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莲与刘贝荣借款合同纠纷案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6)赣中民二终字第119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文瑞莲,女,1948年4月生,汉族,退休职工,住赣州市黄屋坪路岑背3号。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刘贝荣,男,1963年3月生,汉族,个体户,住赣州市建材大市场西区F2栋19-22号。委托代理人廖圣由,赣州市金正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上诉人文瑞莲因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不服章贡区人民法院(2006)章民二初字第049-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1998年12月25日,刘劲松因需向刘贝荣支付木材款并办放行证,打电话向原告借款1万元并由原告代付给刘贝荣。刘贝荣直接到原告处取1万元借款,并向原告出具了借条。刘劲松未及时归还该款,原告于1999年5月9日到江苏找刘劲松还钱未果,但刘劲松出具一便条给原告,要原告将此条带给赣南林区林产品贸易公司服务中心张科长,要求张在刘劲松所经营的木材中扣回1万元给原告。原告持条找张扣款未果,因而又向被告刘贝荣追索此借款,并于2000年5月起每年都向被告追讨此借款,期间还以书信方式向刘劲松催讨此借款均未果,故而以借条是被告所写为由起诉,要求被告偿还借款。原审另查明被告还在1999年5月30日向原告借款90元。原审认为,向原告借1万元的实际借款人为刘劲松,此为原告自始明白并一直认可的事实。被告虽然以自己的名义出具借条给原告,其实为代理行为。原告要求被告偿还1万元借款的请求不成立,不予支持。被告在1999年5月30日向原告借款90元应当清偿,久拖不付属违约,应从2005年5月(原告主张权利之时)起计算逾期付款利息。被告提出本案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理由不成立,不予采纳。原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等规定,判决:一、被告应当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付所欠原告借款90元,并自2000年5月1日起按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至还款之日止;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410元,实际支出费200元,合计610元,由原告文瑞莲承担510元,被告刘贝荣承担100元。判决后,原告文瑞莲不服,上诉至本院。其上诉理由是:原审判决未综合考虑案件事实,被上诉人在2005年5月29日骗取上诉人给刘劲松的写字条,作为否认其借款的证据,缺乏行业道德。上诉人承认刘劲松打电话叫上诉人借钱给被上诉人,但被上诉人未带刘劲松的委托手续,所以要被上诉人打借条,作为被上诉人的借款。由于政策因素,刘劲松不能提货,被上诉人将木材销售到南康去了。上诉人无法在刘劲松处实现对被上诉人的债权代位权,只能由被上诉人直接归还给上诉人。原审判决违背事实和法律。被上诉人刘贝荣辩称:上诉人曾数次到江苏找真正的债务人刘劲松还欠款未果,并于2005年5月29日亲笔向被上诉人书写便条一张,要被上诉人转交给真正的债务人刘劲松。便条内容非常明确,是刘劲松向上诉人借款。刘劲松1999年5月9日出具给上诉人的便条也可证明真正的债务人是刘劲松。上诉人未考虑到案件的实质。原审判决正确,请求驳回上诉人的上诉。二审认定的基本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的一致。二审时双方均未提供新的证据。本院认为,被上诉人刘贝荣在1998年12月25日虽以自己的名义向上诉人文瑞莲出具了一万元的借条,但实际借款人并非刘贝荣。文瑞莲在2005年5月29日写给刘劲松的书信中言明是刘劲松向文瑞莲借款1万元,用于付刘贝荣的木材款和办理放行证,文瑞莲还到江苏向刘劲松催款。该信件与刘劲松出具给文瑞莲的便条、刘贝荣的相关陈述可相印证,足以认定刘贝荣不是实际借款人。文瑞莲要求刘贝荣偿还该1万元理由不充分,原审未予支持是正确的。刘贝荣欠文瑞莲90元事实清楚,但原审认为应从文瑞莲主张权利时的2005年5月开始计付利息,在判决主文中却确定从2000年5月1日起计付利息,两者互相矛盾,故二审应作相应改判。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二)项的规定,判决如下:一、维持章贡区人民法院(2006)章民二初字第049-2号民事判决第二项。二、变更章贡区人民法院(2006)章民二初字第049-2号民事判决第一项为:被上诉人刘贝荣应在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给上诉人文瑞莲借款人民币90元,并从2005年5月1日起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息计付利息至还款之日止。上诉案件受理费410元,一审案件受理费410元,一审实支费200元,合计1020元,由文瑞莲承担900元,刘贝荣承担12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刘国平审判员温雪岩代理审判员伍兴发年月日书记员程明敏版权所有:北京中高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