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四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四诊概述温红岩中医四诊本讲的目的•1、了解我国中医古籍•2、掌握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3、了解中医四诊知识•4、了解中医看病的过程•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又称《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中医大夫是怎样诊治疾病的呢?中医的两大特色:1、整体观天、地、人自然、社会、人2、辨证论治“证”①同病异治:如失眠可用枣仁安神口服液、朱砂安神丸。②异病同治:如便秘、腹泻、失眠、月经不调等都可用归脾丸治疗。“证”、“病”、“症”的概念(1)“症”,即症状,是病人的主诉或体会到的不适感,如发热、恶寒、疼痛、恶心、腹胀等症状是病人的主诉或体会到的不适感。(2)“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机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比如感冒有风寒表证、风热表证、暑湿表证、气虚表证等证候。(3)“病”,是各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出现机能或形态等方面异常变化的全过程。每个具体的病,都有具体的病因、病机,因而也有具体的症状和证,以及相应的治则方药,并有一定的预后可测。感冒的诊治•1、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胀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用药:感冒清热颗粒、重感灵、感冒软胶囊等。•2、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咽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痰黄而粘,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用药: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清开灵颗粒等。•3、暑湿感冒:发热,头身困重如裹,胸闷,纳差,腹泻,舌淡红,苔黄腻,脉濡。用药:藿香正气水等。•4、气虚感冒:发热(低热),自汗出,频繁感冒,恶风,气虚乏力,语声低微,纳少,或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用药:玉屏风散等。常用辨证方法•1、八纲辨证:表、里——病位深浅寒、热——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阴、阳——总纲•2、脏腑辨证:必须先熟悉五脏的功能。主要用于内科病的辨证。•3、经络辨证:必须先熟悉经络的循行。主要用于颈肩腰腿痛等外经病的辨证。中医四诊•望,望而知之谓之神•闻,闻而知之谓之圣•问,问而知之谓之巧•切,切而知之谓之工望诊望全身——神、色、形、态望局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望神•神,指的是病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意识、神采和表情等情况的总和。通过望神,可以辨别病人神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1.得神:病人目光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调均、肌肉润泽、大小便控制自如。说明病人脏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会预后良好。2.失神:病人目光迟钝、无光彩、瞳仁呆滞、面色晦暗、呼吸异常、肌肉消损、反应迟钝、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说明病人脏腑功能衰败,病情重,预后不良。3.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转好,颧红、两眼突然有光,但眼球呆滞不灵活,食欲增加。这是垂危病人将要死亡的表现。望色:•色是各种色泽,它反映脏腑气血的外荣,也是疾病变化的表现。色,通常为青、黄、红、白、黑五种;泽,是色的荣、枯、明、暗等。色与泽心须等同重视,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察色须分辨常色与病色。•常色:又分为主色和客色。但也有个体差异,有的人可能肤色稍白或稍黑些,也为常色。应考虑到,人的肤色可随地区、气候、职业、饮酒和运动等情况而有所变化,不可一概都归为病色。我国人民健康肤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光泽。•病色:指生病时,皮肤或面部所反映出来的不正常的颜色。如色泽晦暗,则表示为久病、里病、重病,是正气将败,故预后多不良。病色主病•青色:主疼痛、瘀血。•多见于小儿惊风或青筋串鼻的小孩;或由于感受寒邪,身体某部剧烈疼痛,面色发青,如蛔厥(肠道蛔虫病);或见于休克,多由于周围血液循环不良,皮肤血管收缩所致。病色主病•白色:主气血不足。•多见于贫血、失血、肺气虚、肾阳虚。如大出血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慢性肺病(肺痨)或慢性肾炎等病人多面色(白光)白。病色主病•黄色:主脾虚、湿盛。•黄而鲜明如橘子色的,多为湿热阳黄,可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黄而晦暗如烟熏色的,为寒湿阴黄,多见于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胆汁型肝硬化等;淡黄、萎黄为脾虚、血虚,脾虚多由消化和吸收不良引起,血虚则可能是疟疾、钩虫病所致。病色主病•红(赤)色:主要见于热证(虚证、实热),有表里虚实之分。面红、发热或微恶寒、不渴或微汗、脉浮数的多为表热,可见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面色较红、发热、口渴、多汗、脉洪大的为里热,如兼有胡言乱语、便秘,则为里实热,多见于感染性疾病机体反应较强烈的阶段;如午后两颧发红、低热,则多为阴虚火旺,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面红目赤,不发热的,为肝火上逆。病色主病•黑色:主寒,主痛,主水气,主瘀血。•可见于肾阳虚衰,水寒内盛,肾不纳气,瘀血等病证,如肺气肿、心脏病等;眼周黑晕,妇女为带下病,男子为水气病(水肿病、肾性水肿、心性水肿)。望形形是形体。通过望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可知内脏、气血阴阳的盛衰,疾病的程度及预后。•胖:肥胖并非健壮。体型特点为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宽短圆、腹大、身体偏矮,多后仰。胖而能食,形盛有余;胖而食少,肌肉松弛,精神不振,多为脾胃虚。胖人形肥气虚,水湿难以循行,所以湿多,若郁滞生痰,则易患中风证。“肥人多痰”•瘦:是消瘦,体形特点为头长颈细、肩窄、胸窄平坦、腹部瘦瘪、身体偏高、多前屈,由于消瘦者体瘦血少,阴虚则火亢易伤肺,瘦人多劳嗽。“瘦人多火”望态•望形体的动静姿态可判断疾病,从不同的动态可反映不同疾病。•1)行走姿态:行走时身体前倾,以手护腹多为腹痛;以手护腰、弯腰曲背,多为腰腿病;行时身体摇摆不定是筋骨受损;行时突然止步不前,以手护心为心痛。•2)坐姿:坐而仰首,为痰盛的肺实证;坐而俯首,气短懒言,多为肺虚或肾气不足,坐时常以手抱头为头痛。•3)卧姿:卧时身重不能转侧,喜加衣被者,多为虚证、寒证。坐卧不安烦躁,多为腹满胀痛。•4)站姿:站立不稳,多为眩晕,气血并走于上。不耐久站,属气血阴虚。站立时双手护心或腹,多为心、腹痛。•震颤:动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肝风内动等。望舌•望舌是通过察看舌质和舌态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的变化测知病情变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诊法,在中医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舌质(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舌与五脏的联系•望舌质:从舌质外观,测知脏腑病变。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两边——肝胆舌根——肾。舌色•(1)淡红舌:舌质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其形成是由于心血充足,阳气旺盛为健康人之舌色。•(2)淡白舌:舌色较淡红舌质浅,红色较少而白色偏多。一般为气血亏损。•(3)红绛舌:舌色较淡红舌质红。鲜红色者称为红舌;深红色者称为绛舌。多为热证。舌尖红者为心火太盛;舌边红者为肝胆火盛;舌中红者,为胃火太盛。•(4)青紫舌:全舌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舌的局部见青紫色斑块、瘀点为青紫舌。多为寒证、瘀血证。舌淡紫而润,多为阴寒内盛。舌色暗紫,舌青紫为血瘀较重;局部舌紫斑、瘀点为血瘀较轻。望舌形:•舌形多指舌的形状。正常舌体大小适中。异常舌分为老舌、嫩舌、胖大舌、瘦薄舌、裂纹舌、芒刺舌、齿痕舌。(1)胖大舌:舌体较正常舌大,舌肌松弛,称胖大舌。胖大舌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主水肿、痰饮。(2)裂纹舌:舌面有明显的裂痕、可呈现人、一、川字等不同形状。由精血亏虚所致,主血虚证(先天裂纹舌者除外)。(3)齿痕舌:舌体边缘有压迫痕迹,为齿痕舌。舌体肿大,出现齿痕。主脾阳虚衰,水湿内停。望舌态:•正常舌,舌体活动灵敏,伸缩自如。病理舌态有强硬、震颤、歪斜等重病的变化。•如:歪斜舌:舌体不正,伸舌时偏斜于一侧。多为中风或中风先兆。望舌苔:望苔质+望苔色望苔质:察舌苔的薄厚、润燥、腐腻、剥落苔等的变化。•薄厚苔:透过舌苔能见舌体为薄苔。透过舌苔不见舌体为厚苔。薄苔表示邪气轻,厚苔为邪气较重。•润燥苔:舌苔湿润适度为正常苔,苔干、粗糙为燥苔。苔的润燥程度表示体内津液的盈亏情况。若舌红绛而苔润为热盛,舌红而苔燥为湿阻遏制阳气。•腐腻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厚,刮之如豆腐渣样为腐苔。苔质细密颗粒细腻。观察苔的腐腻可知阳气与内湿的程度。腐苔多为食积胃肠或痰浊。腻苔因阳气被遏阻,多见于湿浊、或痰饮证。•剥落苔:舌面本有苔但部分剥落,胃气或胃阴受损。若舌苔骤然退去,光洁如镜者为光剥苔,是胃阴胃气俱损的危重现象。•望苔色•白苔:多主表证、寒证。苔薄白而干,舌尖红者为燥热肺火盛。厚白苔主痰湿。•黄苔:多为热证,从黄的程度辨别热的的轻重。•灰黑苔:苔色为浅黑色是灰苔,深者为黑苔。灰黑苔多为里热重证,越黑病情越重。如苔灰黑而润为阳虚寒、痰湿内阻,苔色灰黑而干为里热证。舌诊方法及注意事项•1.光线:应以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好。•2.姿势:一般要求患者取正坐姿势,要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地将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3.顺序:先观察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润燥等情况,次察舌体的色泽、斑点、胖瘦、老嫩及动态等情况。部位方面,可从舌尖看到舌根。•4.饮食:饮食常使舌苔形、色发生变化。如某些食物或药物,会使舌苔染色,称为“染苔”。•5.季节与时间:正常舌象,往往随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而稍有变化。如夏季暑湿盛时,舌苔多厚,或有淡黄色;秋季燥气当令时,苔多薄而干;冬季严寒,舌常湿润。再如晨起舌苔多厚,白天进食后则舌苔变薄;刚刚起床,舌色可见暗滞,活动之后,往往变得红活。闻诊•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测知病况.•闻的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声音、语言、呼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嗅口气:正常人说话时不会发出臭气,口臭为消化不良、龋齿、口腔不洁。酸臭气为内有食积,腐臭气多为溃腐疮疡。•病室之气:病室有血腥臭,多为失血症;尿臊气为水肿病晚期(尿毒症);烂苹果样气为糖尿病;均为危重病证候。问诊一、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现住址等。问诊•二、主诉“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腰痛3天。腰痛3年再发1周。•由于主诉通常是病人的主要痛苦、就诊的主要原因,往往也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因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询问主诉注意三点:1.要把主诉抓准,病人的陈述可能是零乱而主次不分的,而主诉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三个,因此,医生要善于抓其中的主要症结。2.要将主诉所述症状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询问清楚,不能笼统、含糊。3.主诉不等于疾病的病名。问诊•三、现病史•现病史是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治疗的经过。现病史应从发病情况、发病过程、治疗经过等三个方面进行询问。问诊•四、既往史•1.过去一般健康情况:如强壮、素健;体弱、多病。•2.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如是否患过麻疹、白喉、疟疾、痢疾等传染病,何时何地接种过何种预防接种,有无对药物或其他物品的过敏史等。•3.其他疾病史:过去患过何种其他疾病,是否复发过,现在是否痊愈,现在还有何疾病表现。问诊•五、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问诊•六、家族史家族史包括询问与病人长期生活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等及接触密切的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必要时应注意询问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问诊•七、问自觉症状。主要包括发热、恶寒、出汗、体力、疼痛、饮食、睡眠、大便、小便、女子的月经带下等情况。•参照张景岳《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问寒热•寒:(1)畏寒——阳虚•(2)恶寒——表证•手足发凉——阳虚或阳郁•发热:(1)壮热——外感病阳明经证(2)微热——虚证发热(3)潮热——阴虚问汗•自汗——气虚•盗汗——阴虚问疼痛•疼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由于气血的运行不通所致,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属于实证;二是因脏腑经脉失去濡养所致,属于虚证,为“不荣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