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产业布局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产业布局主要问题:1、产业布局的内涵2、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内涵一、产业布局的含义产业布局是指人们以一定的地域(一个国家或地区)为界限,对产业进行空间分布的规划;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二、产业布局的必要性1、促进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2、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3、纠正产业的不合理分布。4、实现国家整体利益。5、有效保证国家的国防安全。三、产业布局理论概述1、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空前扩大,商品销售与原料产地范围越来越大,如何合理布局产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杜能的《孤立国》理论19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农业经营方式和种植作物的选择,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因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自由农作圈(鲜菜和牛奶)→林业圈(木材)→轮作农业圈(谷物)→谷草农作圈(谷物和畜产品)→三圃农作圈(畜牧)→荒野。杜能的理论虽然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也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但他的农业区位理论为其他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以深刻的启发,被誉为产业布局学的鼻祖。(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是工业布局理论的的创始者。他的《工业区位论》认为:运费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工业的最优区位应当选择在运费最低点上。同时,他认为,劳动费用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韦伯是区位理论的奠基人。2、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1)成本学派理论。其理论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其中,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线路运输费用和站场费用。第一,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讫点最佳;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第二,若无直达运输线,则港口或其它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这就是转运点区位论,这为人们在港口布局工业提供了理论依据。(2)市场学派理论。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主要有: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尔的贸易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等等。其中,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区位经济学。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首创了以城市聚落为中心进行市场面与网络分析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3)成本—市场学派理论这一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布局的问题。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林等。俄林提出了“一般区位理论”。他认为:运输方便的区域经济能够吸引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并能够成为重要市场,因而可专门生产面向市场、规模经济优势明显和难于运输的产品;而运输不方便的地区则应当专门生产易于运输、小规模生产可获利的产品。弗农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布局进行了探讨:第一,处于创新期的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布局在科研信息与市场信息集中、人才较多、配套设施齐全、销售渠道畅通的发达城市;第二。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会从个别点向面上转移,呈波浪扩散开拓市场,以节约成本;这是因为生产定型化使技术普及化,同时大城市的成本费用一般较高。第三,衰退期的产业沦为完全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长期生产,技术完全定型,产品趋于饱和,发展潜力下降,应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弗农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以技术发展为核心,事实上已经反映出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许多现象吻合。(4)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局理论二战后,西方一些学者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提出了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等,丰富了产业布局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后起国家或地区,通过政府计划和重点吸引投资的形式,选择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力的企业,有选择地在特定地区和城市,形成增长极,充分实现规模经济、确定中心地位,并辐射带动邻近地区发展。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在后起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高,投资风险较低,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产业集中超过一定限度后,往往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这样发达地区会通过资金、技术乃至人力资源向其他地区逐步扩散,以寻求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机会,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产品和资源的市场需求会相应增加。(5)其他相关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各国为了本国利益,生产具有自身优势的产品,实行国际分工,然后相互交换。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两国产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比较(或相对)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所决定。因此,每个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对本国最有利的商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理论”:各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因此要充分发挥各自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优势,同时,促进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产业布局进行了调整:从强调“均衡布局”转向“非均衡布局”。四、产业布局规律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的规律。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的形式、特点和变化,是产业布局的基石,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2、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地域分工的深化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相互促进,推动了产业布局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和发展。产业合理布局的目的在于实现合理的地域分工与交换。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不仅能发挥地区优势,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3、分散—集聚—扩散规律。从产业演进的历史来看,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各产业在地域上的布局演变可以表示为“分散—集聚—扩散”的循环上升链环。其中,集聚体现经济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分散和扩散则意味着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4、地区专业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规律。产业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产业关联性,产业之间的横纵向联系,要求产业布局能够体现专业化和多元化相结合,能够发挥出区域企业集聚效应。5、非均衡布局规律。产业空间发展总的来说表现出不平衡特征,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状况。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产业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但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的差距将会随整体经济的增长而趋向下降。五、产业布局模式1、均质模式。在工业化前期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布局以分散为主,社会经济活动分散,表现为地区差异不明显的均质模式。2、增长极模式:增长极模式又称为极核模式。近代工业出现以后,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极大提高。经济发展总是选择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这些发展场所就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地。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集聚地的发展速度也是有快有慢,某些具有创新力的企业增长迅速,经济规模明显超过其它地方,并对临近地区的经济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它便逐步成为区域的“增长极”,使得产业布局以分散为主转变为以集中为主。3、点轴连接模式:点轴连接模式是在增长极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里所说的“点”,就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增长极点(即各中心城市)。在增长极形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它要和周围的点发生联系和交往。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各增长极点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不断加强,形成了交通线、通讯线、动力供应线和水源供应线等各种线状基础设施。这些线就是所谓的“轴”。4、网络模式:网络模式是点轴连接模式发展的结果。产业布局从均质布局—增长极布局—点轴连接布局—网络布局,是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网络模式一般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5、地域生产综合体开放模式。6、区域梯度开放模式。该布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梯度推移理论。区域梯度开发是一种以“效率优先”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区域发展战略。强调集中资金和资源实行重点发展,同时在地区间形成产业结构转换的连续关系,从而使产业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联系,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相结合,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相适应。第二节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三个方面的因素。二、社会因素。1、历史社会因素;2、人口、劳动力资源。3、国家法律、政策。三、经济因素。1、经济区位因素;2、市场因素;3、基础设施因素;4、资本供给因素。四、科学技术因素1、技术进步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产业布局。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开拓了资源的利用领域,使得单一的产品生产区,变为多产品的综合生产区。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2、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结构,影响了产业布局。技术变革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引起人类生产、生活状况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产业布局。3、运输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降低了运输费用,扩张了运输距离,改变了产业布局面貌,并进一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第三节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产业集聚的内涵1、内涵: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若干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在地理空间上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通常产业集聚也有叫产业集群的,含义基本相同。2、基本特征:1)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在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规模效应显著。在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在全国乃至世界同类产品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2)产业聚集加深了区域内的分工,不仅通过市场、契约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而且还通过非正式交流增强了企业之间的协作,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为企业之间的协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产业聚集区内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资源的流动性大、共享性强。4)产业集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二、产业集聚形成机制产业集聚是产业演化发展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具有产业集聚特征的地区,不仅保持了巨大的竞争优势,还推动了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1、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2、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3、人力资源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需要。4、制度环境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推动力量。5、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必然要求。三、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的聚集。1、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1)产业集聚能促进区域内专业化的分工;2)产业集聚使需求集聚起来,形成专业市场;3)产业集聚能够带动生产要素的流动,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区域内居民的收入水平;4)产业集聚能促进信息交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5)产业集聚可以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6)产业集聚能形成一定的溢出效应。2、促进区域产业集聚的政策措施产业集聚一般是在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下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产业集聚过程无事可做,政府可以培养产业集聚产生的土壤,制订产业集聚健康发展的政策,提高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1)找准地区产业相对优势,选择几个可能造成产业集聚的主导产业,制订优惠政策,扶持主导产业发展。2)规范生产秩序,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培育产业集群。4)依托中小企业集群,建立起开放型产业结构。5)政府负责帮助建立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6)提供产业集聚的相应环境。要因地制宜,避免政府强制制造产业集中,形成产业“集”而不“聚”,阻碍产业发展的局面。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