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融合(仓山区第八中心小学-林菲菲)(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融合福州市仓山区第八中心小学林菲菲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校园是书香圣地,是培养和培育人才的地方。班级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得到优秀先进文化的熏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相融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重任。因此我们应利用班级这一阵地,让学生体验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关键词:传统文化;班级文化;融合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当代学生接触到的西方文化越来越多,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却比较淡薄。这对于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文化大国来说,是一个很不友好的形势。文化的交融固然对于人类的文明有着卓越的贡献,但是太过轻视本民族文化容易对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造成冲击。因此,在班级文化里融入传统文化,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非常有效合适的方式。班级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可以通过策划特色传统活动,打造班级文化布置,开拓宣传渠道等过程逐步建设,最终完成增强学生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的目标。一.传统文化是丰富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死搬硬套的理论灌输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新时代的教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寻求知识。班级文化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方式,而传统文化则是丰富班级文化的重要方式,它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了解传统文化后,能从中涉及营养传统文化的发展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其中的糟粕已经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来的文化精神大都是符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特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内涵价值和借鉴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其所具有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也正是因为保留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中小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人格素质教育强调要使学生自觉表现出一定文化水准上的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成才,才有可能对社会作出贡献。传统文化蕴含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对于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班级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建设是为了实现传统文化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培养目标。(二)传统文化对于班级塑造有着积极作用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班级文化犹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将高尚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文化氛围中不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更能催人奋发向上。“班风”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一个有着求知欲的班级,在学习上往往要比其他班级更为主动,同时,“班风”优秀的班级在凝聚力上也更为团结。对于“班风”的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的话,就会让学生主动融入其中,这是对于整个班级文化塑造的重要途径。二.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相融合的方式(一)策划特色传统活动,提升班级文化内涵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和理论上。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决策者,应该重视专业课程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的挖掘,只有老师足够重视了,才能顺利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所以,我们要把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作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当中,使孩子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节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着深刻、多样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每到节日策划不同形式的传统活动不仅能提升班级文化内涵,更能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比如由寒食节引申而来的寒食文化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每年的端午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节日,结合端午节举行相关主题的班会,就可以通过那段由来历史,很好的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即在集体活动期间,提出一些趣味历史问题,并加以奖励作为支持,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求知欲。设计猜谜语的活动,谜语源自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起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班级里开展此类型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打造班级文化布置,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教室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环境的潜在作用影响着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的浓厚的班级往往会培养出品学兼优,素质高的学生,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是传播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智慧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将墙报、黑板报、活动角、教室内外的标语有意识的融入传统文化。这样做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每学年班班有美展的活动中展示书法、国画、泥塑等手工艺品。在布置教室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让这些传统文化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升华、陶冶学生的人格塑造。在班级里打造出独具特色文化长廊,让学生以手抄报的形式绘画出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或者以书法的形式书写古人的名言警句。这种别处风格的文化长廊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更能够在学习上鞭策鼓励学生。(三)开拓宣传渠道建设,传媒助力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开拓多种宣传教育渠道。近年来,由于科技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网络传播取代了传统的传播媒介成为新的传播方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网络时代如何发展成为了新的课题。首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化。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互联网是十分重要的媒介平台,让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以传统文化为内容,建设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订阅中华上下5000年故事的APP等,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科技手段相结合,更好的提高了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加大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其次,大众传媒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比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订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报纸杂志;可以举办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吸收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四)加强家校互动联系,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更好的继承和传播,家长们的配合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密切的家校联系是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式。家长可以在学生学习文化之余,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给予鼓励帮助,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代替老师进行引导学习,才能让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在班级文化中根深蒂固。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人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社会交往当中,都是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的,中华礼仪是中华灿烂文明的一部分,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诞生礼,它是以婴儿的诞生为中心而举行的重要人生仪礼,主旨是为了庆祝婴儿来到这个世界,祝愿他平安健康。家长们利用学生的课余生活传播“忠孝仁义,礼仪廉耻”的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不仅能规范学生行为,更能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的好习惯。结束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经久不衰,经历了数千年的社会变更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特色,并且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依然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无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渊源广博并独具一格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渗透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参考文献:[1]蓝海燕.传统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融合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882(33):91-92.[2]唐范红.传统文化在班级文化构建中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3]邹柯.弘扬传统文化建构班级文化——传统节日与班级文化融合初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5).[4]梁妮.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6(33):102-102.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