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管理――张明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与管理参考书城市规划概论现代城市管理学第一章城市概述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第三章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五章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第六章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第七章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第八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第九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第十章城市规划管理第一章城市概述城市的概念-城市: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产业的集聚地,是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与社会组织形式。•行政地域概念:国家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功能地域概念:一个相对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基本上非农业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是地球表面的特殊空间•占地球表面面积小(0.2%),但高度集聚了大量人口(40%)和社会经济活动(80%)•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是以人文要素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是一种不完全的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受自然环境反馈作用最敏感•是一个极其复杂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巨大系统,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城市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但人们可以进行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简史-古代城市•居民点的形成: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新石器时代,农业与畜牧业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居民点靠近河流,位于河岸的台地上,壕沟、栅墙等防御设施出现—城的雏形•城市的形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商业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产生了以商业手工业职能为主的城市城是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易场所的成所•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防御功能:筑城,多重城墙社会形态影响城市布局:统治阶级占据城市中心位置和大量土地,与一般居住区严格分开政治体制也影响城市发展:中央集权国家城市规模大经济发展影响:小农经济发展慢,商品经济促进城市发展;内陆经济发展慢还用经济促进城市发展-近代城市:1784年后•工业发展导致人口集聚1784年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工业发展农业人口向产业工人转变城市扩展使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工业发展导致城市布局变化工业化初期,圈层式扩张城市形态产品原材料储运,出现仓储用地火车轮船出现,改变了城市的道路系统和对外交通城市类型也出现分化: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等科技发展促进城市集聚效益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自来水、电力、汽车等•城市和环境城市发展导致环境的恶化城市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代城市:1945年后•城市重建与经济复苏:原地恢复传统面貌、创新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形态与布局结构变化-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城市对外交通模式的变化:机场、车站、码头-单中心城市、多中心城市、各种不同的城市形态出现•城市发展的郊区化•都市区或城市密集地区的发展•城市国际化与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多样化•信息化带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地球村、智能建筑、工作远程化信息化、生活舒适化、休闲化)城市的职能、规模、结构与形态城市的职能: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经济基本活动的体现城市经济的基本活动:满足内部需要的活动城市的职能通常不是单一的不同城市的不同的职能影响范围不一样(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等)城市职能的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不同职能城市的人口构成、用地构成和规划布局不一样城市的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主要是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人口分类:市域、市区、城区等户口:农业户口与城市非农业户口城市的用地规模:城市规模在空间上的反映由城市一定时期的人口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所控制人口规模越大,人均用地越少不同的城市规模,在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培植等方面不同城市发展实质上会节约用地城市的结构与形态:城市的结构主要是指用地结构,是城市内部功能在地域上分异的反映•典型的城市结构形态-单中心的同心圆模式活动-扇形模式-多中心模式•确定城市形态的要素-城市伸展轴的组合关系-用地聚散状态-平面几何形状•我国城市形态-集中型:块状、带状、指状-族群型:双域、带状组群、散点状组群•影响城市形态的原因:自然条件、对外交通、主要行政与经济联系、社会经济条件与历史文化背景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区域与城市发展•区域与城市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城市生存于区域之中,以区域为基础;城市是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集中反应,是区域发展的依托。•城市所依存的区域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对外联系的加强,区域的范围不断扩大。•不同层面的城市与区域关系:-宏观层面:从不同区域层次经济社会关系中,研究城市定位与发展方向-中观层次:从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社会经济关系中,研究城乡人口迁移、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协作关系-微观层次:以一日通勤通学和消费服务为范围研究城市商贸、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镇体系构成•我国建制市-中央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首位分布律:首位城市规模与第二位城市规模之比首位度大于2的城市规模分布称为首位分布首位度越高,首位分布程度越高,表明区域内城市发育不够,缺乏更多强有力城市来带动区域的发展,人口过多集中在首位城市-金字塔分布:城市呈等级分布,城市越大,数量越少,城市越小,数量越多-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各等级城市规模是体系中最大城市规模与该城市在城镇体系中的排序之比•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区域城镇体系是由不同职能城镇组成-区域城镇的职能分工是动态的-组织区域城镇体系职能分工的目的是避免雷同、重复投资,做到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点状形态,城镇体系发育的初级阶段。首位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轴状形态,城镇体系发育的第二阶段。选择交通条件好的沿线作为区域发展轴-网状形态,城镇体系发育的后期阶段。•城镇体系的经济组织结构根据区域里跨够公司和企业集团总部、子公司等组织关系来确定城市之间的联系和等级位序。-中心城市•是多功能的综合性的中心,综合实力较强,是分等级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动态变化的•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是可以转化的•中心城市有一个逐步培育和发展的过程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一、城市规划的概念1、国外城市规划的定义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下,对城市规划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英国: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布列颠百科全书》二、城市规划的概念美国: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国家资源委员会苏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苏联《城市规划原理》日本:强调技术性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城市规划即以城市为单位的地区作为对象,按照将来的目标,为使经济、社会活动的以安全、舒适、高效开展,而采用独特的理论从平面上、立体上调整满足各种要求空间,预测确定土地利用与设施布局和规模,并将其付诸实施的技术。——日笠端《都市计划》城市规划是“对达成、视线、运营以视线城市政策为目标的城市功能结构、规模、形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技术。”——《都市计划教科书》2、我国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管理是政府行为,是一种准立法行为,是政府意志的体现)二、城市规划的工作构成、实质和工作特点与原则城市规划的工作构成规划的制定、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城市规划的实质达成社会公共利益和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矛盾的手段--城市规划的工作特点政策性综合性长期性地方性可操作性—城市规划工作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土地、水、矿)城市发展与保护历史文化的统一保障安全和各社会团体生活和谐的原则为社会发展、生产力进步和最广大人民服务的原则—城市规划的作用:合理的城市规划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城市规划的形式:集中紧凑式、分散疏松式三、城市规划的内容及任务内容:–城市发展目标的研究与确定性质:所处地位与主要职能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方向:城市空间发展方位和趋势–安排城市土地和空间的资源利用用地种类、使用性质、使用强度和数量比例–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平面的、立体的地上的、地下的–城市各项建设的部署与安排长期与近期建设目标当前建设事项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的运作。四、城市规划编制(一)、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上一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的现状情况和发展条件城市规划的技术规范、标准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其它有关部门(土地、环保、矿产等)的要求(二)、编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该汁提供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三)、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1991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总则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第四条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需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详细规划由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其它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的编制第十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四)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第十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的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1 / 2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