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聖道的功德妙境法师甲一、引頌略說佛在世時,有四位年紀很大的人來出家。出了家以後,四個人在一間寮房裡住,時常散散亂亂地說閒話,談到得意處就哈哈大笑。佛陀天耳遙聞,就前來說了四句偈: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呵斥他們後,就離開了。「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我們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如在猛火裡燃燒那樣苦惱,如何不急求離苦得樂,還在喜笑?有甚麼事情值得喜笑呢?「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如何離苦得樂,追求光明?如人生活在黑暗中,為幽暗所蒙蔽,不曉得一失足就會墮大苦坑中,思惟之,真是身毛皆豎。何謂「幽暗」?即是愚癡也。何謂「光明」?般若智慧也!譬如有了太陽的光明,能看見這是平坦的道路、那是危險的歧途,我們可以選擇安全的道路往前走,心情安樂自在。誰能覺悟世間生死流轉的眾苦,出世聖道的安樂?唯有般若堪能通達如是勝義,解脫如是大苦,成就如是功德,故云「何不求光明」!甲二、詳釋其義三乙一、為何修習聖道三丙一、應知人生苦二為什麼要修學聖道?簡單地說,就是為了離苦得樂。有的人福報好一點,生活自在、衣食無缺,一切都感覺滿意,好像不須要離苦得樂。但是佛以智慧觀察,一切世間上的事情無非是苦,就算有種種令你滿意的境界,也都是無常的,隨時會變化,一轉眼就不滿意了,到頭來還是苦。「苦」,經論常說三苦、八苦或無量苦,《阿毘達磨雜集論》說有世俗諦苦、勝義諦苦的分別。什麼是世俗諦苦?一般人不須要學習佛法也能夠覺知是苦,這包括三苦中的苦苦和壞苦,或八苦中的前七苦。另外五取蘊苦或行苦的境界微細,一般凡夫不能覺知,唯有聖人才能認識,故名「勝義諦苦」。丁一、世俗諦苦病苦:我們都知道,社會上的醫生很忙,因為病人特別多。病人多,就表示我們的健康靠不住,隨時會失掉,就算醫生把病治好了,轉眼間又有病了。我們在病苦裡生活,如同在猛火的燃燒中一樣!老苦:誰喜歡老呢?但是,沒有人能不老!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機能衰退、眼睛花了、耳朵聽不清楚了,種種行動都不那麼輕便時,就是老苦到來了!死苦:生離,還有可能聚會;死別,不但與親愛的人不能相聚,同時與辛苦經營的財富、權位亦分離了,心裡苦不苦?愛別離苦:失掉種種親愛的境界,那也是很苦的。怨憎會苦:和有怨恨的人在一起而不能分離,為苦不苦?匱乏苦:《瑜伽師地論》中還說到「匱乏苦」,即是求不得苦。匱乏,就是有所不足;有所不足就會努力去追求,但求到了仍然感覺不足。這有所求及有所不足都是苦。生苦:此是眾苦之本。如果不生,也就沒有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這麼多的苦。以上是八苦中的前七苦。苦苦:當不如意的境界最初出現時,我們就感覺到苦;而苦繼續下去不中斷,我們也就繼續地感覺苦。所以,兩個苦字連續起來,名之為苦苦。壞苦:如意的事不可能永久存在,但它不壞時,感覺是樂而不覺是苦,等到忽然間這個境界被破壞,痛苦就來了。凡夫總是努力追求自己所歡喜的五欲境界,認為是快樂的。但是,佛以大智慧觀察告訴我們,其實那只是在追求壞苦!以上是三苦中的前二苦。應再進一步去認識,苦究竟從何而來?佛問比丘:「樹林裡的樹葉被人偷走了,你心裡有什麼感覺?」比丘說:「沒有什麼感覺。」佛又問:「你所穿的衣服、吃飯用的缽被人偷走了,你心裡有什麼感覺?」比丘答:「我依賴它生存,被偷走了,我心裡不舒服。」佛就問:「為什麼樹葉被偷,你心裡沒什麼感覺;而你的衣缽被人偷走了,心裡就感到不舒服呢?」比丘不知道怎麼回答。於是佛說:「因為你對那棵樹、那些樹葉沒有愛,所以別人把它偷走了,你無動於衷。但你賴以生存的衣缽被偷走了,你心裡痛苦,是因為你對它有愛的緣故。」佛陀的話非常真實!觀察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苦,的確是如此。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有病了,我心裡感覺痛;若是無關係的人病了,乃至死了,我心裡沒有特別深刻的感受,這就看出來苦的因由是愛。但是世間上的人不能不愛,這就非苦不可了!如果不學習佛法,苦來時雖然也想離苦,有時可能辦得到,但大多數的時候是不能,只有承受這個苦,無可奈何!丁二、勝義諦苦行苦:「行」是向前進的意思。從時間上說,心剎那剎那地向前進,終究要遭遇到苦--不是苦苦就是壞苦,所以行是苦。這是第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行苦比苦苦、壞苦更深細。不論壞苦或苦苦,它的體性都儲藏在行苦裡面,一旦遇到因緣就會發動出來。就像汽車有了毛病,雖然還能在路上跑動,但是毛病一旦發動出來,就不可收拾!我們這一念心中儲藏了很多苦惱的因,還沒遇到觸發的助緣時,我們不知道裡面有問題,一旦因緣具足,發作起來就苦惱了。不但人間的人如此,天人亦復如是。欲界天人不老也不病,但有死亡的問題;而色界、無色界天人有禪定的三昧樂,神通比欲界天人廣大,壽命也特別長,但這個果報終究還是有結束的一天。佛在世時,有許多外道認為得到色界、無色界定就是得涅槃了,但是佛說那還是行苦的境界,不是不生不滅的寂靜涅槃。丙二、尋求真安樂一般人如果對生活感覺到滿意,就不可能發心修學聖道,必須對離苦得樂有認識,才會願意遠離一切苦惱。《佛本行集經》記載:佛十九歲結婚,二十九歲出家,享受了十年的欲樂。他發心出家時,老病死都還沒有到來,同時他的父親用很多殊勝的欲樂境界來繫縛他;但他在這個時候就已經體認到人生是苦,縱使做了國王也不能解決苦的問題。於是,他就在這個特別富貴而沒有苦惱的生活中,放棄了將要得到的尊貴王位及種種勝妙五欲的享受,為了追求真理、解脫一切苦而出家為沙門。我們平常人可以說都是很鈍的,苦惱來了還不希求解脫,或者想解脫也不知道出離的方法。但是現在想要修學聖道,就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人生是苦!追求榮華富貴的時候很苦,得到了之後更苦;因為得到了還想繼續求發展,同時還得費心保護它令不失壞,如果失掉了就痛苦得不得了。而越有成就的人苦惱越多、疑惑心也越大。有錢的人出門要有保鏢隨身保護;大畫家用手畫畫,就要為手買保險……。所以,佛陀說「常在燃燒中」是真實不虛的!所有的人都是在苦惱中生活,卻常是身在苦中而不知苦。若是靜坐有一點相應,縱然尚未成就聖道,或者也還沒得到輕安樂,但是多少已經能從自己的身心上,體驗到修行帶來的自在安樂。不靜坐的人不太明白什麼是身麤重。如果靜坐一個鐘頭能有半小時明靜而住,沒有雜亂的妄想,身體就會感到輕鬆自在。下了座,走路時腿子很輕,身體也不感覺重。一旦懈怠不靜坐就不對勁了,身體又會恢復到原先麤重的感覺。這就是苦!若能靜下心來認真思惟觀察這些問題,就會同意佛陀的話--世間是苦!我們應該去尋求沒有生老病死苦的安樂境界,得到常、樂、我、淨的涅槃。「我」就是自在--永久的安樂、永久的自在、永久的清淨。小乘佛教是指初果以上到阿羅漢的聖人,大乘佛教則是從初歡喜地乃至八地以上的菩薩。當然,到佛的境界是最圓滿的了。丙三、超凡入聖德二丁一、得大自在聖人是大自在的境界,凡夫是不自由的。一般人多認為大權在握的人很自由,可是他有許多問題擺不平,也有許多敵人在窺伺他,找機會叫他垮台。這是苦惱,不是自由!佛教講因果。在造作因的時候,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有選擇的自由;但是得果報時,無論多苦都沒有選擇的餘地,就是非受不可!前文說苦是由愛來的,你若不愛就沒有苦。凡夫因為有愛,所以都是不自由的;聖人愛見煩惱皆斷,故是大自在的境界。當學習佛法有點進步時,漸漸地人情就淡了,有些不信佛的人因而厭惡佛教,認為佛教不合人情。事實上佛教也講人情,但是不用情、不用愛,而是慈悲。慈悲也是愛,但又有差別。慈悲是清淨的,是廣大無邊的愛。我愛我的父親,也愛你的父親,乃至一切眾生我都愛,平等無差別,這就是慈悲。廣大而深刻的慈悲,有深意在裡面!譬如兒女要出家,你反對。你感覺出家有什麼好呢?在社會上的學校讀書,然後做事、組織家庭,這是很快樂的、是正常的。然而,這樣的生活真實是好嗎?說起來就是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是苦惱境界!你愛你的兒女,卻要他們去受這種苦,這個愛對不對?如果出家修學聖道,就能夠解脫一切苦惱,到大光明、大自在的清淨世界去,一切時、一切處心情都是自在安樂的,不會在人天及三惡道受苦。但若是發了無上菩提心,有大悲心,還會回到人間來度化眾生。他累劫的父母、兄弟、姊妹,好朋友都在人間,所以他要回來救護他們。而他內心沒有執著,在塵不染塵,苦惱不能威脅他,心裡時時是清淨自在的。在出家剃度的儀式上有四句話:「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捨俗趣泥洹,希有難思議!」「善哉大丈夫」:這是讚歎發心出家的人,不論是男是女,能放下世間五欲的享受而出家,就是大丈夫。「能了世無常」:所以要出家,是因為覺悟世間上的一切是無常的,就算有能力拿到榮華富貴,同時也是拿到很多苦,並且總有一天會失掉,又增加了很多苦,所以願意放下。放下之後要做什麼呢?「捨俗趣泥洹」:將塵勞的事情通通棄捨,想要到最極安隱、眾苦永寂的涅槃那裡去。「希有難思議」:這件事情是特別希有的!世界上的眾生這麼多,有幾個人願意出家呢?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佛讚歎出家的前途是光明的、是決定能成功的,不會白辛苦。雖然現在還是凡夫,但只要肯不斷努力,所栽培的善根終會發生作用,就成功了!丁二、無有執著凡聖的關鍵在於執不執著。什麼是不執著?心與無我慧相應,叫作不執著。凡夫在一切如夢的境界上,不知道是虛妄的,執著是真實的、有我的,所以就有痛苦。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自述過去生行菩薩道為忍辱仙人時的事跡:「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為什麼忍辱仙人能不動瞋心?因為不執著有我,凡聖的差別就在這裡。我們的生命體是生理、心理的組合。有神經組織周遍全身,就是我們的心普遍到全身都有感覺。得了聖道的聖人也一樣有心識,亦周遍全身皆有感覺,但因為修無我觀、法空觀成功了,同時還有初禪以上的定力,幫助他的無我智慧發生作用,正念提起時照見五蘊皆空,不執著這個臭皮囊,就不苦了。我們修學聖道希望離苦得樂,就必須學習不執著。「不執著」不是一句口頭禪,必須經過長時期修習止觀,成就定慧,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凡夫有煩惱、業障、有種種的苦惱,完全是惑業苦的境界;聖人則安住在無漏戒定慧的大解脫境界。這凡聖的不同,其中的一個要點就在於執不執著,也就是在現前的這一念心中,於一轉念間就有了差別!可知,凡夫除了惑業苦,另外什麼也沒有,是很苦惱的境界;而聖人則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有三明六通,三昧辯才等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是非常值得欣樂的。如《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所說:「此可厭患,當樂佛身。」乙二、如何修習聖道三如何修習聖道?佛菩薩說得非常合乎人情,我們能辦得到!不必說得太高太廣,就從我們現前這一念具足貪瞋癡的虛妄分別心,開始向前進!丙一、發菩提心首先,要殷重懇切地建立修學聖道的意願,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有聲聞菩提心、緣覺菩提心、佛菩提心三種不同;這裡指的是發佛菩提心。必須先從內心至誠地發起希望成就佛菩提的願,然後才能修六波羅蜜,迴向無上菩提。《顯揚聖教論》有發菩提心的儀軌。行者要在一位善知識面前,向他頂禮、長跪,然後說:「長老憶念!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說三遍,然後再頂禮一拜。云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心」者,願也;就是在現前這一念心裡誠懇地發出得無上菩提的願。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但以智慧為最第一。所以,簡單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希望成就佛的智慧。從此以後,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以及智慧,都是為了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做同樣的善事,動機不同就有霄壤之別。以布施為例:冬天看見乞丐受饑寒之苦,我布施他衣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菩薩行。若發動一點慈悲心救護貧苦,是為了將來能生天享福,這就只是人天善法而已。所以,動機非常重要,若想修學聖道,就要發無上菩提心。究竟地說,如果真實信仰佛法,懇切地歸依三寶,在歸依時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了。因此,「歸依」的意義是很深的。現今歸依三寶的人很多,但真實發無上菩提心的有幾人?丙二、具前方便五修學聖道要有準備階段,叫作「前方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