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鼻微面面临新挑战安全法规促生换代微车〖:43来源:中国汽车报作者:高朔〗今年3月15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微型车执行新排放标准和正面碰撞法规执行时限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31日后达不到欧I的微型车不准生产并不予注册登记;执行正面碰撞法规的时间延期至明年1月1日。为满足新法规的要求,各微型车生产企业已陆续进行新车型的研发工作,并在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上一一亮相。在刚刚闭幕的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国内各微车生产企业都拿出了满足国家现行排放标准和新碰撞法规的新一代微型车。微型车节能效果好是公认的事实,随着发动机电喷技术和三元催化器的普及应用,微型车排放达到欧Ⅰ、欧Ⅱ标准也已不是主要问题,而提高安全水平则成为微车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安全性涉及到微型车的造型、结构、空间、成本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排放达标易消除后遗症难虽然大部分微型车达到欧Ⅰ,欧Ⅱ排放标准基本上不成问题,但这些安装有电喷发动机加三元催化器的微型车,要求使用高品质燃油,问题是这些车被卖到不同地区后,由于使用环境和使用效果大不相同,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同。在沿海及大中城市,燃油质量普遍较好,能够保障车辆的正常使用;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广大乡镇农村使用时(那些地区往往是微型车最大的市场),那里对汽车的排放要求不高,可供燃油质量低劣,将对发动机和三元催化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用户往往会认为是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要求索陪,法规又不允许厂家针对不同销售地域采取不同的排放技术、配置,这就给厂家的售后服务留下诸多“后遗症”。这既是一种浪费,又给厂家和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燃油品质与汽车排放技术的配套,是政府部门需要统筹安排和考虑的问题,而实际上在许多地方这种不配套、相互脱节的现象严重存在,靠汽车企业自身是无法解决的。新排放法规如果分地区、分步骤地执行,而不是“一刀切”,与燃油品质的提升同步进行,效果会更好。“短鼻”成为微车安全性象征此次北京国际车展,各微车厂商不约而同地将平头微面“撤柜”,展出了一系列前凸或“短鼻”造型的新款微面,有长安集团的长安雪虎、升级版长安之星;天汽集团的华利幸福使者;昌河集团的昌河北斗星、海豚、海象;哈飞集团的松花江赛马、民意、路宝;上汽五菱的五菱阳光;东南汽车的微利卡等。甚至日本大发公司参展的微型概念车也是短头布局。针对这种趋同现象,记者采访了昌河汽车集团设计室主任蒋罗汉先生,他说,这种相似的造型设计趋势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将要实施的正面碰撞安全法规的技术要求,必备的碰撞缓冲区使新微面造型体现前凸较大或“短鼻”特征。罗主任强调,换代微型车的设计难点在于为提高碰撞安全性所做的改进和努力,能否得到用户和市场的接受。人们的传统意识还是愿意接受平头造型微面,有人说长了“鼻子”就不像“面包”车了,快成MPV了。事实上以往的平头“微面”现在都向微型MPV发展,这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微面”长鼻企业面临新挑战提高碰撞安全性指标,除了“短鼻”这些看得见的部分,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内容,例如内部结构、材质、布局等方面的变化,重要的是还要在一些相互矛盾、冲突的因素中,取得良好的平衡,如目前这种“短鼻”设计在不增加车长的前提下,内部空间就会相应减小。前轮的前移设计可提高碰撞安全性并加大接近角,但外观上会显得不够协调,如果仅加长前部车体来设置碰撞缓冲区,又会带来接近角减小的问题。昌河前凸造型的海豚、海象,在设计中加强了前部车体结构,采用高强度钢,预设了碰撞缓冲区,增加前门侧防撞钢梁,加强了后排座椅与车体的连接,增加安全气囊等措施,可满足国家正面碰撞安全性要求。哈飞展出的路宝,造型早就没有了“微面”的影子,鼻子更长,还长出“短尾”来,更像是一款微型MPV。“微面”长鼻,企业为此也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生产线要做适应新产品换型的调整,重新建立配套件供应系统及质量保证体系,还要面临市场的考验,建立消费者对换代车型的认知度,等等。特别是整车成本上升较大,原来3万~4万远的“微面”,长了鼻子就上升至5万~6万元,失去原有的顾客群体、消费对象发生变化,将是企业的最大损失。但不论有何种困难,安全、节能、环保将是汽车业永恒的主题,对微车也不例外。在本届车展上,微车行业可以说比较完整地体现了这一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