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主要内容1、地下管线管理的重要意义2、我国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现状3、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分析4、我国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对策1、地下管线管理的重要意义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地下管线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埋设在城市规划道路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电力、电信电缆以及地下管线综合管沟等。从管线传输或排放物质的性质来分,城市地下管线可分为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电力、工业和综合管沟八大类管线,每一大类管线还可根据传输或排放物质的差异或其功能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小类,如给水管线可分为生活水、循环水、消防水、绿化水和中水等;燃气管线可分为煤气、天然气等;排水管线可分为雨水、污水和合流等;热力管线可分为热水、蒸汽等;电力管线可分为供电、照明、电车和直流专用线路等;电信管线可分为市话、长途、广播、有线电视、宽带和监控等;工业管线可分为氢气、氧气、乙炔和石油等;综合管沟管线可分为综合管廊和综合管沟等。我国的城市管道大规模建设是在建国以后,基于当时国情,无论是管道的长度和管径和网络分布都是暂时解决当时的突出问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也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着,但地下管线设施建设一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管线规划性不强,主干线与次干线的衔接性差,管线纵横交错,各自为政。城市的规模越庞大,功能越复杂,基础设施越密集,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越多。而水电气通讯等任何一种地下管线出现问题,都会威胁城市的公共安全。地下管线管理在城市公共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地下管线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的功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城市功能、确保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城市地下管线就像人体内的“血管”和“神经”,因此,被人们称为城市的“生命线”。2、地下管线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发展非常迅猛,但随之而来的地下管线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施工破坏地下管线造成的停水、停气、停电以及通信中断事故频发;“马路拉链”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痼疾;由于排水管道排水不畅引发的道路积水和城市水涝灾害司空见惯。地下管线引发的问题已成为城市百姓心中难以消除的痛。频频发生的城市地下管线事故让人们认识到,原来我们脚下坚实的大地有时其实很脆弱,地下管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将给城市带来巨大影响,地下管线的重要性正日益被各级政府部门和城市老百姓所重视。3、地下管线是城市安全与繁荣的根基城市地下管线被人们称为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安全与繁荣的根基所在,对于它们的安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城市燃气管道已经被列为城市的重大危险源,燃气管线的泄漏和爆炸事故影响到城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供水管线事关城市百姓的用水安全;城市排水、供水管线有可能成为传染疾病的传染通道;供水、燃气、电力和电信等管线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作为发动袭击的工具。因此,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评估、排除和监管很有必要。4、地下管线事关城市形象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招商引资的效果,而频频破坏地下管线的事故会严重影响城市在投资者中的形象,甚至可能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1999年8月29日,某施工单位在北京市玉泉营环岛附近将6条重要通信光缆挖断,其中有两条是国家一级干线,使北京与南方七省市的通信中断,部分国际线路、国家会议电视网等党政军通信线路、大型企业集团、建设银行与外界的联系中断。这些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算,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400多万元,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更为重要的是,它严重影响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甚至造成了不良的国际影响。2006年5月17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丹路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上,一台搅拌桩机不慎将地下的6条通信光缆,包括省长途干线48芯光缆、佛山本地3条108芯光缆、南海区24芯和36芯区域网全部挖断,造成佛山至省长途干线、佛山市、南海区区域网络通信业务中断7小时。今年,北京又先后发生两起较大的因地下管道导致的地面塌陷,济南市地铁选线勘察时打断地下主供水管道,等等。第一、地下管线信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主要体现在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工程档案及安全维护等几个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实现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是未来数字城市的需要。地下管线信息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埋设在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社区道路以及城市广场等区域地下管线的走向、空间位置、基本属性及其附属物等信息。地下管线信息属于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具有统一性、精确性、完整性和基础性等特点。统一性是指城市各种与地下管线相关的专题信息系统,其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来源应一致;精确性是指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空间精度要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的有关要求;完整性是指在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社区道路以及城市广场等区域范围内,城市地下管线数据要能够真实的反映地下管线现状;基础性是指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管理和应急抢险等均需要城市地下管线数据作为信息支撑,城市地下管线数据是城市众多空间专题信息系统必要信息。地下管线信息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基础。规划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审批过程中,必须准确掌握地下管线的铺设情况、连接方向及埋设方式,才可以正确合理的进行审批,减少规划决策失误。地下管线信息是进行建设施工的信息保证。掌握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信息,可以有效避免施工破坏管线事故的发生。地下管线信息是设施安全维护工作的基础。掌握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信息,可以高效、准备的开展地下管线及其设施的安全维护工作。地下管线信息是城市应急工作的数据支撑。地下管线事故轻者影响到城市的交通和城市居民的生活,重者造成人身伤亡或传染病的传播,甚至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建筑物坍塌、城市地下水体污染等重大事故,严重者可能会损坏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为城市应急指挥、抢险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应急指挥和抢险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提高决策效率。综上所述,地下管线是维系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保证城市整体运行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地下管线是未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重要的基础工作。城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基础,规划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审批过程中,必须准确掌握地下管线的铺设情况、连接方向及埋设方式,才可以正确合理的进行审批,减少规划决策失误。同时地下管线信息也是进行建设施工的信息保证,避免出现破坏管线事故的发生,以及为城市地下管线设施维护工作快速、准确的提供设施信息。因此,地下管线信息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应急和地下管线运行维护管理的基础。第二、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管线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应用起步较早。从七十年代开始利用计算机管理城市管线资料,到目前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地下管线数据。总结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的发展历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阶段、起步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共享应用阶段。原始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城市地下管线类别较少、规模不大、资料缺失。由于当时探测技术和探测仪器发展水平的限制,为了摸清地下管线的现状,一般通过对已有管线的整测和新建管线的竣工测量等手段来实现。整测时先向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收集整理已有管线资料,而后采用开井或开挖少量样洞的方法,到实地对照核实调查,并测绘和编制管线图。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济南、沈阳、南京等城市曾通过地下管线整测的方式,逐步掌握了大部分地下管线资料,对当时的城市建设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此阶段,所有管线的权属部门和城建部门都建有档案室,以保存管线的竣工图和各种管线的属性卡片、表册。该时期的城市地下管线资料的收集是采用“整测”方法,即以向各专业管线单位收集现存资料为主,辅以实地调查测绘,最后编制管线图。到90年代初,有部分单位开始尝试采用计算机机助成图方法来管理地下管线资料,但仍然不能摆脱传统的档案资料管理模式。属于地下管线信息化传统管理阶段。起步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种类增加,规模扩大,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地下管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而地下管线资料的不全、不准、不现势和不一致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随着电磁法探测技术进展、地下管线探测仪器的引进及其在大型工矿企业中的成功应用,电磁法探测技术开始逐步引入到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之中,并成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图形化操作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的新进展为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建立和地下管线信息的应用也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为了统一城市地下管线探查、测量、图件编绘和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城市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建设和管理提供各种地下管线现状资料,保证探测成果的质量,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原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并于1994年12月5日批准发布,1995年7月1日起施行,使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逐步走向规范化。广州、无锡市、厦门市、克拉马依市、福州等城市专门成立了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来统筹组织开展全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尤其是广州市,为了完整、系统地做好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查明地下管线状况,统一广州市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基础资料编制的技术要求,在工作开展前还专门制定了《广州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并首次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中引入工程监理制度。此阶段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的目标由最初的编绘综合地下管线图逐步过渡到建立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并开始采用图形软件(如AutoCAD)管理图形,采用数据库软件(如DBASE、FOXPRO)管理管线和管件的属性数据,初步实现计算机制图和简单查询。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也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平稳发展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2005年,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管线已经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作用与功能越来越重要,而地下管线家底不清、数据不准、精度不高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查清城市地下管线现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与维护迫在眉捷。另一方面,为了推进全国各城市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建设部于1998年颁布了建规[1998]69号文“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未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城市应该尽快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弄清地下管线的现状。有条件的城市应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以便更好的对地下管线实行动态管理”。为了适应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需要,受建设部规划司、标准司组织有关单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进行了修编,并于2003年开始实施(CJJ61-2003)。新规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各项工作的有序化。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90年代初期至中期,随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INTERGRAPH、GeoMap、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