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案例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心理困惑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学生们。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校园已不再是悠悠的“象牙塔”大学生们在校期间面临着各方面的心理冲突与心理困惑。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一、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表现1、不适应带来的困惑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3、恋爱的心理困扰4、自我意识的冲突与缺失5、择业压力引发的心理障碍二、大学生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的加剧,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与压力感,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不断趋于利益化与现实化;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爆炸性的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技术知识的更新;工业化、都市化、人口高度集中,造成了居住与交通的日益拥挤;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等等,这些都可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给当今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大学生作为敏感的知识分子群体,更容易感受到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大学四年他们始终似乎都能感觉得到这种压力而经常处于这样的应急状态,恰恰是心理疾患产生的外界因素。2、学校因素学校是给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环境、角色变换、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变化引起心理的不适应,这主要是进入大学后,亲情、友情和故乡自然之爱的缺失,导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唤起了他们的思乡情绪。其次是教育过程的影响。中学时代的教育误导;有的学校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突出智育成分,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实践;专业设计不合理,根本就没有应有的师资与教学设备;有许多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把书读”,导致他们淡化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意识。同时极少数教师教书育人思想淡薄,“厌教”发牢骚,迎合学生的不良情绪,传播社会的现实与残酷性,对学生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比如因读书无用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是学习更加不适应。3、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自幼生活的环境,家庭环境或早期经历无疑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与教养方式。具体表现如下:(1)父母对子女管教严格,强迫命令,批评指责多,子女在性格上虽然表现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但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唯唯诺诺;(2)父母过分满足,过分保护,惟恐孩子受挫,这类学生依赖性强,遇事退缩,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3)父母对其放任自流,很少约束,这种大学生很可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长期以来,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人格的培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特别是在子女考入大学后,父母将更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来,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关注不够。因此家长的教育理念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更新,做好其心理工作的调节与疏导工作。4、个人因素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心里发张还不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动荡期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独立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与他人,不能正确的自我选择与发展,并影响与他人的发展,性的成熟带来性心理的变化,阅历不足理智性差导致的感情与荣誉之间强烈的心理失衡。一个心理暗示的故事上大学时,为了赚取所的食宿费用,我照顾一位独居的老妇人,做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这位老妇人常失眠,往往要吞下一粒安眠药才能安然入睡。一天晚上,老妇人敲开我的门说:“很抱歉打扰你,睡不着,安眠药吃光了。不知你身边有没有安眠药?”我很快回答:“我有,太太。放在楼下,我这就去找一粒给你。”我知道她视力不佳,无法辨别青豆与安眠药丸。我回到楼上,说:“这是一颗特大号的安眠药。它很管用。”老妇人当真服下达颗“药丸”,而且睡了她这一生当中睡得最好的一觉。从那天开始,她每天要求我给她那种特殊的“药丸”。三、心理异常及其成因心理异常是指偏离正常的心理状态。美国出版的《心理异常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次修订版将心理异常定义为:发生于个体的一种临床上有意义的行为或心理症候,其特征是与一种痛苦的症状相联系的,或涉及一种以上重要功能的损害。其实,在心理学上对正常与异常很难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心理学上正常与异常仅仅是一种相对概念,差别大多只在量的方面。对待心理异常的态度:处罚,认识,帮助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判断标准正态分布标准:每人每天洗手次数社会规范的标准:当今社会留辫子穿马蹄袖生活适应的标准:生活适应困难的人…心理成熟的标准:心理年龄个体感受的标准:莫名其妙的经常性感觉到心理异常的原因科学研究表明,心里异常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是生理,心理,社会诸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尤其是体型,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例如:家族神经性疾病的遗传心理学因素心理学因素:①精神分析学派:潜意识中的动机与压抑②行为主义:不正确的策略,无法应对的③认知理论:错误推论,不适当的归因,不良解决问题思路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的心理因素①自我同一性的危机:本我,自我,超我②个性的缺陷:过于内向,敏感③心理素质不完备:自控能力,对挫折应对④情绪发展不稳定:最丰富,最动荡,最复杂⑤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冲突:成熟与迷茫社会环境的影响①文化的交叉冲突,价值观的冲突②大众传播的媒介影响:一元到多元社会形态③家庭环境的影响:恐惧症,强迫症,深虑症,抑郁症与早期的经历、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特征等。行为与人格分离行为偏离问题:多发生与青少年,是指没有智力落后和精神失常的情况下,而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的与常态不同,且妨碍青少年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例如:饮食方面的怪癖,吸毒行为,药物依赖,盗窃,暴力行为,逃学行为人格异常人格异常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长期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方式。人格异常的人虽然自觉地没有心理和生理症状,但他们的行为经常呈现固定型态的异常反应,不遵循社会行为规范,严重的破坏个人社交或工作上正常功能。一般开始于幼年,而持续到终生。11种类型的人格异常①妄想型人格异常②分离型人格异常③分裂型人格异常④表演型人格异常⑤自是型人格异常⑥反社会型人格异常⑦边缘型人格异常⑧回避型人格异常⑨依赖型人格异常⑩强迫型人格异常11被动型人格异常人格异常与精神性疾病区别人格异常:没有脱离现实,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精神性疾病:脱离现实,无法自控性行为变态①恋物癖②窥视癖③暴露癖焦虑症焦虑症是以紧张,不安,忧虑,恐惧为主的轻度心理异常。焦虑作为一种情绪体验,人人都有体会的。暂时性焦虑不等于心理异常。恐怖症恐怖症是指对某种不具有任何伤害性的事物的不合理的恐怖反应。①恐高症:②恐尖症:③恐黑症:④旷野恐怖症:⑤动物恐怖症⑥社交恐怖症⑦疾病恐怖症⑧视线恐怖症任何刺激都可以成为恐怖反应的对象。某一学生对逗号的恐惧,,,,,,,,,,,,,泛虑症泛虑症是指任何时间,任何事物都回引起焦虑反应,没有特定的刺激,明显的外因,个体却感到非常焦虑,且持续一段时间。表现:①持续紧张不安,总担心会有不幸发生②过分注意周围的一切和个人内在反应,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③头晕,眼花,心悸,身心疲惫,失眠④肌肉紧张,头痛,四肢颤抖,恶心强迫症强迫症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的存在。①强迫理念:总怀疑没有锁好门②强迫意向:到河边总想跳下去③强迫行为:不由自主地数台阶,不停的洗手精神病精神病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的接触的严重的心理异常。表现:1病人的反映机能受到严重损害,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歪曲的,可出现精神失常现象,如幻觉,妄想等2社会功能严重损失,不能正常地处理人际关系,不能正常的参与社会活动,甚至会给公众社会生活造成危害。3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状态,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对自己的处境完全丧失自知力。情感症情感症是以情绪障碍为主要病症的精神疾病。①躁狂症:极度兴奋激昂,急躁状态下,一周左右②抑郁症:情绪极度低落,悲观,哀伤,失望,罪恶感,女性较男性多③躁郁症:两极情绪转变,极度情绪不稳定妄想症妄想症是以持续性的妄想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病。表现为对某种事件做出主观的、非事实的,错误的解释,并深信不疑。①被害妄想:患者毫无根据的怀疑有人谋害他。②关系妄想:患者认为别人的言行都和自己有关,都在议论自己,影射自己。③妒忌妄想:患者没有正当理由怀疑自己配偶的不忠实,有外遇,常会出现跟踪,监视等行为。④夸大妄想:患者相信自己具有特殊能力,会成为伟人。妄想症除了妄想之外,没有其他病理征兆,他人不易识别。妄想病患者一般具有较高智商,缺乏自我批评与反省能力,一味把责任推给他人,埋怨,责备,怀疑他人。精神分析症在各种心理异常中,精神分析属于最严重一种,发病年龄多在青少年。主要症状为:①思维混乱:联想松弛,思考匮乏,脱离现实,语无伦次②知觉扭曲:幻听和妄想③情感错乱:喜怒无常,表情冷漠,狂喜痛苦④人格解体:自我界限丧失,无法明确区别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出现自我障碍,离群索居⑤行为怪异:动作减少,表现奇特,僵直,频繁精神分离症的发病原因和机理尚不清楚,通常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精神素质等有关。案例1:日常事烦心,我该怎么办?X同学:我的朋友因为遇到了一些很郁闷的事,对生活失去了热情,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什么也不想做,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本来很开朗、工作生活都充满热情的他,现在变得郁郁寡欢了,我该怎么办帮助他呢?解决方法你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了,你想帮助他,他能有你这样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你要帮助他,首先要去关心他,有事没事的多陪陪他聊聊天,说说话。再者,要与他做一些开心的事情,你可以去引导他,因为他什么也不想做,这样下去有可能会更加消沉,所以你要动员他去做其他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还有,伤口的愈合是需要时间的,也要给他自我疗伤的时间和空间。案例2:面对公众,我的思维几乎停滞x同学:我觉得在我身上一直存在这样问题,不敢在公众面前发言,即使发言,思维也会处于几乎停滞状态;脑袋感觉老处于很木讷的状态,有点不转弯;昨天经过测试,我得了社交恐惧症,我该怎么去改变这种状况?谢谢!解决方法第一,在公众面前发言,感觉紧张,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你一个人身上,你不是一个特例。这一方面可能与个体的性格特点有关,在发言的的时候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过分地以自己为中心,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另一方面也与缺乏在公共场合发言锻炼的机会有关,如果你说的多了,紧张程度自然就会降低。第二,关于心理测试,要有个正确的认识,首先正规的心理测试(强调是正规的)对个人的成长具有参考价值,但是要记住一点,任何测试都是有局限的,有时效性和具体性。心理测试更多是具有参考价值,而不具有决定意义。案例3:课堂神游——其实这不是我所想要的X同学:老师,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不能集中精力,上课老打盹,我想问怎样才能集中精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啊?解决方法上课打盹说明你的作息时间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是不是睡的太晚,作息有没有规律;如果作息时间有规律,一般上课不会打盹。上课要集中精力,就需要在课前预习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激发更大的动力和兴趣。你仅仅有想学习的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事是要有学习的行为。也许你也知道要做,但是没有去做,所以还是不行的。不能总想什么,而是要去做点什么。这是大学生活中必须培养的一项素质,如果你能把它形成一种习惯,化为自己内在的东西,你将终身受益无穷。比如如果你有读书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