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模拟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5年春期高二期末模拟历史试题(三)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A.道家的“无为”主张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D.庄子的“齐物”观点2.“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A.理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B.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理学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D.理学家们将儒、佛、道思想合而为一4.明朝《东林列传》中记载:明太祖“一宗朱子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这段材料表明A.儒学始终受到统治者的推崇B.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宗派之争C.明朝统治者推崇儒学,加强思想控制D.当时统治者注重民众的家庭教化5.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年代科技发明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A.“国粹”京剧B.李白诗篇C.绘画技艺D.书法艺术7.“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8.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A.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9.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在建立共和制时说:“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下列史实不能用来支持这一论点的是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B.借鉴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但又实行责任内阁制C.提出了三民主义,还提倡“五权宪法”D.提出了“三大政策”,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0.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三阶段的理论的贡献在于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1.“文化大革命”期间,把“百家争鸣”变成了“两家争鸣”,本来应该是平等、自由的“百家争鸣”,就变成了先定“对”“错”的“无产阶级一家”对“资产阶级一家”的单向批判。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12.观察下面的《1960—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①1960—1971年、1971—1997年两阶段高校数量的变化趋向相反②1960—1971年发展状况体现了“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严重破坏③1971—1997年受恢复高考、“科教兴国”战略等因素影响④该表启示我们社会进步要重视教育,发展教育要尊重规律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③13.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14.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15.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B.达尔文的进化论C.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D.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统计年份学校数目1960年11289所1965年434所1971年328所1997年2170所316.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英国革命的成功B.工业革命的开展C.圈地运动的推进D.垄断组织的出现17.《全球通史》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叙述的是A.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情景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情景18.1912年4月,“秦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用互联网与外界沟通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描述了西班牙贵族子弟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材料描述的作品是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B.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D.拜伦的《唐璜》20.观察右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21.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A.主张学以致用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22.王夫之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为此,王夫之A.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B.主张“制天命而用之”C.强调“天地之化日新”D.主张“事异则备变”23.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南此可见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B.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24.某高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4C.黄宗羲总结儒家经典得出此结论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25.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6.太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武帝时期,规模非常有限,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50名博士弟子。但到了东汉中期(126年),太学规模扩大,太学生增至三万多人。导致这种变化的客观条件之一是A.东汉政治清明、经济繁荣B.察举制的实施行之有效C.全国行政机构设置发生变化D.造纸技术的改进27.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诗集的印刷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C.商品经济发达D.诗歌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28.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29.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A.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30.胡适的《差不多先生》最显著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全篇不仅语言朴实无华,甚至连讲述的几件事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搭车、治病之类。据此可知《差不多先生》属于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2题40分)31.(26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4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些主张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些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4分)5(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2分)“帝国文化”兼纳的“百家”的含义是什么?(2分)“释道”又是指哪两种思想(2分)(3)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可能接触到哪些种类的“市民文化”?(2分)(举出两种即可)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2分)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2分)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2分)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