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学前儿童人格的概念及构成,进而能宏观把握学前儿童人格的基本知识。•2.熟悉学前儿童人格的主要结构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组成成分。•3.掌握塑造学前儿童人格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进而在实践中进行运用。目录•任务一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任务二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任务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任务一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什么是气质?•气质是指个体对环境事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模式的特征,包括活动水平、易怒性、恐惧性和社交性等方面。•气质主要受遗传影响。•气质无好坏。一、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一)传统的四类型说•由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提出•1、多血质•这类儿童精力比较充沛,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即使换了幼儿园也会很快的就适应,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的时间相对不长,容易被其他新鲜事物吸引。•看看这类小朋友•2、胆汁质•这类儿童比较容易和家长闹脾气,他们喜欢的东西会闹着要到手,意志力很坚定,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回答问题较迅速,反应较快,遵循常规的思路。•看看这类小朋友•3、粘液质•这类儿童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到一个新的环境里他们会先观察,过一会才能够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他们喜欢玩经常玩的玩具,情绪波动性不是很大,比较稳定。•看看这类小朋友•4、抑郁质•这类儿童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比较敏感,有些不大合群,喜欢一个人独处。•看看这类小朋友(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1、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这类儿童比较活泼外向,反应速度快,适应能力好,喜欢与其他小朋友玩。对应多血质的气质类型。•2、强而不平衡型(兴奋型)•这类儿童也比较外向,但容易冲动,急躁,同时也很直率,热情。对应胆汁质的气质类型。•3、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这类儿童表较安静,内向,注意力较稳定,专一地玩一个玩具的时间相对较长,但不容易转移,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慢。对应粘液质的气质类型。•4、弱型(抑制型)•这类儿童表现的较孤僻,内向,胆子较小,不容易适应环境。对应抑郁质的气质类型。(三)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1、容易型•这种类型就是我们平时说“……孩子比较好养活”•这类婴儿生活较有规律,容易适应环境,对陌生人适应的比较快,受到大人最多的关爱。•2.困难型•这种类型就是我们平时说“……孩子比较难养活”•这类婴儿爱哭爱闹,很难安抚下来,生活没有规律,对新鲜事物接受较慢。该气质类型婴儿的家长需要对他们有极大的包容、接纳、耐心。•3、迟缓性•这种类型的孩子比较慢性子,他们情绪总是处于消极状态,不愿意面对新鲜事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较慢。这类儿童随环境的不同会慢慢发生分化。(四)巴斯的活动特质说•1.活动型•这类婴儿经常处于不断探索状态,经常会钻、爬、跑、跳等做一些这样的动作,喜欢富有刺激的、启发性的活动。•活动性的婴儿更容易引起成人对他们限制、或强制性行为。•2.情绪型•这种类型的婴儿经常会表现出焦虑、恐惧、愤怒、悲伤等情绪反应,不容易被安抚。•3.社交型•这种类型婴儿常常喜欢与不同人接触,不喜欢独处,能够积极的进行社会交往,喜欢分享和合作性游戏。•4.冲动型•这种类型婴儿的突出表现就是比较冲动,他们的情绪、行为缺乏控制,并且不够稳定、变化多端,比较冲动。(五)布雷泽尔顿的气质类型说•1.活泼型•2.安静型•3.一般型教育建议•1、学前儿童一般都不是单一的气质类型,不轻易的给他们的气质类型下结论,以免造成投射性认同。•2、要根据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相应的教育。二、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一)稳定性•1、气质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二)可塑性•1、气质也不是一成不变。•2、要对不同的气质类型进行相应的教育,扬长避短。任务二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特征。•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变化比较容易。•性格有好坏之分。一、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一)学前儿童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体现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1、合群性•(1)儿童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不同。•(2)合群性的培养要注意生活的点点滴滴。•2.好奇、好问•(1)主要体现在探索行为和提问题上•(2)要注意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要有耐心,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3.好模仿•(1)模仿对象主要是成人——他们心中的“偶像”。•(2)要尽量淡漠孩子不好行为,强化较好的行为。(二)学前儿童性格的意志特征•1.独立性•(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渐渐的认识了自己是谁,开始“闹独立”,在2~3岁尤为突出。•(2)孩子自己能干的事一定要让他自己干。•2.坚持性•(1)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决定他们有着共同的典型特点就是“没长性”。•(2)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坚持性的培养。•3.自制性•(1)学前儿童自控力的培养十分重要。•(2)4~5岁是自我控制转变的时期,主要表现为坚持性和自制力。•4.果断性•学前儿童在面对困难的情况下就体现出了果断性差异。(三)学期儿童性格的情绪特征•1.活泼性•保持愉快状态是学前儿童性格最典型的特征•2.控制性•学前儿童在情绪的强度上会表现上有差异•3.持久性•学前儿童受情绪影响时间的久暂程度不同•4.稳定性•学前儿童情绪起伏波动的程度不同(四)学前儿童性格的理智特征•1.易受暗示性•(1)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很低,具有明显的易受暗示的特点,他们常常随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想法。•(2)成人要经常给学前儿童积极的暗示,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格。•2.创造性•(1)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发展最关键的时期。•(2)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多让孩子们想象、思考和讨论。二、学前儿童的性格塑造•(一)发挥家长作用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二)树立成人的榜样作用•(三)利用游戏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四)培养学前儿童正性的情绪•(五)家、校、园共育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六)在集体生活和实践中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七)利用挫折教育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任务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是每个独立的个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指的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1、大多学者认为1岁前,婴儿没有自我。•2、2~3岁会说“我”这个代词,这标志着他们自我意识的真正形成。一、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一)自我认知的成分•1.自我观察•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进行观察。•2.自我分析•3.自我评价•(1)培养学前儿童客观的评价自己十分重要。•(2)从对自己外部特点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内部心理品质的评价。(二)自我认知的内容•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掌握人称代词“我”“你”,标志着婴儿能够将自己和周围客体区分开了。•2.对自己动作的认识•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儿童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比较晚,大约在3岁左右。二、学前儿童的自我体验•指的是他们对自我的情感方面能够有所意识。•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1、水平不断深化•2、易受暗示,年龄越小越明显•三、学前儿童的自我调控•1、自我调控是学前儿童的自我在意志方面的表现。•2、3~4岁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就出现了,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上。电影赏析:约书亚活泼聪明的彤彤•案例描述:彤彤,4岁,在幼儿园里人气不错,每次老师教舞蹈,她都是班级里学习的最快的,上课积极发言,她喜欢的课程还能保持时间长些,否则,上课的时候小动作挺多的,但是如果老师给她示意时,她就能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他适应环境很快,妈妈给她转到新的幼儿园,她很快的就和那里的老师和同学打成了一片。•案例分析:彤彤表现的很活泼,上课小动作比较多,老师示意时能够停下正在进行的动作,注意的转移能够也比较好,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幼儿园,她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彤彤偏多血质。返回爱动的强强•案例描述:强强,5岁了,他办事很麻利,每次劳动课时他都很逞强,他的活动量很大,似乎不知道辛苦,他似乎很讨厌安静的课程,上课他会发出叫声,老师给他示意也没有什么作用。环境不顺眼他就想去改变,有一次小朋友正排队打水,队伍的中间有一把椅子,他冲出来就把旁边的椅子搬走了。•案例分析:强强的活动量很大,似乎不知道辛苦,兴奋性占主导,上课时老师遏制他的叫声也没有多大作用,总的来看强强的气质类型偏胆汁质。返回专注的红红•案例描述:6岁的红红显得很有自制力,手工课上大家都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老师,可是红红还是在那里研究着怎么做更好,即使小朋友们都出去玩了,她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如果有委屈她的心情会一上午都不好,不太好哄,她上什么课程都能集中注意力,即使有的小朋友想和她说话,她也无动于衷,如果她喜欢上的游戏,她是全班同学中最能坚持玩这个游戏的一个。•案例分析:红红表现的比较沉稳,即使别的小朋友去玩了,她还是在那里继续做手中的事情,上课小朋友打断她,她也没有反应,她注意力比较集中,她心情不好时不太好哄,情绪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相对较慢,所以,情绪兴奋性较弱,反应速度比较缓慢,红红偏粘液质。返回顺从的刚刚•案例描述:5岁的刚刚很安静,无论有多么好吃的饭菜,他都不会大口大口的吃,他总是把自己的衣物整理的很整齐,哪怕书包放歪了,他都会重新放一下,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他也不会有太大反应,但是回到家里他会很低落,有时会找妈妈哭,他不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如果有人来和他玩,他也不会显得高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还是自己在那里玩。•案例分析:刚刚不善于与小朋友交往,衣物摆放整齐,情感比较细腻,幼儿园里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回家也会继续哭,他对消极事件反应不安,并且难以平静,刚刚偏抑郁质。返回“我能行”的心搏•案例描述:手工课上,老师要求小朋友们制作小汽车,把他们分成了组,每组6个小朋友,每组都开始做起了小汽车,有的负责剪纸,有的负责粘胶,合作的很愉快。5岁的心博和他的组员喊了起来“我不要和你们一起做了,你们做的不好看,做小汽车我自己就可以完成的”。接着又和老师说“老师,为什么做小汽车要一起完成,我想一个人做,我自己就可以完成的”。•案例分析:心搏表现的比较孤僻,不懂得合作,喜欢自己做事情,和小朋友们喊,表现出了攻击性,缺少合群性。返回延迟满足实验•1960年,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进行了这一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诱人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回来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在十几分钟的等待中,有些孩子缺乏控制能力,经不住糖的诱惑,把糖吃掉了。而有些孩子领会了老师的要求,尽量使自己坚持下来,以得到两块糖。他们用各种方式使自己坚持下来。有的把头放在手臂上闭上眼睛,不去看那诱人的软糖;•有的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有的努力让自己睡着。最后,这些有控制自己能力的小孩如愿以偿,得到了两块软糖。•在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的一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返回哭闹的洪波•案例描述:四岁的洪波很让妈妈头疼,洪波只要有一点不如意就嚎啕大哭,经常哭的背过气去,手抓到什么就乱扔,脚碰到什么就乱踹,尤其在公共场所,妈妈觉得很没有面子。•案例分析:洪波的情绪难以用意志控制,即使在公共场所他也不会给妈妈留一点面子,这体现着学前儿童性格的控制性差。返回刁蛮的小公主•案例描述:丽丽的眼神里充满了攻击,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她玩,她看起来比较孤僻,她和小朋友们玩就喜欢动手打人,时间久了,小朋友们都害怕她,丽丽就像个刁蛮的小公主。•案例分析:丽丽的问题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父母没有给她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她性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丽丽表现出了孤僻、攻击的性格特点。根据老师的调查,了解到丽丽的父母经常吵架,而且吵架时也从来都不照顾丽丽的感受,在丽丽的内心深处埋藏着攻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