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理工电气青协公历公历又称阳历,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计时方式。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每年365天,分12个月。公历的节日想一想:公历的节日有哪些?农历农历,是我们祖先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侓计算和记载时间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可以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所以称之为农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朝,所以又称之为夏历,民间也称之为阴历,旧历。农历的节日想一想:除了公历的节日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农历节日,想想有哪些?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始春二月:仲春、杏月、花月、早春三月:季春、桃月、阳春、暮春四月:孟夏、阴月、梅月、清和月五月:仲夏、榴月、蒲月六月:季夏、荷月、荔月、伏月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七月:孟秋、兰月、巧月、相月、霜月八月:仲秋、桂月、中秋月九月:季秋、菊月十月:孟冬、良月、阳月、梅月十一月:仲冬、冬月、葭月、辜月十二月:季冬、腊月、嘉平月读一读初一生,初二长,初三初四明晃晃。雪打正月节,二月雨不歇。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很多人过生日的时候,大家会问,是农历还是阳历?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农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农历定月的方法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天半,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什么是朔望月呢?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六十日。在农历每月初八前后,这时月亮的西半边是明的,东半边提暗的,叫做上弦。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这时月亮东半边是明的,西半边是暗的,叫做下弦。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设置闰月的方法是:农历月份中无“中气”的月份则是闰月。什么是中气?农历根据太阳的位置,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其中,十二个为节气,十二个为中气。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静静欣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欣赏美景牢记二十四节气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5月5日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每年公历的7月7日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每年公历的7月23日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在每年公历的8月23日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一般在每年公历的9月23日左右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每年公历12月7日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在公历1月5日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在公历1月20日左右农历沿用至今的原因在今天看来,当时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农历之所以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份,又有阴历的成份。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总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实用方便。农历是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拓展活动1.想一想:如果我们按照农历的日期过生日,每个生日的晚上,月亮的大小总是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拓展活动2.查一查:请同学们课下查一查父母与自己的生日公历与农历分别是什么时间,感受一下公历与农历的差别。勿忘中国传统历法——农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