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第七章中药基本知识与用药护理-PPT文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习内容】•1.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2.中药的煎煮方法。•3.中药内服法、外治法的护理。•4.常用中药的性能。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概述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中药的性能:性,药性;能,效能。就是对中药的基本性质和作用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的内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毒性升降浮沉归经五味四气中药性能寒热温凉四气•凡能治疗寒性病的药物是热性和温性。•凡是能治疗热性病的药物是寒性和凉性。•其中寒与凉、温与热是同一属性,仅是程度上差异,寒性较小的称凉性,热性较小的称温性。•此外,有些药物作用较和缓,称为平性。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五味属性入五脏作用用途辛阳肺发散、行气、和血治疗表证、气滞、血瘀甘(淡)脾补益、和中、缓急治疗气虚、调和、疼痛酸(涩)阴肝收敛、固涩治疗各种滑脱不禁苦心清热、泻火、降逆、燥湿治疗热证、肺气上逆、湿证咸肾软坚、散结、润下治疗瘰疠、便秘淡渗湿、利尿治疗湿证、小便下利升降浮沉•指药物对疾病治疗作用中的趋向性。升是升提,降是降逆,浮是上浮发散,沉是下行泄利。•升浮药主向上向外,有升阳、催吐、发汗、散寒、祛风等作用。•沉降药主向下向内,有降气、潜阳、泻下、清热、敛汗等作用。归经•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将药物功效进行归纳,体现了药物对机体各部位治疗作用的选择性。如酸、苦、甘、辛、咸味分别归入肝、心、脾、肺、肾经。引经药中药有没有毒性?毒性是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毒性反应会造成脏腑组织损伤,引起功能障碍,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甚至死亡。是药三分毒配伍中药的用法煎服法剂量禁忌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情单行•仅用一味药治疗疾病。•如人参(独参汤)治气虚欲脱证。相须•凡属两种以上功效相同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如石膏配知母能增强清热泻火的作用。相使•凡以一药为主,余药为辅以提高主要的功效叫相使。•如黄芪与茯苓同用,茯苓能提高黄芪的补气利水的作用。相畏•是指一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被另一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配生姜,生半夏的毒性被生姜减弱或消除。相杀•是指一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防风可解除砒霜之毒、绿豆能杀巴豆毒等。•上述相畏与相杀,实质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结果都是消减毒性。相恶•一药可使另一药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称相恶。•如莱菔子与人参同用,人参的补气作用则被莱菔子削弱。相反•两种药物合用后相互作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剧烈作用称相反。•“十八反”中若干药物。服药禁忌妊娠禁忌配伍禁忌禁忌•《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毒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遇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làn)炙煿(bó)莫相依。•妊娠禁忌•一般分为禁用药和慎用药。毒性强的、药性猛烈的一般为禁用药,如水银、砒霜、雄黄、川乌等;•活血祛瘀的、行气破滞的、辛热滑利的一般为慎用药,如牛膝、川芎、红花。服药禁忌•某些食物可减弱或消除药物的功能,或产生不良反应及毒性作用。•一般来讲,服药期间少用油腻辛辣生冷等食物瓜果。剂量•是指一剂药中每味干燥药物成人一日的用量;或指在一方剂中药与药间的比较份量,即相对剂量。剂量大小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能、质地、配伍及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来掌握。【小结】第二节用药护理内治法——煎药法•器皿:以砂罐、搪瓷为宜,忌用铁器等。•水量:以高出药面2-3cm为度。•煎煮方法:冷水浸泡药物30-60分钟,每剂煎煮两次,第2煎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均应适当减少。解表药宜用武火、煎的时间不宜长,沸后10-15分钟即可;补益药宜文火久煎,沸后煎40-60分钟左右。特殊煎煮方法:•1.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介壳、矿物类药物,如龟板、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牡蛎等应打碎先煎半小时以上;附子、川乌、草乌等药宜先煎1小时以上。•2.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荆芥、木香、砂仁、沉香、豆蔻等久煮有效成分易于挥发;大黄、钩藤等久煎有效成分破坏,故此两类药物均宜后下。•3.包煎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蛤粉、滑石、旋覆花、车前子、灶心土等宜先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4.另煎主要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2~3小时,如人参、羚羊角、鹿角。特殊煎煮方法:•5.溶化又称烊化,阿胶、龟胶、鹿角胶、鳖甲胶等入煎粘锅,宜加热后熔化兑服。•6.泡服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7.冲服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等。•8.煎汤代水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车前子包煎旋复花后下钩藤薄荷先煎附子磁石烊化阿胶另炖人参冬虫夏草冲服朱砂琥珀泡服番泻叶菊花内治法——服药法•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散寒要热服;治疗呕吐或药食中毒宜小量频服。寒药治热证宜冷服;温药治寒证宜热服。滋补宜饭前服,驱虫或泻下药宜空腹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一般情况,每天一剂,可分2-3次服,病缓者早晚各一次,病情危急者,每隔4小时一次,使药力持续,以利顿挫病势,祛邪扶正。内治法——服药法•1.汤剂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拘于外。如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3.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咽喉,以免粘喉引起呕吐。•5.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内服法的护理•第一,严格查对制度,明确给药方法;了解过敏史,熟悉中药的不良反应。•第二,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第三,观察药物效果和反应,如服解表药后,应给病人喝些热粥或热饮,以助药力;服用吐药后要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和次数;服泻下药后应观察泻下次数,大便性质、量等。服排石汤要观察二便情况,检查有无结石排出等。服药后均要观察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内服法的护理•第四,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和间隔时间。•第五,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和“五味”即辛、甘、酸、苦、咸的相同内容和区别。凡食性与药性相顺应,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性与药性相反,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外治法•(一)中草药药浴•中草药药浴,是在水中加入中草药和直接采用中草药的煎液浸浴或洗浴、蒸浴全身或局部,利用水的洁净、温热、浮力、按摩等物理作用以及药物的治疗、保健作用,达到防治的疾病作用。护理注意事项如下:•1.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宜温度进行药浴。•2.药浴时间要依药液温度而定,水温越高,时间越短。•3.对有冠心病、动脉硬化、重症高血压、有出血倾向、心力衰竭、严重肺功能不全或低下者禁用39℃以上的热水全身浸浴。•4.皮肤有伤口者、处于月经期的妇女、对药浴液过敏者不宜采用。•5.浸浴时和浴后,注意避免风寒。外治法•(二)敷药法•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使用时将新鲜的植物药捣烂,或将药碾成细末,加酒、蜜、醋等汁调和,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护理注意事项如下:•1.要将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2.夏天如以蜂蜜、饴糖做赋形剂时,应加少量苯甲酸钠防止变质,影响药效。•3.肿疡成脓期,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4.注意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局部瘙痒,反应明显者,可除去药物,用乙醇涂擦,或以青黛散软膏外擦;出现皮肤鲜红,或起丘疹,或发生水疱、瘙痒异常,甚至湿烂等现象,应停止使用药物,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小结】第三节常用中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解表药使用注意•1.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2.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3.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此类药物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祛寒,具有发汗力强的特征,适用于风寒表证。辛温解表药麻黄[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治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桂枝[功效]解肌发汗,温经通阳,祛风除湿。防风[功效]散风解表,祛湿止痛,祛风解痉。紫苏[功能主治]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生姜[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止咳。苍耳子[功能主治]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辛夷[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此类药物性味辛凉,能宣散风热。发汗作用比较和缓,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部分药物还有透疹解毒作用,可治风疹、麻疹火疮疡肿毒初起兼表热证者。辛凉解表药桑叶[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菊花[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薄荷•性味与归经:辛,味。•入肺、肝经。•功用:疏风,散热,•辟秽,解毒。•主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柴胡•性味与归经苦、凉,入肝、胆经。•功用: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主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蝉蜕[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惊风抽搐,破伤风。升麻[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脱肛,子宫脱垂。淡豆豉[功能主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清热药药性寒凉,主入肺、胃、肝、心、肾经,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及清虚热等作用,可使实热火毒及湿热、虚热得以清解,达到热清病愈的目的。清热药•注意事项:•1.使用清热药时,要辨别热证的虚实,分清里热的部位,选择适宜的清热药。•2.运用清热药的原则一般为表证已解,里热正盛,但未结实。若热邪在表,当辛凉解表药;里热成实,则应攻下药;表热未解,邪已入里,则宜表里双解药。常用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清热泻火药•凡以清除气分实热为主要作用的药。•适用于急性热病邪在气分所致的壮热、烦渴、汗出、舌红苔黄、脉洪大等实热证;以及邪

1 / 29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