄弱环节的能力来核定。对于能力富裕的环节,可以将多余的设备调出,或者可以较长期接受外协订货。(3)协调基本生产部门与辅助生产部门。一般来说,当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与辅助生产部门的能力不一致时,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应当按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来核定,但仍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①查定、验算辅助及附属部门的生产能力。如果辅助生产部门的能力低于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其供应和服务能力,以保证基本生产部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富裕的辅助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1.2生产计划编制规定制度名称生产计划编制规定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本规定编制目的如下。1.保证所编制生产计划与工厂的经营目标相匹配,并与工厂的生产能力与物料供应能力相适应。2.生产计划生产出的产品数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并能确保紧急订单的完成。3.保证编制的生产计划能够平衡工厂各生产车间的差能,并能有效控制库存。第2条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厂各阶段生产计划的制订。第2章制订计划的责任部门及时间要求第3条工厂生产计划的编制由工厂的生产部负全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助生产部的计划编制,并提供数据、资料支持。第4条年度生产计划应于每年年度预算下达后的7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在10个工作日之内呈生产总监与总经理审阅后,转交给各相关部门做相关的部门计划。第5条生产统计员应在每月25日前收集、整理完毕相关的资料、数据,作为生产经理编制月度生产计划时的参考。第6条生产经理应在每月29日前在平衡年度生产计划及考虑各种因素变动的基础上制订月度生产计划草案,提交于29日召开的月末生产会议进行讨论、会签。第7条生产部应于每月30日将生产计划下发给各生产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供相关职能部门做出相应的计划。第3章编制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第8条生产部编制生产计划时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以下内容。1.工厂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2.国内外的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资料。3.计划期内产品的预测销量、上期合同的执行情况。4.技术部提交的计划期内新产品试产计划。5.上期生产计划的完成状况。6.仓储部提交的成品库存及原料库存状况。7.生产现场的统计资料。第9条生产部在编制生产计划前必须进行工厂生产能力的核定,要全面计算、平衡、核定出工厂现有的生产能力。第10条生产部在拟定计划指标或方案时,应根据生产需求及工厂的实际生产状况进行拟定。第11条生产部所拟定的计划指标和方案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产品质量、产量、产值、利润等指标。2.生产进度的控制状况。3.生产品种的合理搭配。4.生产指标的分解状况。第4章生产计划草案的制订第12条生产部根据所收集的资料拟定生产基表或方案时,所拟出的指标或方案的数量不低于两个,供各相关部门进行择优、评估、确认。第13条生产部应根据确认后的生产指标或方案编制生产计划草案,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综合平衡与评估。第14条生产部在编制生产计划草案时应考虑以下内容。1.现有库存量能满足生产的部分不列入计划。2.确定适当的批量与间隔区,保证生产计划的经济性。3.检查生产设备的负荷量是否会剧烈波动、是否已超过其极限或低于其生产能力。4.涉及的内容、概念必须具体化。第15条相关部门在平衡、评估生产计划草案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1.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的平衡度。2.生产计划与劳动力的平衡度。3.生产计划与物料供应的平衡度。4.生产计划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度。5.生产计划与现金的平衡度。第5章生产计划的确认与实施第16条生产部所编制的正式生产计划应以经过生产总监与总经理审批后的生产计划草案为标准。第17条生产部应将编制好的生产计划及时下发到相关部门,并监督生产计划的落实情况。第6章附则第18条本规定由生产部制定,其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有。第19条本规定经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1.3生产计划报告范本文案名称生产计划报告(范本)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一、上月生产概况工厂上月完成生产任务量为在上月中完成了计划额度的97%,分析未完成额度主要是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大面积的停电)导致,但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低于计划额度。(2)车间设备保修率为%。二、本期生产计划制订依据与指导思想1.制订依据本期计划在充分考虑年度计划的平衡、市场预测、工厂产能分析、上期执行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2.指导思想(1)工厂今年总产值增长原则。(2)产品质量原则。(3)生产平衡原则。(4)生产计划的柔性原则。三、本期工作的重点(1)保证A产品与C产品的交货期。(2)保证解决B产品在上期所出现的质量问题。(3)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其平稳运行。(4)精加工车间的现场管理。(5)总成车间的生产配套平衡。四、本期计划产值本期计划产值为万元,希望各部门通力合作完成任务,具体如下表所示。产品计划产值表产品名称数量产值(万元)ABCDE五、具体生产单位的生产计划1.××车间A类产品计划表产品型号数量客户交货日期负责人备注合计备注2.××车间B类产品计划表产品型号数量客户交货日期负责人备注合计备注××工厂生产部年月日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1.4生产计划执行规定制度名称生产计划执行规定受控状态文件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为确保生产计划顺利执行并使生产的进程更加流畅,特制定本规定。第2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相关部门在执行生产计划时的各项事宜。第3条生产计划的执行要达到以下标准。1.确保生产作业计划能够有效执行,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管理,达到生产成品、产品质量和生产时间的平衡。2.确保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设备故障、物资保障、能源供应以及其他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完善的处理。3.确保紧急插单的执行在时间和调整成本上达到平衡。第2章生产计划执行的基本规定第4条生产部应将年度生产计划分解,制作月度生产计划,并于每月月底前将生产计划下发给相关的部门,包括生产车间。第5条与生产计划的执行相关的部门根据生产车间应收集的相关信息,制定生产进度表或生产计划配合进度表并上交生产部。第6条各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部下达的经过综合平衡后的生产进度表计算车间的生产预定量,上交生产部。第7条日常生产计划应执行以下的规定。1.生产车间应在每天工作结束后,汇总当日的生产数量并执行入库且在入库台账上进行登记。2.生产车间应根据入库量的数据,计算当日产量与进度计划产量的差距,将此项数据填入生产日报表并上报生产部。3.生产部根据生产日报表中反映的超产或生产不足情况,进行调配生产,并与相关部门协调;但如若改动生产计划必须经过生产总监的审批。4.质量管理部应做好每天的产成品的检验工作,对产成品进行各项检查,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第8条生产部每10天对当月的在制品进行一次盘查。在系统地调查完当月生产状况后,计算各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产量与生产计划的差距,进行调整、平衡。第9条各生产车间如果因为事故的发生而减少生产,无法完成预定产量时,生产部应根据相关资料,将可以安排到下月的生产任务移至次月的生产计划中。第3章一般日程计划规定第10条生产部应掌握各生产车间的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在考虑预定的生产加工单及订单中有关产品交付日期的要求和物料供应计划的基础上,确定产品交货的时间,并将时间期限记入所下单的生产指令中。第11条生产部应每月召开一次与产品相关的联合会议,以季度预算为基准,在参考销售部的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生产目标及预算,具体要求如下所示。1.采购物料要按一季度中不同的产品在进行生产制造时所需的物料数量进行供应,并将物料需求分解到月。2.所接到的订单应按照一季度事由时间(全部生产时间减去以前的订单所占用的时间)安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