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14.1电子商务信用概述14.2电子商务信用模式14.3电子商务的社会信用体系14.4电子商务的信用机制14.5电子商务的认证与征信机制14.1电子商务信用概述14.1.1信用的概念14.1.2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管理14.1.3电子商务信用14.1.4电子商务信用管理14.1.1信用的概念•“信用”(credit)是个人或组织被他人信任的程度,守承诺的程度。信任是一种在不确定性风险情势存在的情况下,一方主体相信另一方主体会按照共同的期望行事,不攻击其脆弱性的一种主观信念,所以,信任首先是一种主观的信念、个人的意愿。所谓信用问题,指的是因缺乏一定的信任关系而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社会秩序趋于复杂化、混乱化。信用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信用状况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人类社会中,“信用”一词已经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信用一词可分别从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等角度进行界定。14.1.2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管理•1.信息不对称•(1)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的不断提高,人们都开始认识到信息差别是社会生产与分配的不可忽视的要素,当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价值时,初级经济也就进入到了高级经济。尤其是新型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了部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取利益价值的主要原因。•(2)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电子商务作为传统商务的一种新形式,没有摆脱传统交易的一般性特征。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能导致传统交易市场的非对称性也能导致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非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的参与人员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14.1.2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管理•(3)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的后果。电子商务不仅存在社会劳动分工、专业化程度等带来的信息不对称,还存在交易过程中的网络性和虚拟性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因此电子商务比一般的商务交易更容易产生信用问题。一些信用意识淡薄的人就更可能在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利用信息优势从信息劣势方牟取利益,而使信息劣势方的利益受损。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性使社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信息组合和信息联合的要求。14.1.2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管理•2.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管理的关系•(1)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危机。人们对于交易对象所拥有的信息各不相同。卖方由于对商品拥有更多信息而成为信息优势者,买者由于掌握较少信息而成为信息劣势方,这样卖方在追求私利的动机下,就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欺骗买者。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是买卖双方不直接见面的虚拟经营,这种虚拟性,更容易产生信用危机。在实物交易中,假冒伪劣尚屡禁不止,在网络经营中更会出现问题。要解决目前的信用危机,首先应该从它的源头—改善信息的不对称性开始,以便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2)改善信息不对称要求实行信用管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客观存在,交易过程中就极易出现不公平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具有信息优势的参与者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诈活动。14.1.3电子商务信用•电子商务从某种程度上消除了业务活动在时空上的限制,从而使商贸业务的运行和发展更加趋于灵活性、实时性和全球化,Internet促使了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但是,电子商务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一种交易模式,其商业信用必然受到互联网技术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互联网上的信息不对称是对网上信用影响最突出的问题。网上信息不对称使网络的虚拟性使交易双方无法直接见面,这种空间上的分离使得交易双方无法对对方进行直观的识别。很容易造成网络欺诈、欺骗行为。虽然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这对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无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网上信用机制的建立也有正面意义;但是,在法律和信用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守信比守信往往更划算,于是很多人回倾向于不守信。由此足见信用约束机制的重要性。14.1.4电子商务信用管理•1.互联网的特征与信用管理•互联网的根本特性是开放性,对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即保密性差,互联网的开放性对传统商业信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匿名性是互联网的又一主要特点。互联网本身为交流双方提供了一种非面对面式的交流坏境,因而带来了不可知性,不可见性、不确定性和非同步性等。信息不对称直接带来了互联网上的信用缺失及由此导致的信用危机,并恶化了依赖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网络交易的虚拟平台使交易双方无法直接见面,这种空间上的分离使得虚假身份很难识别,网络欺诈,欺骗行为很容易滋生14.1.4电子商务信用管理•2.电子商务的特性与信用管理•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信用问题更加重要。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不仅是电子商务网站如何在经济行为中遵循信用原则,更主要的是要为电子交易的各方参与者建立必要的、适用电子商务特征的信用模式,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确保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可靠。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行,没有信用,电子商务交易就不可能真正开展起来。因此,完善信用体系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关键。14.1.4电子商务信用管理•3.信用问题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瓶颈•电子商务的“支付”和“信用”成为所有参与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逐年高速攀升、电子商务应用呼声持续高涨的形势之下,出现了电子商务应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快了对电子商务的立法、管理和引导,《电子签名法》和《电子支付指引》等法规给网上交易带来了更多的积极信号。但是,电子支付体系不健全和网络信任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14.2电子商务信用模式14.2.1电子商务信用模式概述14.2.2电子商务信用模式的问题14.2.3信用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14.2.1电子商务信用模式概述•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指的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买方、卖方以及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方构成的三方间互动的信用关系。互联网时代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对信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不仅是一项技术革命,同时也是一项制度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信用的模式、特征及现状等问题,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进而再逐步分析电子商务的信用解决机制。14.2.2电子商务信用模式的问题•上文所述我国电子商务目前所采用的这四种信用模式,是从事电子商务企业为解决商业信用问题所进行得积极探索。但各自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这些信用模式所以据的规则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规范,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这就极大地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而要克服这些问题在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好的法律法规环境。目前特别重要的是通过立法的方式为电子商务界提供刚性的信用规则。14.2.3信用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在信息技术浪潮澎湃的今天,在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悄然袭来,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乃至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信用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特征,就决定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化的商品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是资本和资源、甚至可以说是生产力。特别是在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所以,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不仅是电子商务网站如何在其经济行为中遵循信用原则,更主要的是要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参与者建立必要的、适合电子商务特征的信用机制。14.3电子商务的社会信用体系14.3.1电子商务信用的基础14.3.2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构成14.3.3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规范化管理14.3.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策略14.3.1电子商务信用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到了信息时代,信用几乎是电子商务的灵魂。市场经济不能没有信用,信用可以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只有交易双方有足够的信用度,交易才有可能完成。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农业化向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转化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道德危机便产生了。不道德行为带来的收益超过了损失,再加上信息的迅速传播,使社会发生了不道德行为的泛滥。目前,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信用失缺现象十分普遍,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合同违约、商业欺诈随处可见,三角债、拖欠款和银行不良债权反复出现,各种经济犯罪连年增加,日趋严重。信用制度不完善,调控机制弱化,信用风险明显,对经济发展已产生了严重影响。14.3.2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构成•社会信用是电子商务信用的基础。而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应当由一个完备的信用体系来描述,系统地了解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进而才能提出该体系下的信用解决机制。•如14-1图所示,信用体系第一层是政府,负责信用立法与执法;第二层是行业协会,负责准入、评定、制订游戏规则;第三层是中介机构,负责信用服务;第四层是企业与消费者。各个层次分别对应不同的解决机制,这其中包括政策法律机制、第三方认证机制、征信管理机制。与之相对应的是认证与征信机制和政策法律机制,本文这里将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简述为“四个层次、一个基础、两类机制”。我们将在下文分别就具体的信用问题对象进行论述。14.3.2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构成•图14-1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和信用解决机制14.3.3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规范化管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行为必须有明确的制度规范约束。企业首先制定信用管理政策和目标,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主要措施如下:•1.经营许可管理•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大多数企业在营业前都没有经过信用评级,因此,应加强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对经营性网站一律实行资格认证,主要包括:网站级别认证、企业资信状况、储备金管理、信息发布准则、客户信用信息管理等。14.3.3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规范化管理•2.信息发布管理•为方便用户了解信息,增强用户对网上交易的信心,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应建立企业信息发布中心以备用户登录查询。对在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应本着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不得存在弄虚作假、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发布信息的范围主要包括:网站的认证级别、自身的信用级别及其变化、商业信息,服务条款、监督机构规定的其他信息。•3.电子交易管理•电子交易管理作为交易过程的重要环节,在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交易能否正常进行及后期账款能否顺利回收,因此,凡利用电子商务从事商务活动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应当树立这方面意识,制定一系列与此有关的重要程序,做到万无一失,滴水不漏。电子交易管理涉及以下内容:信用记录、保证金条款、电子合同管理等。14.3.3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规范化管理•4.内部作业管理•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应强化内部作业程序的管理,这方面的管理包括:建立电子交易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客户资料的收集和档案管理、制定严密的贸易合约、建立合理的物流配送网络和分销中心、建立对合同期内的应收账款管理、定期检测交易系统的安全、维护井定期更新信息、建立快速回应系统等。•5.服务管理•鉴于网上交易的虚拟性,销售商应不断加强与客户联系,提供切实可行的渠道供客户在必要时获得有关的服务条款,让客户体验网上交易能够带来的各种益处,增加对网上交易的可信度;平台服务商应加强对网上交易主体的管理,监控他们的实时交易和行为,对一些故意破坏或恶性交易的交易商进行经济处罚、投诉或请出局。14.3.3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规范化管理•6.清算程序管理•结算作为交易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每一份订单签订后,都要考虑资金的回收速度。鉴于银行是交易双方的惟一见证人,应明确银行对电子交易的监督管理,建立起对每一笔业务的跟踪系统。14.3.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策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带有普遍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