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分颈、胸、腰、骶四段,末为终丝脑神经和脑神经节:12对脊神经及脊神经节:31对,混合神经神经系统模式图脑干示12对脑神经图脊髓和脊神经根脊神经的组成二、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元1)功能:神经元具有电化学活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分泌神经递质,是可以传递和整合信息的细胞。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不同形态的神经元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特征:①生理完整性②双向性③绝缘性④相对不疲劳性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速度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速度可因纤维的粗细、髓鞘的厚度和温度而异。神经纤维越粗,传导速度越快;有髓鞘的比无髓鞘的纤维传导快;温度降低速度减慢,0℃时会发生传导阻滞,利用此可进行冰冻麻醉;当周围神经病变时,其传导速度也减慢。2、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分布广泛,形态多变而胞体较小,突起无极性,与相邻细胞不形成突触样结构,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神经胶质细胞,则起到支持、保护和绝缘作用,对整个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构筑、神经元机能的发挥、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影响。《生理》P398图星状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许旺氏细胞)可特化为髓鞘,在新生儿脑组织中多,不具髓鞘的神经纤维,被单层少突胶质细胞所覆盖。小胶质细胞具有细胞免疫功能,可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凋亡或损伤的神经细胞。三、突触的结构和功能1、定义: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以及神经元和另一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位点,称为突触。如神经—肌肉接头义2、结构: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示意图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3、突触的分类突触依其接触部位不同,可分为: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轴突突触。突触3、突触分类突触依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4、突触传递过程包括电—化学—电三个基本环节。即:⒈以钙离子为偶联因子,电—分泌偶联和递质释放过程;⒉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⒊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跨膜电位发生变化,引发突触后电位。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后膜去极化、主要是钠离子内流)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膜超极化、主要是氯离子内流)突触后神经元抑制(兴奋性降低)在一个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上存在有大量突触。当许多冲动同时传至该神经元时,在兴奋性突触处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而在抑制性突触处则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因此突触后神经元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这些突触产生的局部电变化的总和。图《动生》P308图13-5电突触图四、神经的营养作用: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改变所支配组织的活动。另一个方面还能释放某些物质,持续调整支配组织的代谢活动,影响其生理、生化变化这一作用与神经冲动无关,称为营养型作用。如果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由于病理原因或被人为切断,时间长了肌肉会萎缩,如果神经恢复,则萎缩的肌肉会重新变肥大。例如:小儿麻痹症患者(脊髓灰质炎病毒)五、神经递质和受体1、四、中枢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递质,统称为中枢递质。主要有三类:⒈乙酰胆碱(Ach),是中枢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兴奋性递质。⒉单胺类⒊氨基酸类一、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分泌的、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神经递质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的受体结合,使靶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改变其电--化学性质,或经受体传递系统把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通过靶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MP、Ca2+)产生一系列生化、生理效应。二、神经调质在神经系统中,还有一类化学物质,也由神经元产生,也作用于特异性受体,但并不直接传递信息,而是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称为神经调质。如阿片肽对交感神经末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调制作用。三、受体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部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化生理效应的生物大分子。细胞膜上的受体是带糖链的跨膜蛋白质分子。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或不能产生生化生理效应的物质称为激动剂(如激素)或拮抗剂(如箭毒),两者统称为配体。受体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可逆性。乙酰胆碱的合成与水解胆碱+乙酰辅酶A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神经元胞浆内Ach辅酶A+胆碱酯酶突触后膜上胆碱+乙酸(乙酸进入血液参与代谢)单胺类递质单胺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与5-羟色胺。它们在某些部位是抑制性递质,在某些部位则是兴奋性递质。氨基酸类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是抑制性递质谷氨酸可能是兴奋性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