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一、陈鹤琴的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二、活教育理论三、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四、论幼稚园教育一、陈鹤琴的生平简介1892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1914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考取奖学金赴美留学。1917—1919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1921年《智力测验法》(与廖世承合著)1923年创办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作为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学的实验园地。1925年,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和《家庭教育》。此外还主编过多种儿童教育刊物,如《幼稚教育》、《儿童教育》、《小学教师》、《活教育》等和一些儿童读物。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1982年在南京逝世。二、活教育理论(一)活教育的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二)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三)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四)教学原则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五)训育原则从小到大;从人治到法治;从法治到心理;从对立到一体;从不觉到自觉;从被动到自动;从自我到互助;从知到行;从形式到精神;从分家到合一;从隔阂到联络;从消极到积极;从“空口说道”到“以身作则”。三、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陈鹤琴从1920年冬开始,以其长子一鸣为对象,对儿童的动作、能力、情绪、言语等方面的发展做了周密的观察,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一)儿童期是人生受教育的关键时期1.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2.儿童期具有可塑性和可教性儿童心理特点(一)共同特点1.好动给儿童充分活动的机会;2.好模仿以身作则,教儿童辨别是非善恶;3.好奇启发诱导”、“因材施教4.好游戏寓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促发展;5.喜欢成功鼓励儿童做各种事情发展其能力;6.喜欢合群选择良伴,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7.喜欢野外生活多到野外增长知识、强健身体、愉快精神;8.喜欢称赞鼓励儿童上进,引导其养成良好习惯。(二)年龄特点1.新生儿(新生1个月)感觉、动作、情绪、生理现象2.乳儿(新生后至1岁左右)感觉、运动、行走、情绪3.步儿(1至3.5岁左右)行走、语言4.幼儿(3.5至6岁左右)言语、思维、行走、社会性发展、情绪转变陈鹤琴反对谢绝小孩问难,也不赞赏问必答,他提倡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探索究竟的教育方法。陈鹤琴举例说:有一天,一个5岁的儿童同他父亲到效外散步。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那个小孩在那边做什么?”他父亲回答:“你要去看看吗?”说着就与他一同前往。到了,父亲对他说:“嗄!那个在空中的东西多好看。你看那个小孩手里捻着什么东西,要走近去看一看吗?”他好奇地去了,回来对父亲说:“是线。”父亲就领他到街上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一个风筝给他。第二天,还陪他到郊外放了风筝。陈鹤琴说,这种利用问难加以引导的方法,比“有问必答”养成儿童的依赖性来得好,它能使儿童得到许多快乐和许多有用的经验。我们应当利用儿童的问难,来施行我们的理想教育。乐乐五岁了,爸爸妈妈上班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当她走到院子里的时候看见了一盘十分美丽的蝴蝶花,从远处看,真像两只蝴蝶在自由自在地飞,一阵风吹来,蝴蝶花随风而至,那花香迎鼻而来,使我陶醉于蝴蝶花中,这迷人的蝴蝶花从哪来的呢?哦,这是妈妈昨天晚上买回来的,而且是很贵的,妈妈当它是宝贝呢!我不由得走近欣赏,这花说起美丽和香味,我就赞不绝口,但看起来却一点精神都没有,嗯,她想应该是“渴”了,应该为它止止渴,于是,她拿来一杯水均匀地浇在泥土里。过了好一会儿花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她灵机一动,想起洗澡的时候全身湿淋淋的,十分舒服,而且洗后精神十足,好,看蝴蝶花那么美丽和那么香的份上,也为你洗次澡吧!她把蝴蝶花搬到洗手间和花和叶子们洗刷刷起来,我洗刷刷、洗刷刷…。.看,这花和叶子是不是精神起来了?她心想:爸爸妈妈看到我这么乖,把花照顾得那么好一定会表扬我的,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我快速跑到他们面前,说:“父亲大人、母亲大人,欢迎你们回来!妈妈,来看看你的宝贝花吧!”妈妈看了之后问我:“为什么花会这么湿?”我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哭笑不得地说:“你这么做,不是画蛇添足吗?花都让你弄死了。”我听了,半信半疑,结果,过了几天,花真的凋谢了……四、论幼稚园教育(一)办好教育的15条主张(二)幼稚园的课程理论(1)混乱的幼稚园课程(2)“幼稚监狱”(3)课程内容(4)五指活动第三节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二、论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由儿童对人生、对社会国家的重要性所决定(二)由它在学制上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三)由它与家庭之间关系所决定三、论幼稚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幼稚教育运动转向劳苦大众的队伍里去”提出了几种最需要幼稚教育帮助的人1.农家妇;2.工厂的女工;3.贫民区、失业的小贩、车夫及做短工的家庭;4.有较好的职业者,如女招待、女店员、女秘书等。三、论幼稚教育的症结和发展方向(一)症结所在1.教会垄断2.社会漠视(二)补救措施1.停办外人设立之幼稚师范及幼稚园2.严定幼稚师范及幼稚园标准3.筹设幼稚师范并检定幼稚教师4.鼓起社会之注意(三)明日幼稚教育之设想(9条)四、论幼稚教育的课程(一)课程的含义“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二)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根据:儿童社会和成人社会五、论幼稚园教师的培训(一)幼稚园教师的任务互助与合作的精神;爱和怜的情感;顾到别人的思想.六、幼稚园教师的培养(一)任务任务比小学教师更重,包括:(1)养护儿童(2)发展儿童身体(3)养成儿童相当之习惯(4)养成儿童有相当之知识和技能(5)与家庭联络并谋家庭教育之良方(6)研究儿童(二)幼稚园教师的培养幼师培养主要靠幼稚师范学校进行,幼稚师范由国家办理,招收16岁以上初中毕业生,身体健康,有爱心,最好有男生加入,这点在当时是富有创见的。(三)幼稚园教师的进修进修包括许多方面,有学问的,品性的,也有能力技术和其他方面,形式包括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学习和进修。作业1.张雪门按照教育目标的不同把中国幼稚教育分为哪四类?2.什么是行为课程?两大要素是什么?3.张雪门见习实习的场所有哪些?4.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幼儿的心理特点是什么?(二)幼稚园教师的培养任务比小学教师更重,包括:(1)养护儿童(2)发展儿童身体(3)养成儿童相当之习惯(4)养成儿童有相当之知识和技能(5)与家庭联络并谋家庭教育之良方(6)研究儿童幼师培养主要靠幼稚师范学校进行,幼稚师范由国家办理,招收16岁以上初中毕业生,身体健康,有爱心,最好有男生加入,这点在当时是富有创见的。(三)幼稚园教师的进修进修包括许多方面,有学问的,品性的,也有能力技术和其他方面,形式包括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学习和进修。陈鹤琴论儿童教育(一)应顺应儿童发展趋势给予指导——遗传、环境、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天赋和教育都很重要,不可偏废;2.成熟和教育均予重视,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拔苗助长;3.必须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人的环境比物的环境更重要。(二)应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1.针对儿童共同心理特点的教育要点1)好奇:“启发诱导”、“因材施教”;2)好动:给儿童充分活动的机会;3)好模仿:以身作则,教儿童辨别是非善恶;4)喜欢游戏:寓教育于游戏中,在游戏中促发展;5)喜欢合群:选择良伴,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6)喜欢野外生活:多到野外增长知识、强健身体、愉快精神;7)喜欢成功:鼓励儿童做各种事情发展其能力;8)喜欢称赞:鼓励儿童上进,引导其养成良好习惯。2.教学方法1)感觉训练是幼儿认识环境的基础,要让幼儿使用自己的手脑;2)做是儿童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要让幼儿自己探讨、发现、求得知识;3)游戏是幼儿成长的最好动力,音乐是幼儿生活中的灵魂,绘画是发展智力形成形象观念的有益活动,这些都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钥匙;4)教学方法原则:多鼓励、“比较教学法”、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三)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编写教材1.教学内容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能够使儿童适应社会的需要;2.开设综合课程,使教学内容有系统,系统的核心是儿童的环境,注意到潜在课程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3.选择教材的原则:1)适合儿童、社会、时代、环境的需要;2)排列适当,便于儿童学习;4.反对“书本万能”,把教育范围延伸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一)家庭教育目的观——实现国家富强近期目标:儿童的幸福与健康发展远期目标:国家的富强(二)家庭教育内容观——健全的人格教育:1.健康教育;2.待人接物教育;3.良好习惯的培养;4.智力教育;5.情绪教育;(三)家庭教育方法观1.父母要研究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2.创造完美的家庭教育环境;3.坚持理性的父母之爱。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之视角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以陈鹤琴教育思想解读《纲要》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其他教育思想的比较陈鹤琴在我国心理学上的贡献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历史悠久、灿烂夺目的中华文明最终孕育了陈鹤琴和他的民族教育思想,肯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包括教育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中国人惯用的系统思维模式自古迄今,中国人惯用的思维方式就是系统或整体思维,天人感应,家国同构。这在陈鹤琴的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他无论搞教育试验,摸索教育规律,还是构建儿童教育原则和幼教体系,都运用了整体思维。对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做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将幼儿的家庭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对幼儿园的教育应进行系统、深入的科学实验与研究……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师范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从正常到特殊儿童,从普及教育到文字改革,他都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探索和研究,为我们留下了近四百万字的学术研究成果。二、赤子之心与儒道风骨陈鹤琴不仅有着中国人思维的传统特质,而且有着充满“浩然之气”的“大丈夫”理想人格。“究竟我的志向是什么?我的志向是为个人的生活吗?决不!是为一家人的生活吗?也决不!我的志向是要为人类服务,为国家尽瘁……”三、儿童教育陈鹤琴平生所致力于的是儿童教育,而注重儿童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一贯传统。春秋时代的孔子、汉代的贾谊、南北朝的颜之推、明代的王守仁等人都曾明确地提出过儿童教育思想。陈鹤琴之所以和前贤们如此这般,是因为他们基于共同的认识:“儿童是振兴中华的希望。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命运。”“儿童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好儿童。实践出真知。要从实践中摸索教育儿童的规律。”四、做人教育教育儿童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在不同的时代,教育家们都提出了自己所推崇的教育目标。陈鹤琴批判地继承了古代有关“做人教育”的思想,并在当时有利于文化普及的文字改革运动的基础上推行民族英雄教育,以培养健全国格的公民。“读书做官”论一度盛行,陈鹤琴有针对性地指出:“孔子所谓修身,治国的道理,都是着重于‘做人’。”五、环境教育教儿童成为对社稷、民族有用有益的人,就需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说:“小孩子生来大概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是好,或者是坏,这是环境的关系。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一个小孩子在诡诈恶劣的环境里生长,到大来也会变成诡诈恶劣的。一个小孩子在忠厚勤俭的环境里生长,到大来也是忠厚勤俭的。这是什么缘故呢!他所看见的,所听见的,都给他坏的印象,那他所反应的大概也是坏的;假使他在很好的环境里生长,他所听见的,所看见的,都给他好的印象,那他所表现的大概也是很好的。”以陈鹤琴教育思想解读新《纲要》从基本精神方面来解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