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与自然科学》绪论这门课的前世今生!诺奖却为举世瞩目的权威性国际大奖不分文理科,不贴标签,有教无类,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们的科学家其实并非神仙,科学成果更非都是“天上掉下的苹果”!Idea是如何产生的?正确看待诺奖,正确看待科学,正确看待我们的人生!打通任督二脉,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诺贝尔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BernhardNobel,1833.10.21-1896.12.10),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拥有的Bofors(卜福斯)公司有350年历史,之前主要生产钢铁。诺贝尔入主后将公司主要产品方向改为生产军工产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军队广泛好评。诺贝尔一生拥有350项专利发明,其中炸药为最为出名的一项。诺贝尔博物馆坐落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老城,于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时建成,前身曾是瑞典古老的证券交易所。博物馆分为当年获奖者介绍、历史回顾、诺贝尔奖介绍、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平等几部分,展示超过8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带来的世纪之变。诺贝尔生平1833年1岁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破产1840年7岁父亲伊马奴耶鲁将家小留在故乡,而到俄国圣彼得堡(今之列宁格勒)找工作。1841年8岁入小学1842年9岁父亲工厂的生意兴隆,全家迁到圣彼得堡。意大利圣雷莫诺贝尔旧居1843年10岁父亲发明的鱼雷受到俄国政府的重视,获颁奖励金三千卢布。弟弟耶米尔诞生。1850年17岁为研究化学,而留学美国。1852年19岁在巴黎他深爱的少女去世,而怀着悲伤的心情回到圣彼得堡。诺贝尔生平1853年20岁父获俄皇颁授奖牌。因积劳成疾而到德国的埃格温泉养病。1854年21岁英国、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亚的联合军对俄战争开始。(克里米亚战争)。伊马奴耶鲁所发明的鱼雷,被埋设在芬兰湾。被西宁、特拉普两博士鼓励做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1856年23岁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兵败,因此使父亲的工厂陷入困境。因水计量器的改良,而获得专利权。1858年25岁为筹措父亲的事业资金而去伦敦。1859年26岁父亲事业失败,双亲带着弟弟耶米尔回到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生平1860年27岁一边与二哥鲁特伊喜在转售的工厂中工作,一边从事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这一年冬天,生了场大病。1863年30岁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用的雷管。十月,得到硝化甘油炸药的专利,跟父亲在斯德哥尔摩办厂。1864年31岁硝化甘油工厂爆炸,弟耶米尔惨死。因此取缔炸药愈严密,以致关闭瑞典工厂,而在德国建厂。十月,成立[硝化甘油炸药公司]。1865年32岁在德国汉堡设立火药公司,在克鲁伯建厂。1866年33岁硝化甘油爆炸事件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因此各地争相取缔,硝化甘油公司陷入困境。但因此发明了甘油炸药。诺贝尔生平1867年34岁五月,获得英国的炸药专利,从这一年开始,年产量为十一吨。新的诺贝尔雷管发明成功。1867年35岁从美国开始,在欧洲各地开设诺贝尔公司,炸药事业鼎盛。跟父亲同时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亚斯特奖。1870年37岁克鲁伯火药工厂爆炸,造成重大损失。普法战争开始,炸药初显威力。1871年38岁在英国创办炸药公司。法国也允许制造炸药,而和保罗·鲍合作创业。1872年39岁父伊马奴耶鲁病故。1873年40岁定居巴黎。大哥罗贝尔特在巴库发现油田。诺贝尔生平1876年43岁雇用斯陀夫人(19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843—1914年)为秘书,之后逐渐热衷于和平运动。1878年45岁完成可塑炸药。五月,加入哥哥们的石油事业,成立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1882年49岁到俄国和哥哥鲁特伊喜会面。1884年51岁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1887年54岁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1889年56岁母亲安莉耶特在故乡斯德哥尔摩去世。1890年57岁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诺贝尔生平1893年59岁成为瑞典芜普撒勒大学的荣誉教授,讲授哲学。1895年62岁于十一月二十七日立下遗嘱,诺贝尔奖因此产生。1896年63岁十二月十日下午四点半(欧洲已是晚上),在圣利摩的米欧尼德庄永眠。1901年逝世后五年十二月十日依照诺贝尔的遗嘱,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诺贝尔颁奖典礼。11诺贝尔奖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2诺贝尔的炸药液体炸药↓固体炸药雷管↓爆炸力更大的炸药↓……………………13遗嘱风云三个版本:第一份立于1889年,第二份立于1893年,第3份则立于1895年,最后存放在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也就是要以它为准的最后遗嘱。1893版本:20%归他的亲戚、合伙人和男女佣人,一共22位;16%归不同的机构,包括巴黎瑞典俱乐部、斯德哥尔摩学院、斯德哥尔摩医院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这些钱将组成一项基金,“将利息奖给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和最伟大发现的人,每三年一次”………………,不论男女,不论瑞典人和外国人,都有资格享受。这个版本里没有提到文学奖。14遗嘱风云——1895版本我,签名人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换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此利息划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15遗嘱风云——1895版本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16遗嘱风云——1895版本物理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5人委员会颁发。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这是我惟一存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置的遗嘱,一概作废。遗嘱风云——批评与谴责瑞典社会舆论一片批评和谴责报界公开地鼓励亲属上诉反对理由“法律缺陷”和“不爱国”一个瑞典人不注意瑞典的利益,纯粹是不爱国。瑞典与挪威关系紧张,严重损害瑞典利益。社会民主党人士指责说,诺贝尔设立奖金支持个别杰出人物,无助于社会进步。他们认为,诺贝尔的财产来自劳动和大自然,应该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得到益处。遗嘱风云——批评与谴责法律缺陷第一、遗嘱中没有明确讲出立嘱人是哪国公民。该由哪个国家的执法机关来判决遗嘱的合法性,更无法确定该由哪国政府来组织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了。第二、遗嘱没有明确指出全部财产由谁来负责保管。他们说,虽然遗嘱说要成立一个基金会,但又没有指定由谁来组织这个基金会。所以,可以认为,遗嘱执行人无权继承遗产,而继承遗产的基金会又不存在。遗嘱风云——批评与谴责诺贝尔在遗嘱中委托瑞典科学院来评定物理学和化学奖金,而该院院长汉斯·福舍尔却主张把诺贝尔的财产捐赠给瑞典科学院,福舍尔还拒绝参加研究评奖细则的会议。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索尔曼遗嘱执行人索尔曼等人不懈努力,1898年5月21日,瑞典国王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1901年6月29日,瑞典国会通过了诺贝尔基金会章程。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诺贝尔与文学青年“雪莱梦”《一则谜语》就是他的一首自传体式的长诗。1861年写的《在最明亮的非洲》、1862年写的《姊妹们》,这两部作品抒发他对社会改革的观点,1895年写的喜剧《杆菌发明专利权》,则对现实持批评态度,作品充满了挖苦和讥讽。他唯一的一部正式出版的戏剧作品,是写于1895年的《复仇的女神》。诺贝尔与文学诺贝尔自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当他呱呱坠地时,他那可怜的生命,本可断送于一位仁慈的医生之手。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清洁,从不累及他人。主要的过失:没有太太,脾气很坏,消化不良。唯一的愿望:不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恶:不祭拜财神”。诺贝尔的爱情曾有3位女性进入他的生活,但一个早逝,一个无缘,一个无知而负心,诺贝尔的爱情是悲剧。青年时代的那次欧美之旅,诺贝尔曾在巴黎与一位法国姑娘有过短暂的热恋,不幸的是,那位姑娘不久猝然病逝。1876年诺贝尔43岁时,奥地利大元帅弗兰兹·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对她一见倾心,无奈伯莎心已属人,这两人虽无缘结为连理,却结成了永恒的友谊,伯莎后来成为著名女作家、世界和平运动先驱之一。诺贝尔的爱情1876年秋,诺贝尔去奥地利进行商业旅行时,在维也纳的一家花店里结识了卖花女索菲。此后诺贝尔与索菲维持了近15年的关系(一说18年)。诺贝尔一度希望索菲成为他的伴侣,为她在疗养地买了一幢漂亮的别墅,在巴黎富人区购置了一座华丽的公馆,但由于索菲没有文化,缺乏教养,又不听诺贝尔的劝导,只知挥霍放荡,使诺贝尔感到忧伤与失望。诺贝尔奖为啥出名-科学史书它几乎没有放过任何公认的最有成就的科学家,则是原因之二。有个形象的比喻:物理、化学和医学三个领域最优秀果实都被放入了诺贝尔奖的篮子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诺奖授给了物理、化学与医学领域公认最优秀的科学家,从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量子物理创始人普朗克到居里夫人等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都是诺奖获得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诺奖对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科学史书用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担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十多年的埃林·诺尔比教授的话说,诺贝尔奖描述了一部科学发展史。诺贝尔奖章约重半镑,内含黄金23K,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定在1500人至1800人之间,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严肃的晚礼服,仪式中所用的鲜花从世界各地空运而来,以表示对知识的尊重。获奖趣事1901年,发现X射线的德国科学家伦琴(WilhelmRontgen)收到瑞典的一封来信,请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位在慕尼黑任教的教授回信说,斯德哥尔摩路途遥远,必须得向校长请假才行,麻烦得很,将奖牌与奖金寄过来行不行?瑞典的答复是:奖牌不能寄,还是跑一趟吧,你可以得到一大笔奖金。伦琴终于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但他也许真的很忙,领到奖金与奖牌后立刻就要打道回府了,连获奖后例行的讲座也取消了。获奖趣事二战期间,在德国发生了一件更有趣的事:有两位科学家,劳厄和弗兰克,曾获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学奖,德国纳粹政府要没收他们的诺贝尔奖牌,他们辗转来到丹麦,请求丹麦同行、1922年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帮忙保存。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丹麦,受人之托的玻尔急得团团转。获奖趣事同在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化学家赫维西(1943年化学奖得主)帮他想了个好主意:将奖牌放入“王水”(盐酸与硝酸混合液)中,纯金奖牌便溶解了。玻尔于是将溶液瓶放在实验室架子上,纳粹士兵果然没有发现这一秘密。战争结束后,溶液瓶里的黄金被还原后送到斯德哥尔摩,按当年模子重新铸造,于1949年完璧归赵,当时弗兰克工作的美国芝加哥市还专门举行了隆重的奖牌归还仪式。诺贝尔基金交税不?曾经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