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完善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策略。关键词: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图分类号:G8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051-02前言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休闲、娱乐和健身正在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追求的一大主要内容。如何尽快地创造条件把大众吸引到公共体育场馆来,使公共体育场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更好地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县级体育场馆作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关键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建立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体育场馆经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以集约化经济为经营模式,实现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整体性综合经营管理,开展多种经营,形成了多元的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我国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分析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县级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也逐步得到加强和完善,但是综观县级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1.体育场馆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我国现有县级体育场馆大多数是按照体育训练与比赛要求设计的,这些场馆在设计之初,常因建设投资不足,长期规划性不强等原因,把场馆设施的功能限定在较窄的范围内,功能单一、标准高、配套服务设施不全,很难吸引较多的人参与馆场活动。同时,在健身、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的配备上与大众需要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体育设施使用者的多种需求,致使建成后难以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造成场馆使用效率低、效益差,给经营管理带来困难,进而造成馆场资产的浪费。2.经营人才匮乏,经营管理水平急待提高体育场馆是一个庞大多功能建筑,特别是要进行产业发展和实行多种经营,其资源配置及管理方式是一个复杂的运作系统,在对市场的选择上需要一个专业团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管理。然而,目前我国县级体育场馆的经营人员大多是退役教练员、运动员、体育院系毕业生或复员转业军人,知识结构和社会经历单一,缺乏体育经营管理的系统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直接影响了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浙江省的一些体育馆的经营管理上,就是缺乏经营人才,没有按照市场化的取向进行优化和重组,在设置新的经营项目、服务内容和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审批过于谨慎,对市场反应迟缓,造成各产业之间、各个场馆之间各自为政,设施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3.缺乏营销创新的观念,营销手段简单陈旧营销观念创新是体育场馆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场馆周边服务业,形成综合经营格局。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内容和营销方式,实现区域性市场管理和整体性开发经营。然而目前,我国多数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理念落后,营销手段简单陈旧,缺乏创新。某些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者仍然摆脱不了行政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束缚,在经营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行为,墨守陈规,不愿冒险开拓新的项目、尝试新的方法、转变经营思路,营销创新能力差,直接影响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效果。二、完善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对策1.开发体育场馆功能,提高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县级体育场馆应根据同一城市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向社区方向发展的建设特点,针对不同社区、不同人群对运动健身形式的不同需求,开发体育场馆功能,相应地设置运动健身项目和开发其它服务经营形式,合理配置体育设施资源,实现区域性市场管理和整体性开发经营,促使场馆多元化经济发展,以取得最好的市场效益。首先,体育场馆应从自身条件出发,发展体育项目,举行体育赛事,利用体育专业人员技术指导性强的优势,发展技术培训。利用体育赛事活动的影响,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同时与训练、培训相结合,为体育竞技事业服务,做好体育馆场基本服务工作。一方面提高竞赛市场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发挥正规军的优势。其次,体育场馆功能开发。县级体育场馆新服务项目的开发,要以能够满足特定目标消费群的需求为导向。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大型体育场馆新服务项目的开发和推出速度缓慢,某些体育场馆根本就没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主动开发新服务项目。因此,体育场馆功能开发的市场研究过程,应明确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即“我是谁”、“我为谁而生”、“为什么买我”需要与欲求为导向。同时,现就体育场馆在经营过程中,除了开发体育设施服务业外,还应积极开发其他业务:一是健身服务业。今后的建设服务业不应只停留在提供场所的水平上,要注重提高健身服务的质量,如场馆设施、器械质量、检测手段、健身指导等相关服务水平都要上档次,以场馆为依托,以服务求发展。二是承办体育竞赛。体育业今后承办赛会的盈利重点应由门票方面逐渐向增加电视转播、出售广告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体育场馆必要增加电视转播位,为转播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利用场地的一切条件增加场内广告位置。三是承办娱乐活动。体育场馆要抓紧场馆内部多种服务设施的建立健全工作,增加举办娱乐活动所需的专用舞台设备、灯光设备和音响设备,为承办娱乐活动打基础。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形成新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阶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激烈,企业的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专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才成了制约公共体育场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县级体育场馆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把人才培养与开发使用纳入场馆发展规划,建立人才培养基金,确保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同高校、企业等联合培养,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同时,通过引进体育经理和管理公司,可以直接、快速有效地培养综合性体育场馆需要的人才,为自我发展积累丰富经验。通过以上措施,形成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力争打造县级新型体育经营管理阶层。通过公司内部管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场馆经营的多元化,促进场馆的区域化市场经营和整体性开发管理的市场经济竞争秩序的形成。同时,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普遍存在内部管理效率低的现象。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减员增效、厉行节约、开源节流、降低经营成本;调整经营项目结构,以满足大众体育需求;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扩大经营范围,拓展新的业务,实现规模效益;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效果;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3.创新营销观念,优化营销手段首先,解放经营思想,全方位树立市场观念。在传统经营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习惯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注重社会效益(如免费开放),经济效益就要受损失。其实,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经营思想的束缚,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利用社会效益去打造市场,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在取得经济效益之后又如何去增强社会效益,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其次,体育场馆要以消费者为核心,紧紧围绕消费者和市场需求,重组体育场馆的经营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播一致的服务产品信息,实现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建立服务产品品牌与消费者长期的密切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达到服务产品传播和体育场馆营销的目标。最后,引进虚拟经营观念。虚拟经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规模的扩大的目的,以协作方式,将外部经营资源与本企业经营资源相结合所进行的跨越空间的功能整合式的经营。它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成本与风险,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从而凸显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总结综上,在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要导致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的现状下,完善县级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关键在于:一是高效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二是提高场馆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创新场馆营销手段,从而实现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良性发展。参考文献:[1]余惠清,张宏,浅析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03)[2]于洋,关于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探讨[J].商业时代,2008(29)