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唯识三十颂释义世亲菩萨造颂玄奘大师译目录前言壹、明唯识相(显示有情生命现象及世间现象)一、略标(总示万法皆生命之展现-唯识所现)二、广释(分说生命现象及世间幻相)1、明能变相(显示生命的精神活动现象)(1)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的特征)(2)思量能变(第七末那识的特征)(3)了境能变(前六识的特征)(4)三能变相小结2、正辨唯识(万法皆生命之展现-唯识所现)3、通释违难(1)释违理难(生命现象的转变)①心识生起的原因(心念的生灭相续)②有情生死相续的原因(生命的生灭相续)(2)释违教难(生命实相-万法三性三无性的道理-唯识中道观)①三自性(凡夫与圣者生命现象的区别)②三无性(生命无住)弍、明唯识性(揭示生命本质)叁、明唯识五位(圆满生命的次第)一、资粮位(积聚资粮)二、加行位(加功办道)三、通达位(见道觉悟)四、修习位(悟后真修)五、究竟位(生命圆满)肆、结语前言本颂是世亲菩萨的晚年之作,是他将篇幅浩瀚的一百卷《瑜伽师地22论》,取其菁华,浓缩成此三十颂,以方便后世众生受持读诵。造论后不久,还没来得及做长行(依论作释),他便辞世而去。此后,在印度陆续有众多论师为本颂作长行加以解释,其中最著名的有护法、安慧等十大论师。其后玄奘大师从印度学成归国,将十大论师的论文,以护法论师的论文为主,其它各家则各取其长,而杂揉成一篇新的论文《成唯识论》。所以,《成唯识论》既是研究《唯识三十颂》的主要材料,又是唯识理论的重要著作。为了方便学习,本学习资料广泛收集有关《唯识三十颂》的著作资料,并加以揉合。其主要取材的著作资料有:济群法师的《唯识三十论讲记》、成观法师的《唯识三十论颂义贯》、妙境长老的《瑜伽师地论讲记》、宽谦法师的《八识规矩颂暨唯识三十论》、李润生教授的《唯识三十论导读》、于凌波居士的《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唐仲容居士的《成唯识论要义总结》、王联章居士的《大乘成业论导读》,及《佛学大辞典》等有关唯识的一些著作资料。在此,对各位大德深表致意!三十颂结构图表如下:如果从境、行、果来显示唯识的话,前二十五颂唯识相、性是境,33后五颂是行与果,三方面都能显示唯识。如果从生命现象来着眼,第一部分的唯识相,则显示的是有情生命现象及世间现象;第二部分的唯识性,则揭示了生命本质;第三部分的唯识五位,则是圆满生命的次第。这样来看唯识,你会看得更切实、更有趣味,因为佛法就是以生命为主题来展开的。通过佛法的学习,来认识生命、实践生命、圆满生命。如果你觉得唯识难学,就因为你把它搞成了“文字唯识”、“逻辑唯识”、“哲学唯识”。当你学了唯识,再回头看《认识生命》中的“十法界生命形态”,就更有意味了。壹、明唯识相(显示有情生命现象及世间现象)一、略标(总示万法皆生命之展现-唯识所现)【颂文】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简释】颂文意为:(若唯有识,为何世间及圣教说有我、有法?)世间及圣教说有我、有法,但以假名言说而立,非有实性。虽有种种我与法现象的发生、转变,但都是依识所变现。此能变之识唯有三种,即第八异熟识、第七思量识、及了别诸境之前六识。此一颂半五句是总的概括,以下图表示:44假说:假不等于无,比如说梦,梦中幻相我们说是假的,但并不能否认梦境的存在。所以,说它有呢,它是“虚假”的,说它无呢,它又有个“假”。经论中常用“假名”二字来表示,即没有这个真的东西,只是你有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拿不出来的,所以叫做假名。因为我们有这个执著,所以在虚幻的生死相中流转,但同时又感觉痛苦,所以要求解脱,而解脱其实也是假名。万法本自不生不灭!这个是真相。如《华严经》中说:“诸法无有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妄情分别有。”假也可分几个层次,如下图示:55注意,看事物有个角度问题,不能正确厘清角度,就可能把不是一种视角、一种性质上的问题绞在一起来论,就会越说越乱。唯识是立于“内识”这种角度来看一切法的(中观是立于“体性空”来看万法),所以首先就是要遣除心外有法的认识和执著,然后再剖析内识的起因、功用、相互关系、虚实真假。所以最先把“心外法”定为言说假,比喻为龟毛兔角——纯粹没有,是遍计所执性。上图的二至五四种假,如果你认为是真的,是心外实有的,那也属于遍计所执;如果知道是假,也不认为心外实有,则属依他起。相对于“外法”的虚无,则说依他起性的“内识法”是“因缘有”——当然相对于唯识性,又是于虚幻的。第六种的施设假,如果执著为实有,则属于法执。如《成唯识论》中说:“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就这点来说,我执好破,法执难破。外道执著于境界和功能;佛教内的密宗与唯识宗内的部分人法执较重,而禅宗最能破法执。中观虽然破执著最彻底,但有些人又过头了——过犹不及,构成了另一种法执:空执。对我们凡夫来说,也能认识到前四个层次是假的,没有谁去把它去当真的来执著,但在第五个层次上,就把由妄想心识所变现的世界当作真的、实在的。不过对于这个层次,我们可以通过因缘法来分析,就知道,世界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存在,没有实我、实法的自体,就是说,世间没有一个东西、没有一种现象是永恒不变的,是不生灭的,都是由因缘俱足而有,因因缘不俱而散(说圆一点,叫做:缘俱不有,缘散不无)。只是在世人迷情的见解上,认为有实在的我、实在的法,所以66不是执常见,就是执断见。佛陀也为了说法的方便,随顺世间言辞,假借“我”、“法”,来揭示生命、世界的真相。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烦恼,就在于把世界看成实在的,所以才会那么投入、那么执著。如果一个人能真切认识到世界的虚幻性,自然就能超然物外。在佛法中,后二种假被称为无体随情假和有体施设假。无体随情假,就是本身没有实体,客观上不存在我们所认为的实有,而是随着妄情产生的假相。这就是凡夫所认识的层次。《摄大乘论》中有个比喻:某人夜间走路,将一条绳子误认为蛇,吓得魂飞魄散。这所谓的蛇,便没有实体——不是真实存在,而是随着妄情错觉所产生的幻相。执著它是真时,是遍计,不执著其真,则属依他起。有体施设假,就是依真实法体而施设假言名相。例如佛教中所说的“我”——佛、菩萨、声闻,以及“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虽然都有法体,但法体是离言的,不过为了方便教化,假为施设,安立一个名称,而名称并不能代表所指的法体,比如指月亮的指头不能代表月亮。这就叫有体施设假。《瑜伽师地论》中说到两种自性(自体),即“假言自性”和“离言自性(真如)”。我们所说的“假”,是假名安立的自性,而认识“假言自性”的目的,最终是要证得“离言自性”。认识“假言自性”,只是趣向真理的方便和手段。不论是世间所说的“我”、“法”,还是佛教所说的“我”、“法”,都是假有的、无常的、无我的、如梦如幻的。如果认识不到“假言自性”,认识不到我们执著的世界是虚假的,那就会永远障碍我们对真理的认识。这种现实的假相,主要由第八阿赖耶识提供相分境界及色身,第七末那识恒常执著为实有,意识有间断地执著,前五识各自领纳所对的境界。世界与身心这种假相的骗局,就这样运转起来,我们就陷在这个骗局的大梦中虚幻地生,虚幻地死,轮回不休。我、法:这是从两种不同的视角,来分析认识万法,见下图示:77以上两种角度都可以包含万法。如果相对分为两大类来说,“我”则代表有情众生,“法”则代表无情万物。在《大乘百法明门论略释》中,对“我、法”已有一定解释;在《金刚经解读》中又从修行的角度详解了“我相”,可作参考。能变:能变是对所变而言,能变是种子,所变是现行,现行则又变现见分和相分。相分为呈现在内心的相状和表象;见分为能了别,能够对相分产生分别和判断的作用。相分和见分都是依识的自体(自证分)。识在现行活动时自然会呈现出相分和见分,就像牛头与牛角的关系,牛头上长出牛角,而牛角也没有离开牛头。当识转变时,并不是哪一个识单独转变,而是三类识全体次第转变,包括其心所。转变的主因,是阿赖耶识中储藏的种子,哪类种子成熟,则转变出哪种境界。能变之识从体来说,有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三类,共八种识,正如颂中所说:此能变唯三。所有的生命现象及世间万象都是这三能变识变现出来的。通俗来说,身心世界是阿赖耶识的“代表作”;“我”是末那识的“代表作”;意识的“代表作”则是妄相妄想、言语戏论。既然称为能变,这八识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变现这个世界的呢?先看下图:88能变的形式有两种:因能变和果能变。八识种子,各生八识之现行(种子生色、心之法,现苦乐境界,名为现行,如现在的心理状态、身心状态,若喜或忧,或安闲或烦恼等等,都是种子的现行。),名为因能变;又八识种子在阿赖耶识中,种子生种子,念念相续之前因后果的转变,也叫因能变,为转变义。由种子而生的八识,于现行时,又必从自识的自体分,变现见、相二分,名果能变,为变现义。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因能变侧重从宇宙论、本体论的角度来探讨世界成因,而果能变侧重从认识论来看万法的显现。也就是说,因能变是种子到种子,或种子到现行,是阿赖耶识传递种子、提供种子的过程,是万法生起之因,由此种子形成了我们所有精神活动和宇宙万有的现象;果能变是识自体变现见分和相分,而显现能见、所见、能知、所知的现象等等,是最终的结果,一般表现为前六识的活动,比如眼睛看见东西的时候,就是眼识生起时,变现出眼识的见分与亲所缘缘相分,由此我们感觉看见东西了(具体显现过程在后详说)。所以从因能变到果能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不开的,只是深与浅、表与里的区别而已。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此三能变,先作个总的表示:三┏异熟识——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如仓库、如道具场景及演员能┨思量识——恒常审视、度量、思虑——如管家兼保管、如制片人兼导演变┖了别境识——分别了解所对境界(六尘)——如采购组(组长+组员)、如编剧及观众99异熟:异熟识,即第八阿赖耶识。此识乃生命的果报体,是“去后来先作主公”。当第八识投胎以后,才会有一个活的生命诞生;当第八识不再执持这个肉体,离开了,这个生命就结束了,肉体就变冷、变坏了,所谓暖、寿、识一体。把它叫做“异熟”,是因为这是它比较突出的一个特征,有三种含义: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所谓变异,就是在外在因缘的刺激下,使因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从而感得果报。如由造业到受果,既然隔世,由因到果,其性质必有变异。比如我们造业的时候谋害了一个人,而当受报被谋害的时候,那种角色有所变化了,谋害者成为了受害者;受害的的情形也会不一样,时代变化了,环境也变化了,但结果是一样的。这就叫变异而熟。所谓异时,即造因在前,感果在后,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如所造善恶之业,由造业到果熟受报,要经过相当的时间,或隔生而熟,或二三生而熟。就如同果树,春天开花,夏天结果,或者秋天果子才成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所谓异类而熟,就是因和果在类别性质上有所不同。因有善恶,而在果体种子上却是无记性。比如造业的时候,布施是善,巧取豪夺是恶,这是因;但是所结的果,布施的因得福报果,巧取豪夺的因得贫穷的果,但不能说世界上富贵的人就是善,贫穷的人就是恶,所以这个果就其本身而言没有善恶,叫做无记果。因此,其果对于有善恶的因而言,是异类而熟。思量:指第七识。思者思虑,量者度量。心识缘于境界,凡有了别,即有思量,因此八个识都有思量的作用。但为什么只把第七识叫做“思量”呢?在八个识中,阿赖耶识恒而非审,虽然无始以来相续不断,但不能分别和思考;意识虽具有分别思考的能力,却是审而非恒,在某些情况下会间断;前五识则非恒非审;唯有第七识,才同时具有恒和审两个特点,所以其体性行相即为恒审思量。审是审察,就是第七识恒时执持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而审察思量。了别境识:即了解分别境界的心识。前六识眼、耳、鼻、舌、身、1010意分别缘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而生了别,所以总称为了别境识。每个识都有了别作用,但第八识、第七识的了别作用非常微细,不易觉察,而前意识的了别作用比较粗略明显,也最活跃,容易被我们感知,所以把前六识总称为了别境识。我们凡夫的感知状态一般就是在这个粗浅的层次上。由上可见,在三类八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