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学考试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汉语文学考试重点1.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即“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像画家一样,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感。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4.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潼关怀古)8.天津桥上,凭阑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洛阳怀古)9.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不臣,也唤不应。(北邙山怀古)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5.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7.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18.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19.正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在《述庵文钞序》中提出了著名的义理,考据,词章说,其说略谓:余尝谓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庄子》的文学价值?(1)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2)庄子的文章又富于抒情性。(3)庄子的文章结构也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变化多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宕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4)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情于景,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2)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书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述意味,使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3)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映衬烘托,随着墨不多,但语短情长,余味无穷。(4)语言不加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炼,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内容上: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是其一大主题。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同时,也描写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如《涉江采芙蓉》。它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影响:《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它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汉乐府与乐府诗歌乐府的原义是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汉人称合过乐的歌辞为歌诗,至六朝时期人们把由乐府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的,可以合乐而歌的诗歌称为乐府,乐府便由音乐机关转为诗体的名称;后世文人仿作的合乐或不合乐的古体诗;唐宋及以后的词曲,亦有乐府之名。汉乐府诗歌是指由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可以合乐而歌的汉代诗歌。三,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1.汉乐府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传统。2.汉代乐府诗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就是它的叙事性增强。3.汉乐府在人物形象的描写和性格的刻画上,通过人物行为和人物语言的描写,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4.汉乐府的语言浑朴自然、言近旨远,保留了口语的特点,颇富表现力和生活气息主要作品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建安风骨(1)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对建安文学成就的经典概括。它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2)建安风骨具有以下特点:时代特色鲜明,情感真挚强烈,文风清俊,慷慨悲壮,气盛词壮,文笔华丽健美。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举例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影响:①自然的表现——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②诗歌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记录内心细微的波澜,声吻、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作诗不求强烈刺激,无浓重的色彩、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也有感染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③日常生活诗化——陶诗的另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④景、事、情、理的浑融。写景物不求形似,叙事不求情节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重在写心,写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发乎情,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包含自我体验到的生活情趣。“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很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⑤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对象无非村舍,鸡犬、桑麻穷巷等平淡之景物,但一经作者笔触,往往出现警策。少华丽辞藻、语言朴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秋菊有佳色”都明白如话,但平淡中也有绮丽。语言平淡自然——陶渊明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待掷获骋。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贮”三个动词都是常见的,看似平淡却很精彩,不可更易。平淡自然是陶诗艺术总特征,但也往往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表现为后期作品《读山海经》《咏荆轲》、,这金刚怒目的一面是诗人性格和创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面。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由于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已有了文化象征的意味,影响了后世的无数文人。譬如李白、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20.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2)陶渊明蔑视权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德给后代作家树立了榜样。(3)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1)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内容上:多方面地描写和歌颂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和农业劳动,表达了鄙夷功名利禄的思想、热爱大自然的志趣和守志不移的情操,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比如说陶渊明的代表作《归园田居》的第一首。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例如《归园田居》的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这首诗真切地抒写了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和自己希望庄稼顺时生长的意愿。(2)艺术风格上:陶诗平淡而隽永,真淳而醇美,质朴而幽深,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影响后世。孟浩然诗歌的特点:(1)不事雕琢,自有超妙之趣,语言淡而不薄(2)诗歌以冲澹(不绮丽)清旷为基调,孤清为特色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中有画”表现在王维融诗法与画法与一炉上。王维诗的表现技巧与画的表现技巧在诗歌中的融合有以下几种方式:(1)他常常采用意象并列的方式描绘自己瞬间的空间印象(以《田园乐七首》之五、之六为例分析)(2)他善于将点、线、面、色等本来属于绘画的表现手法融汇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生动逼真的画面(以《使至塞上》为例)(3)采用国画中散点透视的方法,移步换形,便于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同一对象(以《终南山》为例)李白主导风格:豪放飘逸豪放是指李白的诗歌感情豪迈奔放;飘逸是指李白的诗歌给人一种流动轻快、自然舒展的审美感受。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①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一气呵成。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以大鹏自喻,体现自己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世独立的人格力量。②喷发式的抒情方式是李诗最主要的抒情特点,其感情一旦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坏》诗首便行云如水般地把浓烈激越的情怀抒写出来,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感情浪潮的喷发。③其诗想象变幻莫测,发想无端,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如《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真是幻想奇妙,使人意趣横生。④其诗气魄宏大、想象力极其丰富,诗中多有壮美和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如《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意象极为阔大壮观。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沉郁顿挫“沉”是指情感的深沉高远,“郁”指情感的愤懑抑郁,“顿挫”既指诗中的技巧,也指诗中的情感特点,“顿挫”好比书法中的顿笔和转笔,把笔锋按下去停一下叫“顿”,顿后笔锋稍松而转折叫“挫”。作为杜诗主导风格的沉郁顿挫,是指他诗歌中呈现出来的悲剧性色彩,感情深沉、抑郁、凝重,与这种感情相适应的表现方式,不是飞流直泻,而是婉转回旋,波澜起伏。艺术特色:(1)兼善各体,尤善古体与近体诗、律诗(2)语言表现力强(3)沉郁顿挫为主的风格。(4)“诗史”,写动乱社会中方方面面,引起广大共鸣,写民间百态,有民间性、正义性。杜甫诗歌的叙事特点:①大量使用叙述的手法写时事,即事名篇,把叙诗歌的叙事特点:事手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②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的经过,更注重于细部描写,从细微处见出真实,把人引入某种氛围、某种境界。如《北征》中没有直接写战争灾难,然而乱离与贫困一一显现,从平常细事的细小描写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③杜诗在叙事中融入强烈的抒情,如《羌村三首》中诗人悲哀、同情与无可奈何的情感交错在一起,客观真实的叙述与主观强烈的抒情融为一体。④其诗有的还杂以议论,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①批判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如其《吴中田妇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叹》中“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②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表现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的以诗为词: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