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室诊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常用实验室诊断高邮市人民医院孙业富一、血、尿、粪三大常规和血沉检查二、肝肾功能检查三、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查四、常用临床免疫学检查五、血型鉴定与配血试验六、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血液检查1、RBC、HB的检验参考值及病理性变化意义成人男性4.0-5.5×1012/L120-160g/L成人女性3.5-5.0×1012/L110-150g/L新生儿6.0-7.0×1012/L170-200g/L病理临床意义:⑴RBC、HB增高:Ⅰ、相村性:严重吐泻、大面积烧伤能超群,Ⅱ、继发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Ⅲ、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⑵RBC、HB减少:Ⅰ、造血物质缺乏:IDA、MA,Ⅱ、丢失过多:失血,Ⅲ、破坏增多:HA,Ⅳ、骨髓衰竭:AA贫血分类:轻度(120、110)、中度(90)、重度(60)、极度(30)⑶RBC、HB两者减少一般呈平行关系⑷形态异常:球形、巨形、小红细胞等。如:碱性点彩红细胞—铅中毒诊断筛选指标2、WBC检查⑴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新生儿15-20×109/L及分类增多意义:Ⅰ、急性感染或炎症,Ⅱ、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Ⅲ、急性大出血,Ⅳ、急性中毒、Ⅴ、恶性肿瘤中性减少:Ⅰ、感染性:病毒、伤寒,Ⅱ、血液系统:AA,Ⅲ、物理化学因素,Ⅳ、其他;SLE、脾亢⑷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Ⅰ、核左移:杆状核增多5%,轻度6%,中度10%,重度25%,Ⅱ、核右移:分叶核增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3%表明预后不良。E增多:变态反应疾病、寄生虫、肿瘤、、传染病、其他。E减少:伤寒、烧伤、大手术后M增多:感染、血液病等L增多;病毒感染、肿瘤、器官移植等BPC(PLT)计数参考值:100-300×109/L病理减少:Ⅰ、血小板生成障碍:AA,急性白血病,Ⅱ、PLT破坏或消耗增多:ITP,SLE、DIC,Ⅲ、PLT分布异常:脾肿大,ESR测定参考值:男,0-15mm/h,女,0-20mm/h病理增快: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尿液检查1、物理检查:尿量、气味、颜色、透明度、比重2、化学检查:尿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亚硝酸盐,尿三胆测定血尿1ml/L、镜下血尿3个/HP,HB尿、脓尿、乳糜尿、胆红素尿尿沉渣检查:RBC、WBC、cast(蛋白的存在、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和酸化的能力、具有交替使用的肾单位)---透明、细胞、颗粒、脂肪、肾衰竭、蜡样管型粪便检查1、标本采集注意事项2、理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粘液便、溏便、胨状便、脓性及脓血便、鲜血便、柏油样黑便(上出50-75ml,如见柏油样便且持续2-3天,说明出血量至少为500ml)、稀湖状或稀汁样便、米泔样便、白陶土样便、干结便、细条状便、乳凝块隐血test:消化肿瘤的过筛试验肝功能检查1、蛋白质代谢检查TP、Alb、Glb的参考值及意义、降低: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白蛋白合成,营养不良,蛋白丢失过多,消耗增多,血清水份增多A/G倒置:严重肝病、多发性骨髓瘤等1、胆红素代谢检查总胆间胆直胆尿胆原尿胆素尿胆红素粪便溶黄高高正或高强++---加深肝黄高高高+++正常或变浅阻黄高正或高高---------+变浅或白陶土2、胆汁酸(BA)测定见于肝细胞损害、胆道阻塞等1、ALT、AST测定意义: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药物性、脂肪肝、肝癌、急性心肌梗死、其他疾病2、ALT/AST和“胆酶分离”现象1、ALP测定意义:肝胆疾病、黄疸的道别,骨骼疾病,生理性增高2、γ-GT测定意义:胆道阻塞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药物性、肝癌3、AFP测定: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性的肿瘤标志,血清测定大于500μg/l或持续增高更应高度重视。肾功能测定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代偿期51-80ml/min,失代偿期50-21ml/min,衰竭期19-10ml/min,尿毒症期10ml/min)、指导治疗2、BUN、Scr测定:肾脏疾病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查1、K、Na、cl、Ca、P、Fe意义:血脂测定1、T-ch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胆道梗阻等2、TG测定: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3、HDL-c(APO-A1)与T-ch、TG呈负相关4、LDL-C(APO-B)GN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呈相关5、LP(a)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子之一DM相关检查1、血糖、尿糖的测定2、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协助诊断糖代谢紊乱的疾病3、GHB测定:不能反映近期的血糖水平,不能提供近期的治疗效果,只作为糖尿病病人6-10周前血糖水平的定量指标,但他是糖尿病长期监控的良好指标,尤其对IDDM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监控有用,糖化白蛋白可了解糖尿病近二周的血糖水平,反映糖尿病治疗的较近效果。4、胰岛素、C肽、自身抗体、餐后二小时血糖测定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1、CK(MM、BB、MB)、LDH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肝病的诊断2、TnT测定:反映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对诊断AMI有重要价值3、cTnI、Mb测定:心梗、心肌受损常用临床免疫学检查1、Ig(G、M、A、D、E)、C测定:增高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减少:免疫缺陷2、ANA、LE、RF、抗“O”,伤寒、副伤寒测定3、梅毒检查:RPR、USR、ELISA、TPPA、TPHA、螺旋体检查血型临床与配血试验1、ABO、Rh血型系统2、交叉配血的原则围手术、急性失血输血指征1、如无心肺疾患,HB在100g/L左面不必输血2、许多HB100g/L病人可以耐受手术3、择期手术前分别为60-100g/L与100g/L两组对比,术后死亡率分别为5%和3.2%,无显著性差异P0.054、目前认为,输血指征就根据病情综合考虑:有心肺疾患或低氧血症的病人,输血指征定在100g/L;无心肺疾患的年轻病人,HB在80-100g/L可以耐受手术。5、失血量20%血容量。只要输液,不必输血6、失血量20%血容量,HCT0.30需要输血、7、大量输血:24h内输血量大于等于自身血容量8、如有明显贫血,必须输注红细胞,才能纠正组织缺氧。输RBC的适应证血容量补足后,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输RBC为好RBC用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病人,不良反应少RBC悬液列为首选输全血的适应证全血能同时补充血容量和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全血可用于失血量大且有进行性失血的休克病人急性失血失掉的是全务,补充的全血并不“全”全血中粒细胞和PLT已丧失功能全血中因子八和五不稳定,离体后活性逐渐衰减全血中细胞碎片多,“保相聚损害物”多全血输入越多,病人人代谢负担越重全血比红细胞更容量产生同种免疫全血比红细胞不良反应多成份输血概念: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出相应制品.这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优点:制剂容量小,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便于保存,使用方便;综合利用,节约血液资源.粒细胞在22度保存一天,五因子在4-8度保存1-3天活性丧失50%,八因子在4-8度保存24小时丧失50%输全血的缺点: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全血内所含的成分不浓,不纯和不足一个治疗剂量,疗效差;全血是宝贵的社会资源,盲目输注全血是对血源的浪费.成份血的种类:悬红,洗涤红,冰冻红,机采PLT,冷沉淀,血浆,去白等止血与凝障碍检查血管壁检测: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BT测定主要反映血管壁结构及PLTPLT相关检查:PAdT,PAgT,CRT凝血因子检测:CT,APTT,PT实验室试验均可进行,结果会显示1.凝血因子减少(所以所有的凝血试验是延长的)2.低的Fg和FDP3.低的BPC计数:50×109/L4.在血片上可见破碎的RBC如不能做这些试验,可做下例的DIC试验1.取2-3ml的静脉血放入一个清洁的玻璃试管内(10*75mm)2.将此试管握在你的拳中保温(即体温)3.4分钟后慢慢倾斜试管,看是否有凝块形成,然后再每分钟重复,直到血液凝固和试管能颠倒为止,正常情况下凝块在4-11分钟形成,但在DIC时15-20分钟后仍为液体状态.4如怀疑有DIC,在等候凝血试验结果时,不要延迟治疗.DIC常继发原发性疾病,应该针对DIC的诱因直接治疗(病因治疗最为重要)临床与实验室*分析前阶段实验室内部分析中阶段临床与实验室*分析后阶段检验医学工作流程中的主要环节检验医学概述项目选择解释开医嘱标本准备标本测定报告计算准备病人检验医学全流程图对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并知晓其方法及特点与实验室沟通并合作,确保准确、快速–时机的把握–病人的准备–严格监督标本的采集(SOPs)客观评价检验结果循证检验医学(EBLM)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的一个分支。是在大量可靠的临床应用资料和经验的基础上(即证据)研究检验项目临床应用的价值,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病情转归提供有效、实用、经济的检测项目及其组合。及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意见。试验方法选择筛查:敏感性高的项目,防止假阴性诊断:特异性高的项目,防止假阳性正确认识正常参考值阅读检验结果时,需要判断正常与否其参照就是“参考值”过去习惯称为“正常值”由于“参考值”是统计学结果应该用统计学的观点来看待抽样的代表性、检验的方法学正确认识正常参考值入选人群测试结果多数呈正态分布参考值范围一般为“平均值1.96SD”即包括95%的测试结果5%的入选人群被视为异常参考值内外均有生理和病理的可能,只是概率大小而已不可过分依赖和机械使用“参考值”个体差异任何检查项目均存在个体差异在参阅检验结果时应充分考虑由此,个体化实验诊断显得非常重要检查时机的把握不同的指标所出现的病程期不尽相同–急性心梗的酶谱在发病2h内或3d后检测,阳性率大大降低–急性胰腺炎时,淀粉酶一般在发病6-12h升高,持续3-5d;脂肪酶则晚于淀粉酶,持续时间较长10-14d–而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无酶学的改变AMI酶变化检查时机的把握不同的指标所出现的病程期不尽相同–细菌性感染,1-2d内可见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升高,而ESR改变需要5-7天。–自身抗体检测应在激素使用前–细菌培养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标本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静脉采血时,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一分钟开始蛋白浓度开始升高3-5分钟约升高5%10-15分钟高达15%左右标本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采血时应嘱咐病人不要过分紧张采血时握拳可导致血钾增高握拳一分钟可使血钾增高1.0-1.5mmol/L文献支持:–Donetal.NEnglJMed1989,322:1291标本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检测项目包括静脉给予的物质时应注意5%的右旋糖中葡萄糖浓度为5000mg/dl体内一般为100mg/dl内置导管常使用肝素,这种情况采血进行凝血试验结果显然不可靠一边输液一边采血,既可能被污染又可能被稀释解决办法:在采血前几分钟停止输液标本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抗凝剂的影响(污染)不同项目有不同的保护剂或抗凝剂试管选择错误实验室拒收后,偶尔可出现从此试管倒入另一试管的现象如EDTA钾可使钾升高,钙、镁、CK等降低凝血试验的标本不宜先取合理次序:无添加剂、少量抗凝剂、其他疾病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血液病的影响–白细胞增高者的白细胞代谢明显高于红细胞–血小板参与凝血时,释放钾–所以,血清钾

1 / 9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