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成果名称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完成人姓名陈卫王周平张灏周鹏向琪王立成果完成单位名称江南大学成果科类工学类别代码推荐序号成果网址推荐单位名称江苏省教育厅推荐时间2014年3月15日320300811填表说明1.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2.成果科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高[2012]9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综合类成果填其他。3.成果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代码填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14。c: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他填0。d:成果属本科教育填1,研究生教育填2,其他填0。4.推荐序号由5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推荐单位代码,按照附件1《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各推荐单位代码及推荐限额指标》中各推荐单位代码填写,后三位为推荐单位推荐成果的顺序编号。5.成果曾获奖励情况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6.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或开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的日期。7.本申请书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4号字。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1一、成果简介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等级授奖部门2013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江苏省人民政府2012食品学科排名第一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国家级教育部2007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育部201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教育部201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教育部2009食品发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育部2012“江南大学-光明乳业”、“江南大学-雨润集团”、“江南大学-海通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教育部2007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教育部201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专业认证国际级IFT(美国)2009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育部2003-2009《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育部2013《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导论》、《食为天,安为先》: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教育部2013《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国家级教育部2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06-2010“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科技作品竞赛(包括一、二、三等)国家级共青团中央等20092011赵伟、范大明: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人国家级共青团中央等201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类:江苏省重点专业类省级江苏省教育厅2010《食品生物化学/FoodBiochemistry》:江苏省双语精品课程省级江苏省教育厅2010《微生物学(食品)》:江苏省精品课程省级江苏省教育厅2009食品发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江苏省教育厅2007-2011冯骉、张灏、周惠明、夏文水江苏省教学名师4人省级江苏省教育厅2013《以创新实践链式教育培养食品学科工程化人才的探索》陈卫等,《中国食品学报》2013,13(2)149-152中国食品学会成果起止时间起始:2007年1月实践检验期:4年完成:2009年12月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字)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制造业第一大产业,2013年产值达11万亿,从“十五”以来已连续十多年保持25%的增长率!食品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对食品专业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但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创新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抓手,体现在专业培养中就是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目前国内工科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重科学、轻工程”的倾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不例外。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弱3化,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弱化,实践教学的各环节脱节等,导致学生进入行业后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薄弱!为此,我们提出了以“链式教育”为特征的、基于全面训练和提升学生工程能力为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1-2-3-6”模式,即“1个目标、2个层面、3个要素、6项举措”。“1个目标”是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2个层面”是要着力构建的支撑体系即“创新条件”和“创新氛围”;“3个要素”是指创新人才要训练的基本素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视野”;“6项举措”是指从体系、机制、师资、平台到实战训练等所采取的六项强化保障措施。该模式内涵是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践平台、师资队伍、认证体系”为支撑构建“创新条件”;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视野”培养为目的营建“创新氛围”;以“传帮带-入企业-学海外”多维度师资培养体系的建设、“俱乐部-校外基地-国家平台”阶梯式实践平台的搭建,“专业认证-IFT认证-卓越工程师”动态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启蒙-参与-训练-实战”层递式训练模块的构建、“企业-行业-政府”联动式竞赛创新模式的打造、“国际会议-交换生-联合培养”互通式交流平台的架构作为六项保障措施,体现覆盖大学1-4年级全程的“过程化训练、立体化关联、螺旋式上升”、时间和空间上环4环相扣且稳步提高的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体系。经多年实践,该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系列教研教改成果:2007年,本专业在国内食品领域首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1年在国内首家通过美国IFT专业认证;2011-2012年,获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工计划”建设,成功申获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时,从多方面反馈,近年我们江南大学食品专业学生主动实践意识显著增强,自主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社会美誉度逐年提升,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成果在国内外同类专业中产生较大影响。本成果获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1000字)(一)推进“传帮带-入企业-学海外”多维度师资培养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师资工程化水平建立“老中青”小团队,推动实践教学经验“传帮带”;每位教师“入企业”学习至少半年,并纳入考核体系;建立教师海外研修制度,定期聘请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聘请江苏省产业教授等企业专家授课;成立“校友讲师团”,邀请企业校友定期与师生讲座交流,强化师生工程背景知识。(二)建设“俱乐部-校外基地-国家平台”阶梯式平台体系,着力强化硬件平台支撑成立4大俱乐部,设立小型生产线,学生自主研究、亲手实践;建立近百家实践基地,让学生深入企业提升实践能力;依托食品国家一级重点学5科,建成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多个优势实验平台,为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硬件保障。(三)优化“专业认证-IFT认证-卓越工程师”动态化培养方案,持续改进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基,以IFT国际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翼,建立“校内评价-毕业跟踪-企业反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评价反馈机制,推进持续改进机制,动态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从“食品工程师”到“国际食品工程师”再到“卓越食品工程师”不断提升,构建了以培养卓越食品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四)构建“启蒙-参与-训练-实战”层递式训练模块,稳步提高学生创6新意识加强学生人文情怀、行业精神培育同时,设立覆盖四个年级全程的DIY、PRP、UROP、GP项目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结合“体育精神”培育工程强化学生“争创一流”的竞争意识,明显提高了学生主动实践意识。近年来,超过50%的学生参加过国家、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五)打造“企业-行业-政府”联动式竞赛创新模式,着力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7联合500强企业美国卡夫公司、杜邦丹尼斯克公司及美国加州杏仁商会等10余行业/企业举办学生创意竞赛活动(部分已发展为由中国食品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取得一等奖和金奖等多项奖励。(六)架构“国际会议-交换生-联合培养”互通式交流平台,有效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定期举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为学生提供了高层次交流平台;与美、日、英、加等国的食品高校建立了国际交换生计划,每年交换学生近200人次;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农业部等机构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并共建联合实验室;国际班学生经过“3+1”模式学习,到国际联合实验室完成毕业作业。3.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800字)(一)提出了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基础,率先引入卓越工程师培养和IFT国际专业认证的先进教育理念,提出了基于高水平学科实践平台的“过程化训练、立8体化关联、螺旋式上升”的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形成了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校院两级董事单位以及跨国公司的“课内外-校内外-国内外”层级式培养食品学科创新人才的新路径,作为食品学科首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已成为国内食品高校工程化人才培养的典范。(二)构建了“1-2-3-6”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以“链式教育”为特征的、基于全面训练和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2-3-6”模式),即:1个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2个层面——“创新条件”和“创新氛围”,3个要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视野”,6项举措——体系、机制、师资、平台和实战训练的六项强化保障措施”。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际认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贯彻实施,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校内评价-毕业生跟踪-企业反馈”三位一体评价与反馈机制,推进了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1000字)经过多年建设,本专业建设水平获得国际国内高度认可。2007年首批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1-2012年,国内首家通过美国IFT专业认证,获得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工计划”建设,获批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年来,该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的积极性,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质量高度认可。(一)教育成果在国内外同类专业中产生较大影响该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成果在兄弟院校广泛推广。近年来,共有50多所高校500多人次来校交流。受邀在“国际教育论坛”、教育部食品教指委会等做专题介绍7次,产生较大影响。本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卓工计划”、“IFT国际食品专业认证”建设经验被兄弟院校普遍采用,合肥工大等13家食品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国海洋大学等12家食品专业获批教育部“卓工计划”建设;浙江大9学食品专业于2013年顺利通过IFT国际专业认证。该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来自日本、韩国、肯尼亚等20多个国家近200名学生在本专业求学;来自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大学约80名本科生进行短期访学;每年来本专业进行讲学授课的国内外教授达50多人次。(二)毕业生社会美誉度逐年提升2007年来,学校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连续跟踪调查,食品学科毕业生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指标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近年来每年都有近300家企事业单位主动上门招聘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之比达6:1。众多年轻校友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精英和行业中坚。(三)学生主动实践意识显著增强2007年来,超过95%的学生参加过四大俱乐部,超过50%的学生承担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创项目,超过75%的学生参加过行业协会或企业举办的各类科技竞赛。通过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