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龙吉才、刘正伟、胡林、陈阳、滕树专题内容一、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几点基本认识二、国发2号文件出台背景三、重要精神四、重点解读五、发展路线六、重要意义七、前景展望一、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几点基本认识1、关于经济增长速度问题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主要指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但是,这个核心指标是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的集中体现,大家都很重视。从贵州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状况是,“六五”期间比全国的增长速度快,“七五”、“八五”期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慢于全国,从“九五”的第二年即1997年到现在,贵州GDP增长都保持了快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增长速度。可是,这些年来贵州GDP的增长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是比较慢的,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比较中也处于偏后的位置;尤其是体现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的人均GDP,目前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36.3%,集中反映了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坚定不移地按照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在贵州明确指出的:“对于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始终不渝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能快则快,并在加快发展中突出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对于全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也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GDP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当前贵州的外贸依存度只有5.7%,这部分的拉动作用不是很明显。而贵州尚处于工业化初期,GDP的增长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增加等,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基本格局还是投资型的速度、速度型的效益。但长期以来,贵州投资明显不足,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投资的增长速度也一直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去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空前规模的1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但仍低于全国6.8个百分点,总量仅相当于全国的1.1%;当前我国已呈现出东部投资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而今年上半年,贵州投资增长仍比全国水平低6.3百分点。所以贵州的投资不存在过热的问题,仍然是总量不足,但必须在加大投融资改革力度、千方百计增加投资总量的同时,切实注重优化投资结构,多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并着力于提高投资效益。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但消费仍然跟不上的问题也带有普遍性,在贵州显得更为突出。贵州人口占全国的3%,而去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8亿元,仅占全国的0.9%,而增长幅度则仅与全国持平。贵州消费基数小、上不快,主要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同时,尽管近年来全国消费升级的趋势在贵州也有表现,但广大群众要放心消费还有很多后顾之忧,包括医疗、教育、住房和养老等问题。所以一个时期以来,一方面银行存款利率较低,一方面存款增幅却不小。因此,在贵州进一步启动消费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根本上还是在于加快发展,并确保财政增收,不断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财力,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2、关于城乡发展的基本态势在贵州,一方面“三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很多,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繁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新阶段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历史任务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经阶段之一的城镇化在贵州的推进仍较滞缓,去年全省城镇化率为27.5%,比全国水平低16.4个百分点,差距还比上年扩大了0.3个百分点。同时省内区域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贵州不是城镇发展得太快了,而是乡村发展得太慢了。目前贵州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这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必然现象。去年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2%,比第一产业快9.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43%,低于全国5个多百分点。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一必经阶段的工业化还需要加速,并要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将整个经济系统有机整合起来,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因此,贵州不是工业发展得太快了,而是农业发展得太慢了。与以上两个方面相应的是,全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去年已达4.59:1;但目前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7.5%,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55.3%,过去五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而全国是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而全国是5.9%。可见,贵州不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得太快了,而是农民收入增长得太慢了。3、关于基本经济结构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贵州特色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地方财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要求。目前贵州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去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7.2%,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比重应当逐步降低,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要逐步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绝对不能削弱,这是必须反复强调和落实的。关于第二产业,有一种说法,认为贵州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这个说法其实不全面。目前贵州轻重工业的比重与全国差不多,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69.5%、轻工业占30.5%,贵州则为重工业占69.9%、轻工业占30.1%。客观上,我国的工业化正处于重化工阶段,而贵州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要实现工业化也必须依托资源发展重化工业,要把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必须包括发展重化工业。问题在于,我们更加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发展重化工业,采取切实措施转变粗放的增长方式,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要尽可能上水平、上规模、延长产业链;要厉行节能减排,决不能再搞先污染后治理,决不能再任其浪费资源甚至破坏资源。我们的经济增长不要搞硬指标,而节能降耗则决不能打折扣,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既要培植金山银山,更要保住绿水青山。同时,贵州轻工业包括烟酒工业、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等发展的条件相当充分,潜力也很大,大家对此寄予厚望。总之,贵州不是重工业发展得太快了,而是轻工业发展得不够快。众所周知,使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实现工业化和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基本经济结构和重要表征之一。目前,贵州GDP的结构是二、三、一,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9.8%,2006年的总量比上年增长12.3%,但比第二产业的增速低1.9个百分点。全省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后劲也很足,发展速度还可以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还能有效降低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增加社会就业等等。可见,目前贵州不是第二产业发展得太快了,而是第三产业发展得不够快。贵州人的志气和信心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的。我们只有坚持从省情实际出发,把需要和可能紧密结合起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才能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也才能把省十次党代会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二、国发2号文件出台背景2011年9月,受中央领导的委托,国家发改委牵头率领由42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单位共158人组成的国家联合工作组,赴黔就起草完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政策文件进行调研。涓涓细流,汇聚成河。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召集文件起草组成员,对文件(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补充、修改、完善。2011年11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将文件(征求意见稿)分送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征求意见,然后根据反馈意见讨论、补充、修改、完善、再讨论、再补充、再修改、再完善。经过反复推敲、打磨,反复沟通、协商,2011年12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将文件(送审稿)上报国务院三、重要精神2号文件是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出台的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这个文件明确了7项政策支持贵州的发展,其中涉及到搞试点的13项,搞示范的17项,要求我们做专项规划的有13项,2号文件还明确了176项重大建设项目。这个文件的出台是贵州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和支持,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我们推进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起点,在贵州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四、重点解读1、战略地位: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天航空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2、发展目标到2015年,以交通、水利为基础的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深林覆盖率达到45%;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根本遏制,深林覆盖率达到50%,环境质量良好;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3、空间布局4、民生解读1、推进铁路建设2、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州省16日启动全省高速公路三年建设会战,新开工建设的13条高速公路总投资1093亿元,总里程1073公里,到2015年所有在建和新建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后,贵州将实现县县通高速。据了解,当日贵阳东北绕城高速公路尖坡至小碧段开工后,贵州省近期陆续开工的13条高速公路全部进入建设阶段。未来三年,贵州将完成近4000亿元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新建成高速公路2500公里以上,再新开工1000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按照《贵州省高速公路三年建设会战实施方案》,2013年至2015年,贵州将新建成8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形成15个出省通道,与相邻各省(区、市)形成2个以上省际通道,实现与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滇中经济区等快捷连接。实现全省88个县通高速,县城20分钟以内可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将覆盖全省重点产业园区和风景名胜区,建成贵阳市到其他市(州)双通道。据贵州省交通厅统计,截至2011年底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列全国第22位,西部第7位;高速公路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15公里,列全国第23位,西部第5位。到2015年,贵州将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2.84公里。届时贵州将形成高速公路骨干网络,更好地构筑起西南陆路交通枢纽,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促进民航和水运发展贵州已建成的机场有:贵阳、铜仁、兴义、黎平、荔波、安顺正在建或者勘测的:遵义、毕节、六盘水、黄平最大限度挖掘内河航运潜力贵州省地方海事局介绍,贵州主要通航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其中乌江、赤水河向北汇入长江,清水江、锦江向东汇入沅水,经洞庭湖流入长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向南汇入珠江。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通航航道里程3563公里,占全国2.9%,其中四级航道270公里,占全省航道通航里程7.6%,远低于全国13.8%的平均水平。近年,我省相继实施了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乌江等主要通航河流及天生桥、洪家渡等库区的航运建设工程,水运发展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水运仍然是我省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短板。实施这次规划,就是最大限度挖掘贵州内河航运潜力,让水路航运成为客运、货运的新选择。规划范围包括两个主通道和港口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乌江与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两个主通道;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三个辅助通道发展规划;乌江渡、光照等库区航道发展规划;樟江、舞阳河、锦江等旅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